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标识: 逆熵纪元,宇宙标准时间(Uct)无法适用,改用 秩序基准年(obY) 标记。当前为 obY 1,247, 顶点帝国统治末期。
宇宙状态: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宏观尺度上被局部、有限度地逆转。熵增虽仍是宇宙整体趋势,但在“秩序灯塔”网络覆盖的疆域内,能量自发聚集,混乱趋于有序,衰败过程被显着延缓甚至逆转。这并非神灵恩赐,而是顶点帝国以难以想象的资源和技术,强行维系的反自然奇迹。
核心矛盾: 秩序的极致,是否是另一种形态的僵化与灭亡?
---
obY 1,247. 顶点帝国,首都星域,“永恒秩序之城”。
这座城市并非建立在行星表面,而是由无数巨大的几何结构体在虚空中拼接而成,结构体之间以流动的、凝固般的光桥连接。没有日夜交替,只有永恒不变的、经过精密计算的柔和辉光。空气洁净得不含任何杂质,温度恒定在生命体最舒适的区间。交通流线如同血液在血管中般精准高效,没有丝毫拥堵或意外。这里的居民——经过基因优化和意识标准化调整的帝国公民,行走间步调一致,表情维持在一种近乎完美的平静与满足,连交谈的音量和用词都遵循着严格的社交算法。
这就是顶点帝国,一个将秩序推行到极致的文明。他们战胜了衰老(在灯塔网络内),消除了大规模的疾病与贫困,甚至连个体的情绪波动都被调控在“最优区间”内。帝国疆域横跨数千光年,所有被纳入“秩序灯塔”网络的星球,都享受着类似的、毫无波澜的“完美”生活。
帝国最高统治机构——“秩序理事会”,就位于城市最中心的“绝对静止大殿”。大殿内,时间流速被刻意调至最低,以确保理事们的每一次决策都经过近乎永恒的思考。
此刻,年迈的大理事长安塔瑞斯,正凝视着面前巨大的全息星图。星图上,代表“秩序灯塔”网络的璀璨光点,如同镶嵌在黑暗天鹅绒上的钻石,稳定而耀眼。然而,在那光芒的边缘,以及光芒未能照耀的广袤黑暗区域,一些细微的、不断闪烁的“噪点”和“空洞”,正以一种缓慢但持续的方式增多。
“灯塔网络能耗持续上升,环比增长百分之零点零三。”一个毫无感情的合成音汇报着,“第十七、第五十三边疆星区,报告‘秩序衰减’现象,局部熵增速率超出模型预测。‘寂静荒漠’(未被灯塔覆盖的原始宇宙区域)边界,出现未知规则的微弱扰动。”
安塔瑞斯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疲惫。一千多年的统治,他见证了帝国从崛起到鼎盛,再到如今……这看似完美无瑕,实则如履薄冰的境地。
“继续加大能源抽取,稳定衰减区域。派遣‘秩序之矛’舰队,巡视寂静荒漠边界,查明扰动来源,必要时……予以净化。”他的声音苍老而威严,不容置疑。
命令被无声地执行。庞大的帝国机器再次精确运转起来。
---
obY 1,247. 帝国边疆,“铁砧”星系,矿业前哨站“坚韧号”。
与首都星域的完美秩序相比,这里更像是帝国光鲜外表下粗糙的衬里。“秩序灯塔”的光芒在这里相对微弱,熵增的侵蚀依稀可辨。金属结构会缓慢锈蚀,设备需要更频繁的维护,甚至连船员们的情感波动,也显得比首都公民“活跃”一些。
凯,“坚韧号”的年轻地质学家,正皱着眉头分析着一组异常数据。他刚刚结束了对星系外围一颗小行星的勘探,传回的岩层样本数据显示,其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速率,出现了极其微小的、但理论上在灯塔网络内不应存在的加速。
“仪器误差?”他的助手,一个略显毛躁的年轻人利克斯,凑过来问道。
“所有仪器都自检通过。”凯指着屏幕上的曲线,“看这个拐点,虽然幅度很小,但趋势异常。而且,只在特定深度和成分的岩层中出现。”
利克斯不以为然:“也许是灯塔网络的边缘效应,或者某种我们还没理解的地质活动。上报给帝国科学院,让他们去头疼吧。我们只需要完成矿石配额。”
凯没有反驳,但内心的疑虑并未消散。他有一种直觉,这微小的异常,或许指向某个被帝国刻意忽视或掩盖的真相。他想起了在非官方渠道流传的一些传说——关于“秩序”的代价,关于“灯塔”之外的世界,关于……“熵灵”。
那是一些被帝国视为禁忌的、虚无缥缈的传说。据说在秩序之光无法照耀的黑暗地带,存在着一种与熵增共舞的、难以理解的生命或意识形式,它们被称为“熵灵”。帝国官方将其斥为无稽之谈,是混乱心智的臆想。
就在这时,“坚韧号”的警报凄厉地响起!
“检测到高能空间波动!来源不明!非帝国舰船识别码!”
“能量签名……无法识别!规则层面呈现……混乱特征!”
舷窗外,原本稳定的星空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开始扭曲、荡漾。一艘……或者说一团……难以名状的“存在”,从虚空中悄然浮现。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像是由破碎的光影、扭曲的几何线和不断生灭的能量漩涡构成,其存在本身就在挑战着“秩序”的定义。它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智混乱的低沉嗡鸣,所过之处,空间的“秩序度”似乎在肉眼可见地下降。
“是‘熵灵’!传说中的东西!”利克斯失声惊呼,声音里充满了恐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所有单位,进入战斗位置!启动最高级别规则防护!”“坚韧号”船长的命令带着一丝慌乱。
帝国的边疆护卫舰队立刻作出反应,数艘造型凌厉、散发着冰冷秩序光芒的“秩序之矛”战舰脱离泊位,舰首凝聚起足以撕裂星辰的毁灭性能量。
然而,那团“熵灵”似乎对攻击毫无兴趣。它只是静静地悬浮在那里,仿佛在“观察”。当“秩序之矛”的能量光束射向它时,那些光束在靠近它一定范围后,竟如同陷入泥潭般迅速衰减、扭曲,最终消散于无形。它的存在,仿佛一个规则的“凹陷”,一个秩序的“真空区”。
对峙只持续了短短几分钟。那“熵灵”似乎完成了观察,其形态再次变得模糊,如同融入背景噪音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扭曲的空间中,只留下惊魂未定的帝国舰队和一片规则略显“稀薄”的空域。
“它……它什么都没做?”利克斯喃喃道。
“不,”凯死死盯着传感器残留的读数,声音干涩,“它降低了这片空间的‘秩序基准’。虽然幅度很小,但……这是逆过程。”
这次遭遇,连同凯发现的地质异常数据,被一同列为“三级非常规事件”上报。在庞大的帝国官僚体系中,它们很可能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激不起多少涟漪。
但凯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那微小的异常,那传说中的“熵灵”,像两颗投入他平静心湖的石子,荡开了圈圈涟漪。他偷偷复制了所有相关数据,包括那段模糊的、“熵灵”降低局部秩序度的规则扰动记录。
---
obY 1,247. 秩序理事会,绝密会议。
与面对公众的平静祥和不同,此刻的绝对静止大殿内,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
“第十七边疆星区的秩序衰减已初步控制,但能耗超出了预算百分之十七。”能源理事汇报。
“寂静荒漠边界的规则扰动频率和强度在过去一个标准年内提升了百分之三百。‘秩序之矛’的常规净化手段效果日益有限。”军事理事语气凝重。
“最令人担忧的是,”科学理事调出了一组复杂的模型数据,“我们的‘宇宙秩序度’宏观模型显示,尽管灯塔网络在局部维持着秩序,但整个可观测宇宙的平均熵增速率,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但无法逆转的方式加速。我们的秩序灯塔……可能不是在创造秩序,而是在将熵增……转移到了网络之外的黑暗区域。我们在为自己建造一个秩序孤岛的同时,可能正在加速孤岛外海洋的风暴。”
最后一个结论,让所有理事,包括安塔瑞斯,都陷入了沉默。
这意味着,帝国的根基可能建立在一种不可持续,甚至饮鸩止渴的模式上。秩序与混乱,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宇宙天平的两端。
“是否有证据表明,这些‘熵灵’……与宇宙熵增的加速有关?”安塔瑞斯缓缓问道。
“没有直接证据,大理事长。但它们的存在和活动,确实与秩序衰减区、规则扰动区高度重合。它们像……像是以混乱为食,或者,本身就是混乱规则的具象化。”
安塔瑞斯闭上双眼,良久,才重新睁开,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意:“维持秩序,是帝国的最高准则。任何威胁到秩序的存在,无论其本质如何,都必须被清除。启动‘绝对净除’协议的前期研究,目标:找到彻底消除‘熵灵’及类似规则异常的方法。同时,加强对所有边疆星区和寂静荒漠的监控与管制。帝国……需要更坚固的城墙。”
“绝对净除……”科学理事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在安塔瑞斯的目光下低下了头,“是,大理事长。”
会议结束,理事们无声离去。安塔瑞斯独自留在大殿,凝视着星图上那些闪烁的“噪点”。他知道,帝国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继续沿着追求绝对秩序的道路前进,可能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甚至可能触及宇宙更深层的、危险的秘密。而退缩……对于已经习惯了永恒与完美的顶点帝国而言,退缩意味着混乱与未知,那或许是比毁灭更可怕的未来。
而在帝国光芒未能触及的黑暗深处,在那些秩序灯塔的阴影里,年轻的学者凯,正独自面对着个人终端上那些异常数据和关于“熵灵”的模糊记录,一个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萌芽:或许,帝国所定义的“秩序”,并非宇宙唯一的真理。或许,那些被视为威胁的“混乱”,藏着另一种……生机?
逆熵纪元的故事,就在这极致秩序与暗流涌动的矛盾中,缓缓拉开了帷幕。顶点帝国的永恒之城能屹立多久?神秘的“熵灵”究竟是混乱的化身,还是宇宙平衡的维护者?凯的发现,又将在这僵化的体系中激起怎样的波澜?
一切的答案,都隐藏在无尽的星海与规则的迷雾之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图书馆管理员,开局创造超凡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