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的注视如同悬停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股冰冷、纯粹、不带任何情感的“观察”感虽然已经消失,但它留下的无形压力却沉甸甸地压在我们心头,让这规则坟场的死寂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我们甚至不敢在原地过多停留,生怕那未知的存在去而复返,或者引来更麻烦的东西。强忍着灵魂和身体的双重疲惫与创伤,我们互相搀扶着,几乎是连滚爬爬地离开了那个埋葬着“创造之心”的巨大坑洞,沿着来路,拼命向着相对熟悉的垃圾迷宫外围区域撤退。
一路上,我们都沉默着,各自消化着刚才那惊心动魄的经历和获得的信息。托雷基亚不再嚷嚷着要炸开挡路的规则障碍,而是眉头紧锁,似乎在反复回味与创造之心力量接触的瞬间,以及那股混沌之力产生的微妙变化。银面则更加沉默,银质面具下的气息起伏不定,仿佛在承受着某种内在的冲击。锈铁则全程保持最高警戒,传感器不断扫描着周围,预防任何可能的追踪或伏击。
直到我们终于回到了那栋画风清奇、但在这一刻显得无比亲切的“悖论工坊”门口,推开那扇发出劫后余生般低沉“咯咯”声的快乐大门,踏入相对安全的内部空间后,我们才不约而同地瘫倒在地,剧烈地喘息起来。
安全感如同稀有的甘露,滋润着我们近乎干涸的精神。
“妈的……‘观察者’……”托雷基亚仰面躺在地上,望着工坊那色彩斑斓但布满焦痕的屋顶,喃喃道,“那感觉……真他妈的不爽!比被一百个债主盯着还难受!”
“它们只是‘观察’,暂时没有表现出敌意。”银面靠坐在墙边,声音依旧带着疲惫,但比之前稳定了一些,“但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险。我们的一切行动,可能都在它们的‘记录’之中。这意味着,我们未来的任何计划,都可能面临被预判和干扰的风险。”
“而且,它们注意到了创造之心。”我补充道,心情沉重,“虽然我们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清创’,但这足以证明创造之心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观察者’是否会因此采取行动?它们对创造之心的态度是什么?”
疑问一个接一个,如同阴云笼罩。
但危机中往往也蕴含着转机。我们这次冒险,并非全无收获,甚至可以说,收获巨大到我们需要时间才能完全消化。
首先是那份直接源自创造之心的、关于“摇篮”时代和污染本质的记忆回响。这不仅仅是信息,更像是一种规则的“烙印”和“启迪”。我感觉到,体内那融合了光之力、记忆古树余晖和银面契约之力的金白色能量,不仅恢复速度加快,其本质也在发生着缓慢而持续的蜕变,变得更加深邃,更加贴近某种……宇宙诞生之初的原始韵律。它似乎不再仅仅是一种能量,更像是一种……活的规则,拥有着微弱的自我调整和成长特性。
托雷基亚的收获则更加直观。他盘膝坐起,伸出手掌,一缕暗渊色的混沌能量在他指尖跳跃。但与以往那种纯粹的、充满破坏与无序的气息不同,此刻的混沌能量,边缘似乎多了一丝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乳白色光晕,并且其内部狂暴的冲突性明显降低,多了一种奇特的“韧性”和“适应性”。
“有意思……”托雷基亚盯着那缕变异的混沌能量,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创造之心的秩序本源,竟然能和我的混沌产生这种……互补?不,不是互补,是……妈的,语言难以形容!就像给混沌这把狂野的刀,开了刃,还加了平衡杆!”
他尝试着操控这缕能量,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以精细控制,反而如同臂使指,可以轻易地在“破坏”、“扭曲”、“守护”、“稳定”等多种矛盾性质间快速切换,仿佛混沌本身被赋予了“意识”和“选择”。
“这或许就是‘摇篮’时代,规则之源未被污染前的真正形态?”银面观察着托雷基亚的能量变化,推测道,“混沌并非纯粹的毁灭,而是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原始汤’。只是后来的‘污染’,放大了其无序和破坏的一面。创造之心的回响,像是在帮助托雷基亚找回那份……最初的‘平衡’。”
就连锈铁,它的核心处理器似乎也因为这股本源力量的洗礼而得到了某种“优化”,运算逻辑中多了一些难以用数据描述的“直觉性”判断,对规则结构的分析也更加深入和本质。
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力量上的提升,更是一种对宇宙规则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需要尽快将这些‘馈赠’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和发展力。”银面打破了沉默,语气严肃,“‘观察者’的注视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比预想的更少。我们必须加快寻找‘真钥匙’的步伐。”
他看向我:“林默,你体内的融合力量,现在与‘摇篮’本源的共鸣应该更强了。能否尝试,以你为核心,构建一个小范围的、临时的‘摇篮共鸣网络’,将我们四人的力量更高效地链接起来?这不仅能提升我们协同作战的能力,或许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应和辨别‘真钥匙’的线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或屏蔽那些低层次的‘观察’?”
构建“摇篮共鸣网络”?
这个想法很大胆!这意味着要将我们四人(包括非生命体的锈铁)的规则本质,通过我这份特殊的融合力量,进行深层次的临时同调和链接。好处显而易见,但风险也同样巨大——一旦网络失控,或者被外部力量干扰,很可能导致我们的力量相互冲突、反噬,甚至规则结构崩溃!
我看着银面,又看了看眼神炽热的托雷基亚和默默运转传感器表示准备就绪的锈铁。
我们早已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风险与机遇并存,这本就是“不归路”的常态。
“我试试。”我深吸一口气,盘膝坐好,将意识沉入体内那团缓缓旋转、散发着温暖金白色光晕的融合能量之中。
这一次,我不再是引导者,而是试图成为……一个“枢纽”。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混沌之瞳托雷基亚与我的共生悖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