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后的“破界”星槎,在无垠的虚空中静默航行,如同一滴融入墨汁的水珠,了无痕迹。鹿笙坐镇中枢,大部分心神依旧沉浸在“万法归源录”的知识海洋与自身道法的梳理中,只分出一缕神识,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通过“巡天令”与《弈天筹》监控着外界。
“巡天令”(残)传来的感应稳定而清晰,指向一片被称为“碎星海”的广阔星域。据零星古籍记载,那里是上古多次大战的遗址,星辰破碎,法则紊乱,充斥着危险的时空裂缝和能量风暴,但也埋藏着无数被遗忘的秘辛。
这一日,当星槎即将抵达“碎星海”边缘时,“巡天令”的感应陡然变得急促起来,指向了侧前方一片看似平静、实则弥漫着稀薄彩色星尘的空域。
【检测到异常空间曲率及高浓度惰性能量粒子聚集。与‘巡天令’指引坐标重合度98%。】《弈天筹》提示道。
鹿笙立刻收敛心神,操控星槎减缓速度,“星瞳”全力望向那片区域。在常人眼中,那里或许只是星尘稍微浓郁一些,但在她的视野里,那片空域的空间结构如同一个缓慢旋转的、无形的巨大漩涡,将周围的星尘和微弱光线都 subtly 地扭曲、吸纳进去。
“一个天然的隐匿节点?还是……古径的入口?”鹿笙心中推测。这种自然形成的空间畸变,往往是绝佳的藏身之所或空间通道。
她没有贸然闯入。先是远远地绕行观察,记录下漩涡的旋转周期和能量波动规律。随后,她释放出几个最低功率的侦察符文,如同试探水温的手指,缓缓送入漩涡边缘。
符文传来的反馈显示,漩涡内部并非狂暴的乱流,而是一种粘稠、迟滞的能量环境,对神识和能量探测有极强的削弱作用,但暂时未发现主动攻击性。
“风险可控,值得探查。”鹿笙做出判断。她深吸一口气,将星槎的隐匿性能提升至巅峰,同时激发了新构建的“拟态信标”模块,模拟出周围星尘的能量特征。然后,操控星槎,如同一条滑腻的游鱼,小心翼翼地切入了那片无形的空间漩涡。
进入漩涡的瞬间,仿佛穿过了一层冰凉粘稠的液体,外界的光线和声音瞬间被隔绝,只剩下星槎内部系统运行的微弱嗡鸣。“星瞳”的视野被压缩到极近的范围,神识探查也如同陷入泥沼,举步维艰。
星槎在这片迟滞的能量介质中缓慢前行,依照《弈天筹》计算的路径,向着漩涡的核心区域靠近。
突然,一股微弱却异常熟悉的波动,穿透了粘稠的能量阻隔,被她掌心的寂灭令和体内的初火之种同时捕捉到!
那是一种苍凉、古老、带着巡风沐雨、观测星宇意境的波动——是寂灭一脉,而且是远比她之前接触过的遗迹更加古老、更加纯粹的寂灭一脉气息!
“找到了!”鹿笙精神一振。这感觉,就像在浩瀚的档案库中,终于找到了关键卷宗的索引。
她循着波动指引,调整方向。前行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的“粘稠感”骤然消失,视野豁然开朗!
星槎仿佛从水下浮出,闯入了一个奇异的“气泡”空间。
这里没有星辰,没有上下四方。空间的中央,悬浮着一座残缺的、由某种青黑色巨石垒成的方形平台。平台不大,仅有百丈见方,表面刻满了历经无尽岁月依旧清晰可辨的古老符文,这些符文与寂灭令上的纹路同源,却更加复杂深邃。
平台四周,漂浮着几块巨大的、非金非玉的石碑残骸,上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关于星辰运行、潮汐周期的观测数据和推演公式。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尊无头的石像。石像身着古朴袍服,姿态昂然,右手遥指虚空某个方向,尽管失去了头颅,却依旧散发着一种坚定不移、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磅礴意志!
那股古老的寂灭一脉波动,正是从这尊无头石像和整个平台上散发出来的。
“观测者之台……”一个名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鹿笙心间。这里,似乎是星寂古径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远古观测站点!
她压下心中的激动,没有立刻踏上平台。而是先驱使侦察符文环绕平台数周,确认没有隐藏的禁制或危险。随后,她才收起星槎,身形轻盈地落在冰冷的青黑石台之上。
双足踏上石台的瞬间,仿佛触动了某个沉寂万古的开关。
平台上的符文逐一亮起微光,那尊无头石像微微震动,一股浩瀚但并无恶意的信息流,混合着无数破碎的画面与声音,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涌入鹿笙的识海!
《弈天筹》光芒大放,全力运转,协助她接收并理解这突如其来的信息洪流。
她“看”到了:
· 无数身着与石像类似袍服的身影,在此处日夜不休地仰望星空,记录着星辰轨迹的细微变化,推演着宇宙法则的韵律。
· 他们观测到了“潮汐”来临前的种种征兆——星系红移的异常、基础常数的微妙波动、遥远星河文明的骤然黯淡……
· 他们激烈地争论,试图找出“潮汐”的规律和源头,设计了无数预警和对抗方案。
· 最终,在一次异常剧烈的“潮汐”波动被捕捉到后,石像的主人(或许是此地的首席观测者)毅然带领部分追随者,沿着他手指的方向,深入未知的虚空,前去探寻真相,再无音讯。只留下这座空台,和这份承载了最后观测数据的执念。
信息流的最后,是一段清晰无比的星图坐标,以及一句以燃烧神魂之力留下的、充满不甘与警示的箴言:
“潮汐有眼,观测非虚。古道所指,即为归墟。后来者,慎之,慎之!”
轰!
信息流戛然而止,平台上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那尊无头石像也恢复了沉寂,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鹿笙知道,那不是幻觉。她的识海中,多了一份详尽的、指向下一段星寂古径的星图,以及那句沉甸甸的警告。
“潮汐有眼……观测非虚……”她喃喃自语,结合在初火之地获得的信息,这句话的含义令人不寒而栗。“观测者”可能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真实存在的、注视着一切的“眼睛”。而古道所指的“归墟”,恐怕不仅仅是法则的终结之地,更可能隐藏着“潮汐”最终的秘密,乃至……“观测者”的踪迹!
这份传承,既是珍贵的路标,也是致命的警示。前行,或许将直面那恐怖的源头;退缩,则永远无法打破这绝望的循环。
鹿笙站在无头石像旁,沉默了许久。
她抬头,望向石像手指的方向,那片被古老星图标注的、通往“归墟”的深空。
藏智于内,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而现在,抉择的时刻,似乎已经到了。
她没有犹豫太久,眼中重新凝聚起坚定的光芒。
驾驭星槎,她离开了这座“观测者之台”,重新回到那片粘稠的星尘漩涡。
是遵循指引,向着那深不可测的“归墟”前进?还是另觅他路?
星槎在漩涡中调整着方向。最终,船头缓缓对准了古老星图标注的、那片连光线都仿佛被吞噬的黑暗区域。
破界星槎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如同离弦之箭,义无反顾地驶向了星寂古径的下一程——那通往一切终结与起源之地的,归墟之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仙路搬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