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藏着数不尽的罪恶。
京城有一家书铺,名为忘忧斋。
女主人宋雪凝出身书香世家,祖上曾是翰林学士,也算名门之后。
可惜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剩她与兄长宋正卿相依为命。
兄妹二人将祖宅改为书铺,取名忘忧斋,专卖些市面上少见的奇闻异志和古本残卷,勉强度日。
兄长宋正卿才华横溢,善作诗词,一首《桃花行》名满京城。
他性情洒脱,不拘礼法,常与京中才子佳人诗酒唱和,以文会友,被誉为风流才子。
雪凝深知兄长之风流,乃文人墨客之风流,而非风月之风流。
他素来敬重女子,交往皆有分寸。
哪知天降横祸。
近日来,城中多名闺中少女在午夜离奇失踪,而每个失踪少女的闺房都有一本兄长的诗集。
于是所有的矛头指向了宋正卿。
许是迫于受害者家属皆是城中权贵的压力,京兆尹王铭只想尽快结案。
但他终究不是昏官,看出了此案的蹊跷之处,给了宋雪凝一个机会:十日之内,若能找到那些失踪的女子,那皆大欢喜。如果找不到的话,便要以拐骗藏匿多名少女的罪名,将宋正卿问斩。
一想到兄长在狱中憔悴的模样,宋雪凝的心如刀绞,但随即又燃起一团火。
“哥,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出去。”她喃喃自语。
这天晚上,书铺早早打烊。
宋雪凝将一张宣纸铺在桌上,取来笔墨,凝神静气。
片刻后,她提笔,手腕轻动。
笔尖在纸上游走,一只黑猫的轮廓渐渐出现在纸上。
那猫蜷缩着身体,双眼紧闭,正在沉睡。
画成之后,宋雪凝咬破指尖,挤出一滴血珠,轻轻点在黑猫的眉心。
血珠融入墨迹,瞬间消失不见。
下一刻,画上的黑猫,竟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碧绿色的眼瞳,在昏暗的房间里,亮得像两团鬼火。
宋雪凝拿起画纸,往自己身上一披。
画纸如融化的雪般,渗入她的身体。
眨眼间,宋雪凝变成了一只与画中一模一样的猫。
它通体乌黑,没有一根杂毛,身形矫健优美。
这便是她从一本失传的古籍《化形志》中学来的秘术:化猫。
黑猫宋雪凝活动了一下筋骨,纵身一跃,跳上窗台。
身影一闪,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宋雪凝要自己查案,还大哥一个清白。
她的目标,是城东刑部右侍郎李府。
最后一个失踪的少女名叫李婉儿,是李侍郎的掌上明珠。
白日里,宋雪凝曾试图拜访,观察案发现场。
可惜被悲痛与愤怒冲昏头脑的李侍郎将她拒之门外。
李侍郎怒斥她兄长是妄想攀附权贵的癞蛤蟆,是求娶不成便用下作手段的衣冠禽兽。
面对朝廷大员的雷霆之怒,宋雪凝有点害怕,但是她保持着镇定,冷静分析:“贵府守卫森严,有这么多的士兵巡逻。就算是十个八个江洋大盗也难以接近李婉儿小姐。我兄长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潜入深闺,将令嫒带走?而且没有惊动任何人。”
李侍郎在盛怒之下哪有心情分析?
他愤怒地吼道:“你们家书多,谁知道是不是你哥学了什么邪术妖法!”
邪术妖法?
李侍郎这句无心之语倒是点醒了宋雪凝。
寻常贼人做不到偷偷从侍郎府劫走千金大小姐,但若是妖邪之物呢?
这个需要她去搜寻蛛丝马迹。
所以她等到夜深,打算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施展化猫之术前去李婉儿闺房调查。
其实这化猫之术有反噬效果,容易变成猫之后变不回来了。
但是她顾不了那么多,救人要紧。
此时已是深夜。
李府戒备比往日更森严,
巡逻的护卫来来回回。
因为李侍郎家还有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倒是不喜欢诗词,只喜欢舞枪弄棒。但是李侍郎也担心她被劫走。
黑猫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悄无声息地穿过院墙,避开所有耳目,潜入后院。
一路上有好几只猫盯着它。
终于来到了李婉儿的闺房外。
闺房大门紧闭。
宋雪凝从门缝里钻了进去。
房间内陈设华美。
空气中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
一切都正常。
没有任何挣扎或打斗的痕迹。
宋雪凝径直跳上那张紫檀木梳妆台。
台上有一本《宋正卿诗集》。
另外几位失踪少女房中也有这本诗集。
谁曾想,这些诗集成了兄长诱拐少女的铁证。
真是荒谬!
宋雪凝很快注意到一面精致的铜镜。
或许是猫带来的敏锐感知能力,她觉得这镜子有点蹊跷。
她凑上前观察。
寻常铜镜,多少会有些瑕疵,但这面镜子却光洁得不可思议。
镜面如水,将她的每一根猫须都照得清清楚楚。
她牢牢记住了这面镜子。
接下来的几个夜晚,宋雪凝化猫探访了其他几名失踪女子的闺房。
她发现,这些现场有些相似之处。
每一位失踪的少女闺房里,都有一本《宋正卿诗集》。
而且她们的闺房之中,梳妆台上都有一面铜镜。
这些铜镜制作工艺相似,应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宋雪凝回到忘忧斋,将这几面铜镜的样式都画了下来,并在旁边一一标注。
她放下画笔,比对这些画稿分析。
《宋正卿诗集》虽然是共同点,但它们都是市面上批量印刷的畅销版本。
除了证明宋正卿作品受欢迎之外,并无异常。
看来问题出在镜子上。
自古以来,关于镜子的传说数不胜数。
如果找到镜子的制作者,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些线索。
多夜探查,虽然疲惫,却让宋雪凝找到了方向。
天一亮,她便打起精神,拿着自己描摹的铜镜图样,在自己的人脉圈里走动。
忘忧斋不仅是书铺,也是京城不少大家闺秀、才女佳人汇聚交流的地方。
她们因爱慕宋正卿的才华而来,久而久之,也与聪慧干练的宋雪凝结为好友。
“雪凝姐姐,节哀……呸呸,是放宽心,宋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吏部侍郎家的小姐王若兰安慰道。
宋雪凝便向王若兰请教镜子的事。
王若兰看着画卷,摇了摇头:“这镜子,花纹好生古怪,我从未见过。”
“看着不像时下流行的样子。我家的镜子都是从珍宝阁买的,样子可比这个时髦多了。”在王若兰家做客的一位小姐也附和道。
宋雪凝接连拜访了几位闺中密友。
她们都是京城里有名有姓的贵女,见多识广,却无一人认得这面铜镜。
她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就在她准备前往下一家时,一个清朗的女声叫住了她。
“雪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忘忧斋异闻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