于是就继续围困主父宫,并向宫人下令“后出来的灭族”,宫中的人全都出来,只留下赵雍一人。
赵雍被围内宫,欲出不得,存粮很快耗尽,被迫掏鸟窝找幼雀来充饥。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之后,赵雍被活活饿死在主父宫中。
赵成在确定赵雍必死之后,才打开内宫,发布讣告向诸侯报丧。
赵雍死后,被安葬于代郡某地(该地汉朝时被命名为灵丘)。
为政举措
政治
拒绝称王
赵雍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在“五国相王”后改变名不符实的王号,令国人称自己为君。
“ 当时赵国徒有王之名,而无王之实,四面受敌。
缓称王,既可以避免树大招风带来的麻烦,又可以积蓄实力。
大朝信宫
胡服骑射后,赵雍在信都的信宫(邢台)大会天下诸侯,就是召集诸侯定期过来开会。
任用贤才
赵雍在位时,任用诸多贤才,如肥义、乐毅、赵豹、赵成、赵庄、楼缓、赵固、仇液(仇赫)、周袑、牛翦、赵造、赵文、赵俊、赵爵、王贲等,这些人都为赵国的强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军事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国常遭受游牧部落骑兵进犯。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赵雍决定“以胡制胡”,在邯郸城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下令全国人民抛弃长袍宽袖,改着胡服;淘汰战车,改习骑马射箭,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他将贵族私藏的、不在国家户籍的奴隶迁往九原和原阳的骑邑,为在那里训练的骑兵服务。
赵雍对国内尚不听从国家号召胡服的,采取强制措施。
“胡服骑射”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是继步卒勃兴取代车兵甲士的传统地位后,春秋战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事件。
由于轻装骑兵速度迅捷、运动灵活、攻击性强,特别适宜于在内地平原和北方草原地区作战。
延至后世,骑兵更成为封建国家的重要兵种之一。
通过“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强大军队,此后国势大盛,成为战国后期可与秦抗衡的强国。
因此,有观点认为赵雍是中国骑兵的始祖。
胡服骑射既是军事改革,也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其影响所及,有力地推动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
通过这一改革,封建制度在赵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开疆拓土
赵国经过赵雍对人力、物力的重新整合,军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雍再次进攻中山,一直攻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附近的宁葭,彻底控制了太行山的重要孔道井陉。
同年,赵雍趁秦国内战正酣,西渡黄河,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区,迫使游牧于此的林胡王献马,并招募大量的林胡勇士,收编其军。
赵惠文王二年(前297年),赵雍巡视刚刚夺取的云中、雁门二郡,在西河收编了楼烦王的部队,使其归附赵国。
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赵雍彻底灭亡中山国,将中山王迁往肤施。
在占领中山国后,赵雍便整理代郡和邯郸之间的道路。
不久,赵国境内的道路就通畅无阻了,各地的交流方便多了,促进了境内各民族间的交流。
修建长城
主词条:赵长城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赵国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除代郡之外,建立了雁门郡和云中郡,迫使林胡和楼烦大幅度地向北迁移。
赵雍派人修建了两道长城,以阻止林胡和楼烦的南下。
外交
赵雍在位后期,赵国朝臣中有两种不同的外交路线,大臣富丁主张联合齐、魏攻秦,使得齐秦疲敝,这样可使赵为天下重国。
赵雍对此反对,认为这将使赵和齐、秦都疲弱,结果采用了大臣楼缓联合秦、楚的主张,于赵惠文王元年(前298年)使楼缓入秦为相,仇赫入宋为相,联合秦、宋两国一并抗齐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