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震动的瞬间,我抓起桌上的战术平板。信号强度在跳动,不是残迹,是活的。追踪器还在运行,位置已经移动了三百米,从冷却塔东侧滑向一片塌陷的工业区。
“苏晨。”我开口,声音压得很低,“调无人机,热成像模式,目标坐标锁定。”
他立刻从监控台前抬头,手指已经在键盘上敲击。主屏亮起,灰白影像中,一辆翻倒的军用运输车半埋在碎石堆里,车头扭曲变形,但底盘编号清晰可见——和第27章那艘走私船上的舰队标识一致。
“酸雨浓度超过ph1.8。”苏晨盯着数据流,“外层金属已经开始剥落,再拖两小时,整辆车可能塌进地坑。”
我抓起防护服,往门口走。“准备清障机器人,远程剪切。”
“等等。”苏瑶从医疗区出来,手里拿着一支密封采样管,“如果车上有生化残留,直接接触会穿透防护层。先测空气样本。”
我停下,点头。她是对的。前世末日第七天,有人在废弃军车上捡物资,结果带回了神经性腐蚀剂,整栋楼的人三天内皮肤溃烂脱落。
苏晨启动机器人,履带碾过积水,机械臂前端探出气体传感器。十秒后警报响起——空气中含有微量氟化氢,属于高危腐蚀副产物。
“只能短时间进入。”我套上全封闭防护服,面罩锁紧,“带电磁屏蔽箱,拿到东西立刻撤离。”
外门开启,酸雨砸在头盔上发出闷响。地面湿滑,每一步都踩在碎裂的混凝土边缘。无人机在头顶盘旋,投下一圈光斑,照亮运输车驾驶座的位置。
机器人用液压钳剪开车门,金属撕裂声刺耳。我蹲下身,伸手探进变形的座椅下方。指尖碰到硬物——一个手掌大小的钛合金箱,表面刻着“project Aegis - Level 5”,边缘有防撬熔断纹。
箱体冰冷,重量超出预期。我把它放进屏蔽箱,转身就走。
回到安全屋隔离区,我们三人围在操作台前。苏晨戴上静电手套,开始扫描箱体结构。“双锁机制,生物识别加物理密钥。暴力破解会触发自毁。”
“试试掌纹。”我把一只密封袋递过去。里面是第27章那个军方代表留下的手套,他下车时被酸雨灼伤过左手,掌心有疤痕。
苏晨提取残留皮屑组织,接入模拟认证模块。系统读取中,进度条缓慢爬升。
突然,警报灯闪红。
“反制程序启动!”他迅速切换线路,“芯片开始烧录自毁指令,还有两分钟数据全毁!”
“换低频脉冲注入。”我说,“绕过主控电路,直接读取存储核。”
他手指翻飞,改接三根导线,输入一串频率代码。警报声戛然而止。屏幕上跳出文件目录:三份纸质档案,一份加密固态盘。
“导出。”我盯着屏幕,“只保留文本内容,原始盘销毁。”
苏晨执行指令,同时打印出三份文件。第一份标题是《高轨核试验记录》,时间标注为72小时前,地点:北纬43°,东经102°,高度320公里——地球同步轨道偏移区。
“这里没有公开的卫星发射任务。”苏瑶翻到日志页,“但他们记录了能量释放峰值,相当于十枚战略核弹同时引爆。”
“不是防御。”我指着波形图,“是主动点火。目标不是地面,是太阳风粒子流。”
她猛地抬头:“你是说……他们用核爆去干扰太阳活动?”
“看第二份。”我翻开下一页,《大气连锁反应模型》。图示显示,核爆引发地磁扰动,导致太阳风偏转,大量带电粒子撞击臭氧层,形成区域性空洞。紫外线强度骤增,海洋表层急速蒸发,水汽携带污染物升空,凝结成强酸云团。
“酸雨不是偶然。”苏瑶声音发紧,“是人为制造的净化程序。”
第三份文件是内部通讯摘要。一段对话记录写着:“Aegis计划已激活,全球降温将在18小时内开始。生态重置周期预计为90天,期间所有非必要民用系统将被清除。”
“清除?”苏晨盯着那行字,“我们算‘非必要’吗?”
没人回答。
我翻到最后一页,附有一张手写批注:“灾难非终点,而是筛选。幸存者即新纪元基石。”
“不是天灾。”我合上文件,“始筛选实验。他们用核爆当开关,把地球当成培养皿,烧掉旧生态,等着长出新的。”
苏瑶的手指微微发抖。“那些军方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知道。”我说,“他们不是失控,是在执行计划。我们看到的混乱,是他们设计好的淘汰流程。”
苏晨突然站起身,走到墙边的物资清单前,一把撕下整张表。“那我们囤的这些……食物、药品、发电机……在他们眼里是不是也只是一堆待筛选的数据?”
“但现在。”我走到保险柜前,把三份文件锁进去,“我们知道了规则。”
他回头:“什么意思?”
“以前我们防的是饿死、冻死、被人抢死。”我按下密码锁,“现在我们知道,最大的威胁不是赵强,也不是酸雨,是那个在高空按下核爆按钮的人。他们能启动一次,就能启动第二次。”
苏瑶深吸一口气。“所以接下来……我们不只是活着?”
“我们得活得让他们看不见。”我说,“切断所有外部信号接收端口,关闭远程监控回传,连无人机飞行轨迹都改成随机折线。”
苏晨点头,转身去改系统设置。
“还有。”我打开通讯加密协议,“从现在起,所有内部对话用语音替代文字,避免被远程拾音。存储设备全部物理隔离,任何新数据导入必须经过三重验证。”
他们没再问。
我走到倒计时面板前。46小时17分钟,正在跳动。
前世,我以为这是自然灾难。
这一世,我知道有人在背后计时。
我拿起防爆相机,走向东侧通风口。滤网刚换完,但边缘有一道细微划痕,像是被什么东西蹭过。
我凑近拍下痕迹,传入数据库比对。
三秒后,提示弹出:**相似度89.3%,匹配样本来自军用微型侦察无人机起落架刮痕**。
我盯着结果,没动。
“林越?”苏瑶在身后叫我。
我把相机递给她,指了指屏幕。
她看完,脸色变了。
我走回主控台,打开地下三层的备用电源开关。那是我预留的最后一道断网防线,一旦启动,整个安全屋将彻底与外界断联,连内部局域网都会降为最低功耗模式。
手指悬在按钮上方。
外面,酸雨还在下。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了监控画面中冷却塔顶端的某个反光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末日囤满仓我的安全屋坚不可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