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说,那是‘古代遗留的结构’,上面刻着看不懂的字。”
她闭上眼,像在回放一张旧照片。
“我第一次看到它,是父亲带我下井的时候。
井下很冷,水滴声很大。
我们走过好几个支路,最后来到一个封锁的洞口,他用钥匙开了铁门。”
“里面的岩壁中央,有一个灰黑色的环形结构,嵌在石头里。不像机器,也不像纯粹的石头。
外圈有一层一层的纹路,像水面被石头砸出来的波纹,中间有几块半透明的矿块,靠近它的时候,头皮会发麻。”
她伸出手,比了个大概的直径:“大概这么大,一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抱不太过来。
旁边摆着日本技术班的人做的测量仪器——磁场计、简陋的电流表,还有一堆我看不懂的图纸。”
“那会儿,它是安静的。”
“可是有一次,”
她的声音轻了一点,“矿区罢工,下面有人闹事。松本和几个士兵下去镇压。
我躲在外面不远的支路里,看见他们经过誓环的时候,环内的那块石头,突然亮了一下。”
“是那种……不是灯,也不是火的光,像有人把月亮碎成几片,塞进石头里。
松本当场吓了一跳,骂了一句什么,说‘又开始了’。”
“他让人把所有电源关掉,以为是短路。但那光明明是从岩石里面出来的。”
“后来,有一个矿工被拖过那段,嘴里一直喊: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儿子还等我——’我记得很清楚。
在他被拖到誓环正前方的时候,光又闪了一下,石壁附近的空气像被扯了一下,整个人影子晃了一晃……”
她停在这里,看了看陈树。“那个人,不是你父亲。但从那天起,我知道——有东西在‘听’他们说的话。”
教室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乔伊轻轻开口:“所以,誓环不是我们给它取的名字,是它自己,用这种方式,告诉每一代在井下喊话的人——所有的‘约’,都在它这里挂着号。”
丽子点点头:“后来,我父亲也在那东西前面说过话。
他说:‘如果有一天,我们还能回去,我希望你能记得这口井。
记得这里不是只有罪,也有被压在下面的无辜。’”
她的眼圈有些红:“可能就是那句话,把我拽到你们这个时代来的。”
灯光下,桌上的“誓环守则”六条字慢慢干透。
他们谁都没有再说话。
因为他们都隐隐明白——
从他们在三号井第一次喊出“不服”的那一刻开始,
自己的人生,就已经和这个看不见、叫不出原名的装置,
系在了一根线的两端。
回忆来到了1998年。
1998年的桐山,土地还未完全被房地产吞噬,山林间遍布着尚未被勘测完的矿带。
李东阳、王江海、废彪、沈飞——这四个名字,曾出现在同一份“联合投资开发计划书”上。
计划代号为:“桐山三号井综合资源项目”。
名义上是桐山能源局和地方企业的联合投资项目,实质上是一场掩盖权力与财富勾连的投机。
据当时的资料记载,他们以“新型稀有矿石勘探”为名,动用了当时桐山最大的财政拨款与民间资本。
工程由李东阳幕后管理,王江海负责资金渠道,废彪主抓安全与施工,沈飞负责向各处疏通关系。
一切看似顺利,直到——他们在井下三层采掘带,挖到了不该出现的东西。
矿工最初报告说,在三层北隧发现了一块“会发光的岩层”。
那层岩壁上嵌着奇异的金属结构,表面纹理如环形波纹,中心镶嵌着几枚似乎具备放射特性的矿石。
后来工程师勘测后认定:那不是天然矿石,而是人工构筑物。
一个来源不明的古代装置,结构呈环状螺旋,内壁刻有无法识别的文字。
当矿灯光线照射到环心时,会触发微弱的磁震与声波共鸣,仿佛整个矿区都在呼吸。
李东阳起初以为这是稀有能量矿石,命令继续钻探。
然而就在1998年12月23日夜班作业时,工人陈正与马翔同时下井——
那是三号井的最后一班。
凌晨1:47,矿底传来剧烈。
地表监控记录显示:频率持续15秒后急剧升高,达到人耳无法承受的震动阈值。
随后——一切消失。
三号井主竖井塌陷,百余名工人被困。
救援队连续三天无果,只找回部分变形的机械和矿石样本。
官方报告写着:“爆破误操作,引发地质层崩塌。”
但事实上,
那一夜,环启动了。
它并非能源装置,而是时间核心——能够通过高频能量波在空间中撕开“时空界膜”。
换句话说,三号井成为了一道“时间裂缝”的入口。
陈树的父亲——陈正,当时是北区工头。
他带着五名矿工进入“天启环”所在区域,被光吞噬。
从此失踪。
根据山田丽子的回忆,陈正被带到了1938年。
那是日军占领时期的桐山旧矿区,当时的松本正负责同一片矿带的开采。
陈正在那里继续生活,成为后来“罢工事件”的核心人物。
与此同时,马翔——马星遥的父亲,在塌方前一刻看到了那一幕。
他看到工人们的身影在光中被“折叠”,身体被撕裂成光点,但没有血。
之后他再也没有提起过那一夜,从那天起变得沉默寡言。
而在2021年,另一个时间节点,“环”再次被激活——这次是由于桐林商厦地下施工时误触。
那一刻,未来的研究员乔伊正在桐林数据中心进行信号实验,
她的设备与环产生了量子。
能量反噬将她的意识与肉体一同拉回到了2002年。
因此,她被“锚定”在这个时代——除非达到特定条件(考取状元,触发系统能量平衡),
否则她将永远被时间锁定在过去。
李东阳在那场事故后,封锁了所有资料,以“地质灾害”为名终止工程,
但他暗中保存了“环”的碎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认知统合计划”——
用教育与意识控制复制“命运的秩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回高考当状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