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波妞:
傍晚的风卷着烤红薯的甜香掠过街角,我盯着房产中介橱窗里的海报出神。
米白色的沙发斜斜倚着窗,被阳光镀上一层暖金,绒毛地毯接住斜落的光斑,像铺了一地碎星。
茶几上的玻璃花瓶里,两枝向日葵正仰着脸,花盘沉甸甸的,花瓣边缘泛着被阳光吻过的橘红,连花茎上的细绒毛都看得清。
风从纱窗钻进来,拂得花瓣轻轻晃,影子在白墙上摇摇晃晃,活像我无数次在梦里画过的模样。
那时总想着,以后的家该有这样一扇窗,这样一束光,这样两枝不肯低头的向日葵,连空气里都该飘着点晒过的棉絮香。
此刻,指尖碰过花瓶的玻璃面,冰凉凉的,倒衬得阳光更暖,原来梦里的画面落在现实里,比想象中多了三分烟火气,七分踏实。
我手指无意识地在玻璃上划了个圈,刚想转身,就见你举着两串糖葫芦跑过来,山楂上的糖衣在路灯下闪着光:
“看啥呢?眼睛都直了。”
我指着海报笑:
“就觉得那沙发摆得好,能晒着太阳看书。”
你顺着我的指尖瞅过去,咬了一口糖葫芦,糖渣掉在围巾上都没察觉,只“唔”了一声,没再多问。
本以为是一句随口的感慨,像风过水面留不下痕迹。
我没承想这周五下班,你突然把电瓶车往我跟前一停。车筐里塞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铃铛叮铃作响:
“走,带你去个地方。”
电瓶车轮碾过积着落叶的路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给这秋日的午后伴奏。
你带着我往巷口拐时,车把轻轻晃了晃。
我下意识攥紧你的衣角,却听见你笑着回头:
“抓稳咯,前面有段路不平。”
风卷着梧桐叶扑在脸上,带着点凉意,我把脸埋在你后背,闻到淡淡的皂角香。
穿过第三条街时,电瓶突然慢下来,你踩着一下脚蹬刹车。
我探头一看,才发现停在了房产中介门口。玻璃上贴着的房源信息,被阳光晒得有些模糊。
你偏过头冲我眨眼睛:
“要不要进去问问?说不定有带院子的小房子,种满你喜欢的绣球花。”
车座还带着午后的余温,我捏着你腰间的衣角笑:
“刚骑过三条街的落叶,你就想把家安在这儿啦?”
你发动电瓶,车轮又碾过几片打转的叶子,声音轻快得像唱歌:
“只要跟你一起,在哪儿都是家啊。”
后视镜里,中介门口的红灯笼轻轻晃着,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混在满地碎金似的落叶里,像一幅没画完的画。
你从布袋子里,掏出一顶毛线帽给我戴上,指尖蹭过我耳尖:
“上周,看你盯着海报数窗格,就猜你喜欢这儿。销售说今天有样板间开放,咱去‘考察考察’,就当散步了。”
样板间的门一推开,我就愣住了——和海报上一模一样的格局,连沙发上的抱枕都绣着小太阳。
你推着我往阳台走,指着窗外的玉兰树:
“你看这树,比咱现在租的小区那棵粗,明年开花肯定更热闹。”
转身又蹲在客厅地板上,用脚步丈量尺寸:
“这儿放你的书桌刚好,阳光从东边来,不晃眼。”
销售大姐跟在后面笑:
“小伙子上周就来问过三遍了,连承重墙在哪儿都摸清楚了。”
你挠挠头,耳尖红了:
“就……就随便问问,了解清楚才好给她参考。”
算房贷月供,销售大姐报出的数字砸过来时,我感觉心脏猛地往下沉了沉,像被一块湿冷的石头压着,喘不过气。
计算器屏幕上的小数点,闪得刺眼,每一位数字都像带了刺,扎得我指尖发麻。
手指悬在按键上,怎么也按不下去,生怕再动一下,那个数字会变得更吓人。
你总笑我,一犯愁眉毛就拧成两只打架的毛毛虫,此刻它们肯定缠得更紧了。
我盯着那串数字,脑子里嗡嗡响,好像有无数个小算盘在噼里啪啦乱响,算来算去,都是喘不过气的重量。
窗外的阳光明明很暖,落在计算器上却泛着冷光,连带着你的话也在耳边轻轻晃:
“别皱眉呀,毛毛虫打架多难看。”
可我怎么也松不开,那数字像生了根,牢牢扒在心上了。
“压力好大啊。”
我把计算器往桌上一推,声音都发沉,“光月供就占了大半工资,以后想添个书架都得算着花。”
你忽然从牛仔裤后兜摸出一张卡,手腕一扬,“啪”地拍在玻璃台面上。
塑料卡片撞得台面颤了颤,发出清脆的响声,像突然炸响的小鞭炮。
我挑眉拿起看,是一张储蓄卡,卡面印着银行的标志,边角被磨得有点毛糙,显然用了一些日子。
指尖翻过背面,贴着一张鹅黄色便利贴,上面是你歪歪扭扭的字迹。
你说,“初始密码:xxxxxx”——正是你生日的数字,连月份和日期的顺序都没弄错。
“你这是……”我捏着卡片抬头,看见你挠着后脑勺笑,耳尖有点红:
“以前工资攒下的,虽然不多,但算上你那笔,凑个首付应该能少借点。”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你肩上,把你的轮廓描得毛茸茸的:
“我问过财务,这卡异地取款,不要手续费,你拿着方便。”
便利贴的胶水有点松,边角微微卷起来,我用指甲把它按平,摸到卡片背面隐约的划痕。
大概是你总揣在兜里,被钥匙或硬币磨出来的。
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商场,你盯着那双蓝白配色的球鞋看了好久。
鞋架旁的射灯,把鞋身照得发亮。
你用手指轻轻碰了碰鞋帮,又弯腰按了按鞋底,抬头时眼里的光像被点亮的星星。
那是你念叨了半个月的款式。
可当导购报出价格,你指尖的动作顿了顿,捏着价签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
几秒钟后,你突然直起身,拽了拽我的袖子,语气轻快得像在说别人的事:
“算了算了,你看我脚上这双,虽然有点磨边,但底子还硬挺着呢,旧的更合脚。”
说着就把我往店外拉,路过镜子时,我瞥见你回头望了那鞋一眼,睫毛垂下来,像被风吹蔫的草叶。
后来才发现,你那双旧球鞋的鞋跟,早就磨偏了,走起路来有点晃,却总说“没事,习惯了”。
原来,那句“旧的还能穿”,藏着你没说出口的将就啊。
“你自己不用吗?”我捏着银行卡,指腹蹭过那些细小的划痕,突然觉得这张薄薄的塑料片,沉得有点攥不住。
你摆手的动作太大,带得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声:
“放心吧,我这儿真花不了多少钱。”
你笑着摆摆手,语气轻松得像掸掉袖口的灰:
“平时除了三餐,买点日用品,基本没别的开销。你也知道,我不爱逛街,衣服够穿就行,手机也是前年的款,用到现在照样顺手——真没什么地方需要大笔花钱的,够用了。”
你说着从兜里摸出手机晃了晃,屏幕边角磕了个小坑,却亮得很精神:
“你看,连换手机的理由都找不到,哪会不够用啊?”
还拍了拍肚子:
“你看,壮着呢,饿不着。”
玻璃台面上的卡片还在微微发烫,像是带着你的体温。
我突然想起你工作证夹层里,那张微微发潮的电影票根,是三年前我们约好去看的那部科幻片。
那天临出门,你突然接了个加班电话,捏着票根在楼道里转了两圈,最后挠着头笑:
“算了,反正网上过阵子就有资源,到时候我投屏到墙上,咱备着薯片看,比影院自在。”
现在,票根边缘已经泛了一点黄,字迹也淡了些,但你总说“留着吧,算个念想”。
其实,我知道,你不是觉得影院贵,是那天项目催得紧,怕耽误了进度——
后来,你对着电脑赶方案到后半夜,屏幕光映着你手里的票根,像捧着个没拆开的心愿。
原来,那些没说出口的惦记,早就被你揉进了这些细碎的地方——
比如一张写着生日密码的工资卡,比如悄悄攒着的零花钱,比如假装不在意的退让。
我把卡片塞进包里,指尖碰到包里的便签本,上面记着你上次念叨的球鞋型号,明天去商场,刚好能顺路带一双。
“我的工资负责房贷,”你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你的工资负责买你喜欢的。书架要樱桃木的还是白橡木的?我看家具城的新款带抽屉,能装你那些拓片。”
我捏着那张银行卡,指腹碾过磨砂质感的卡面,指尖控制不住地发颤。
这张卡,你平时宝贝得像一块易碎的琉璃,每次取钱前总要掏出酒精棉片,把Atm机键盘擦了又擦,输密码时会下意识用手挡住,生怕被旁人瞥见半分。
可此刻,你捏着卡的边缘往我手里送,动作随意得像递一块用过的橡皮。
卡面还带着你的体温,混着你常用的那款薄荷护手霜的清冽气味,和我掌心的汗湿缠在一起,又烫又凉。
我盯着卡面上,你名字的拼音缩写,突然想起上周你对着银行App算账单,眉头皱成小山:
“这个月,电费又涨了,得省着点花。”
那时,你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一天这样把自己攥得紧紧的东西,轻飘飘地塞进别人手里。
“拿着。”
你语气没什么起伏,可我看见你捏过卡的指尖,在身侧蜷了蜷,指节泛白——那是你紧张时的小动作。
我攥紧卡,感觉那点冰凉的塑料壳子,竟比刚才接过的滚烫奶茶还要灼手。
“那你呢?”
我抬头时,看见你领口还别着之前公司发的钢笔,笔帽都磨掉了漆。
“你不是说想换个新电脑吗?说内存不够用。”
“电脑哪有书架急,”你弯腰捡起我掉在地上的发圈,顺手帮我把碎头发别到耳后,
“再说了,老周说他有台闲置的,配置够用,我去淘换过来就行。
你那些拓片再不找个好地方放,该受潮了。”
正说着,销售大姐端来两杯热茶,笑着打趣:
“现在年轻人能这么为对方着想的,真不多见。”
你接过茶杯,先往我杯里放了一块方糖,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
“她胃里怕冷,得热点喝。”
回去的路上,晚风卷着玉兰花瓣,落在电瓶车车筐里。
你蹬着车,背影在路灯下忽长忽短,嘴里哼着跑调的歌:
“樱桃木的书架配白墙,再挂幅你写的字……”
我突然想起上个月逛超市,你对着进口巧克力看了半天,最后还是拿了国产的,说“味道差不多”;
想起你那件羽绒服,袖口磨破了边,却总说“还能穿,扔了可惜”。
原来,你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都悄悄攒成了我眼里的“喜欢”。
我扯了扯你的围巾,让你慢下来,“其实,白橡木的就挺好,樱桃木太贵了。”
你转过头,路灯的光落在你眼里,亮得像装了星星:
“贵点怕啥?你喜欢的东西,值得。”
车筐里的花瓣被风吹起来,粘在你鼻尖上,你浑然不觉,还在说:
“对了,阳台得装个小吧台,放你那套青瓷茶具刚好。我看网上的教程,说用防腐木自己就能做,省钱。”
我突然把脸贴在你的后背上,能闻到你衬衫上淡淡的皂角香,混着点木头的味道——是你中午帮老周修书架时蹭的。
我声音闷在布料里:
“其实,我不一定要住这么大的房子,哪怕小点儿,只要有你在,就挺好。”
车猛地晃了一下,你停在路边,转身时眼里有点红:
“傻姑娘,房子是给日子安个家,有你才叫日子,不然就是空壳子。”
你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给我看,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设计图:
“你看,我都想好了,厨房要留个小角落,放你那套陶土茶具;卫生间装个置物架,摆你那些瓶瓶罐罐;卧室的窗帘要遮光的,你熬夜写方案,早上能多睡会儿。”
每一笔都画得认真,连插座的位置都标了小三角。
我突然想起,你总说老木匠做活“得先在心里打样”,原来你早就在心里,把我们的日子雕成了最合心意的模样。
风掀起你的衣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秋衣。
我伸手把那角衣服塞回去,触到你腰侧的骨头,突然想起你为了多接个项目,连着加了三个夜班,回来时累得倒在沙发上就睡,却还惦记着给我掖好被角。
“那我们就买白橡木的书架,”我抢过你的小本子,在“樱桃木”三个字上画了个叉,“再买台二手电脑,内存够用就行。阳台的吧台,我跟你一起做,你锯木头,我刷漆,就像你说的‘阴阳相济’。”
你看着我改图纸,突然笑出声,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
“行,都听你的。反正只要是跟你一起,白橡木还是樱桃木,都一样甜。”
电瓶车又“嗡”地启动了,车铃被风一吹,“叮铃、叮铃”地响起来,脆生生的,像串在车把上的小银铃在数着步子。
夜里的风裹着玉兰花瓣掠过车筐,铃铛就跟着跳一下,再晃一下,每一声都落在寂静里,清清楚楚的。
你拧着加速键,铃铛响得更欢了,“叮铃叮铃”连成一串,倒像是在数往后的日子——一天,两天,三天……
数到巷子口的路灯下,声音突然轻了些,大概是怕惊扰了趴在墙头上打盹的猫。
等过了石桥,风更急了,铃铛又“叮铃”一声跳出来,像在说“还有好多天呢,慢慢数”。
我趴在你后背上,听着这串铃声跟着车轮转,突然觉得,往后的日子大概就是这样吧,有轻有响,有急有缓,却总能被这清脆的声音串起来,一格一格,踏实地往前走。
我捏着你的银行卡,卡片边缘被体温焐得发烫。
我突然懂了,所谓家,从不是房产证上的面积,也不是沙发的材质。
是有人把我的喜好当成人生规划,把我的顾虑藏进“我来”两个字里,把“一起”过成比钢筋水泥更结实的承诺。
就像此刻,车筐里的玉兰花瓣,沾着晚风的凉,却被我们的笑声烘得发暖——
原来最好的日子,从来不是算计着拥有多少,是两个人踩着同一道影子,把平凡的路,走成了心照不宣的甜。
你还在前面哼着跑调的歌,我把脸贴得更紧些,闻着你身上的木头味:
“突然觉得,这人间烟火,真好。”
我说这话时,指尖还在你手背上轻轻蹭了蹭,像怕你不信似的。
我看着你转身去锁车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说的,“人间最暖的不是炉火,是有人把你的影子当回事,连走路都要回头望三望”。
此刻,夜风卷着玉兰香过来,混着你身上的皂角味,却比任何诗句都熨帖。
我站在原地,看你推着车往巷口走,车铃叮当响,像在数你回头的次数——一次,两次,三次……
直到拐过墙角,我才敢把攥紧卡片的手心松开,原来不知何时,竟捏出了汗。
这人间的烟火,原是要两个人分着尝,才够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在爱里刻下年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