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闲人试试水

首页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小炮灰在疯批癖好上疯狂踩点炮灰她每个位面都被病娇盯上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登高者寡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四合院之开局让傻柱识破绝户计娇骨大神皇清穿:我凭生娃养娃名留青史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闲人试试水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全文阅读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txt下载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25章 制导果然不是小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发动机都有了,制导可就不能不加快解决,打得太远,漫天飞舞,炸着自己人就不好了。

在基地深处一间高度保密的会议室内,桌上铺满了写满复杂公式的草稿纸和简易的图纸。

来自欧洲、美洲的专家们,与“东山”本土的技术骨干围坐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

“不行!绝对不行!”一位头发花白的德国弹道学专家,卡尔·施耐德博士,用力敲着桌子,

“没有有效的末端制导,仅仅依靠增加射程和齐射数量,本质上还是覆盖式轰炸,精度太差,浪费宝贵的弹药,这不符合效率原则!”

他对面,来自美国的年轻机械工程师汤姆,则不以为然地耸耸肩:

“施耐德博士,我理解您对精度的追求,但在现阶段,搞复杂的制导系统不现实!

我们连稳定的陀螺仪小型化都还没完全解决。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提升火箭弹的动力和稳定性,确保它们能按照预定弹道飞得更远,更集中,先用数量淹没敌人!”

“淹没?那是野蛮人的打法!”施耐德博士气得胡子翘了起来,

“科学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我们必须寻找智慧的解决方案!”

会议陷入了僵局。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本土的工程师们则大多沉默着,努力消化着这些外来专家的思路,试图找到一条可行的中间道路。

主持会议的柯明义揉了揉眉心,这种场面在过去几个月里屡见不鲜。

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既是灵感的源泉,也常常是效率的杀手。

他看向坐在角落,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苏联专家小组负责人,伊万·彼得罗维奇。

彼得罗维奇是年前通过秘密渠道抵达的,带来了苏联在火箭技术方面的一些经验和设想。

“彼得罗维奇同志,”柯明义点了他的名,“您有什么看法,听说你们在远东也有一些类似的试验?”

彼得罗维奇吸了一口浓烈的莫合烟,用带着口音的中文缓缓说道:

“柯明义同志,施耐德博士追求精度,汤姆同志强调实用,都有道理。

但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为什么不试试‘惯性辅助’加上‘简易弹道修正’呢?”

他的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请详细说说。”柯明义身体前倾。

“完全的制导我们做不到,”彼得罗维奇在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但我们是否可以在火箭弹发射前,通过精确计算射表,设定一个基准弹道?

然后在弹体内部,集成一个超小型的、不需要持续工作太久的惯性测量单元,只负责在飞行初期感知较大的姿态偏离?

如果偏离超过阈值,就通过弹体尾部几个非常简单的、可动的小燃气舵或者脉冲喷射口,进行一次性、小幅度的弹道修正?

这不需要复杂的持续计算,只需要在出厂前根据目标距离进行预设,或者由炮手在发射前进行简单的模式选择。”

他顿了顿,补充道:“材料不需要非常精密,结构也可以做得相对简单可靠,适合大规模生产。

虽然不能指哪打哪,但至少能把落点区域从‘一片’缩小到‘一块’,显着提高对点状目标的毁伤概率。

我们称之为‘有限度矫正’,或者‘傻瓜式’矫正。”

这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僵持的迷雾。

施耐德博士皱紧眉头思考着,喃喃自语:“放弃全程控制,只做初期矫正,简化系统,保证可靠性,这,这或许真的是一条路。”

汤姆也来了兴趣:“听起来有点像给火箭弹加了个‘条件反射’?

偏离太大了就自己扭一下?

这个思路很巧妙!

机械结构上实现这种一次性的小燃气舵或者脉冲装置,比搞一套精密的伺服机构要现实得多!”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原本对立的双方,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共同发力的支点。

“那么,具体技术难点呢?”柯明义追问。

彼得罗维奇也不藏私,和盘托出:

“首先是微型惯性元件的耐过载和快速启动问题,火箭弹发射时的加速度非常大。

其次是燃气舵的材料必须耐高温、耐烧蚀,而且动作机构要极其可靠,不能卡死。

最后是脉冲装置的装药和点火控制,要确保瞬间的推力足够且一致。”

“惯性元件和耐高温材料,我们材料实验室最近在镍基合金上有了突破,或许可以试试。”一位“东山”本土的材料工程师开口说道。

“小型脉冲发动机的点火控制,我们的无线电小组在研究引信时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尝试移植过来。”另一位工程师补充。

“结构设计和风洞测试,我们可以立刻开始!”汤姆主动请缨。

施耐德博士也推了推眼镜,恢复了学者的冷静:“那么,弹道数学模型和矫正算法的建立,就由我和我的小组来负责,我们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来修正模型。”

柯明义看着眼前这群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此刻却已经开始自发分工协作的专家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他千辛万苦把这些人弄来的价值所在。

“好!”他一锤定音,

“那就成立‘火箭炮制导技术联合攻关小组’,由彼得罗维奇同志担任技术总顾问,施耐德博士、汤姆,还有老周(一位本土资深工程师),你们担任副组长。

需要什么资源,直接向左玉波同志打报告!”

接下来的几个月,整个联合攻关小组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

实验室、车间、测试场,三点一线。

失败了,就分析数据,调整方案;再失败,再调整。

期间不乏激烈的争吵。

施耐德对数学模型的严谨性要求近乎苛刻,

汤姆则总想着怎么用更结实的结构和更简单的电路来实现功能,

彼得罗维奇则在中间调和,不断强调“够用就好”和“生产可行性”。

本土的工程师们则发挥着他们对现有工业体系熟悉的优势,将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点点变成可以加工的图纸和工艺。

终于,在初夏的一次实弹测试中,传来了好消息。

柯明义和几位核心成员站在远离靶场的观察所里,通过望远镜观看。

远处,一阵密集的呼啸声划过天空,那是八联装的火箭炮一次齐射。

不同于以往炮弹落点相对分散,这一次,八发火箭弹的落点明显更加集中,覆盖区域比之前缩小了接近一半!

而且,有一发甚至精准地命中了作为靶标的一辆废弃卡车,将其彻底摧毁!

“成功了!初步成功了!”负责现场指挥的汤姆跑回观察所,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数据记录本,

“矫正系统工作了!虽然还有两发矫正幅度不够,但大部分都有效果,落点圆概率误差缩小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施耐德博士虽然还保持着德国人的矜持,但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数学模型还需要微调,特别是对不同距离的适应性,但原理已经证明是可行的!”

彼得罗维奇用力拍着汤姆的肩膀,用俄语大声称赞着。

柯明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距离真正的“精确制导”还差得远。

但这关键的一步迈出去,“东山”体系的远程火力,将从过去的“面覆盖”开始向“点压制”进化。

未来面对日军的坚固工事、指挥所、后勤节点,将拥有更高效、更经济的打击手段。

“立刻整理所有技术资料,形成标准化生产工艺。”柯明义对陪同的左玉波吩咐道,“同时,下一代火箭炮的研发,可以以此为基础,正式启动了。”

走出观察所,外面阳光正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秦:新世纪无上女仙君青灵道尊【陈家的崛起日记】江山战图养鬼为祸剑逆九重天沙漏逆行岁月茅山鬼道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窈妃传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航海与征服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无仙诸界之深渊恶魔巨星洪泽最强纨绔极品修真强少万古神帝张若尘狂兵枭龙
经典收藏玄学直播间,大佬又算命攒功德啦栖田记窥命救赎四合院:我何雨柱,国之栋梁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规则怪谈:开局添堵技能,心累军婚甜宠,闷声发财养崽崽重生后,醋精贵妃变身冷冰冰孤爱的哥哥居然是敌国皇亲注定逃不掉的林蠢蠢破茧成蝶,重生后总裁追妻火葬场翩翩为你,情谜一生盗墓:快把我哥放开!小少爷追夫攻略火影世界的修士跃韩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穿书炮灰笑哈哈,虐渣打脸顶呱呱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重生之嫡四小姐是治愈师
最近更新资本家媳妇儿凝脂明艳,首长心痒灵脉觉醒:废柴少主的逆袭之路医魄独宠,娇妻的无敌马甲疯病没得治,只能在各个世界发疯闲来无事凑热闹星尘试炼:部落崛起师姐每天都在走火入魔我在银行上班的日子2约会大作战Cross欢不择陆重回仕途丛林本秩平凡青云路烬穹天小区公约第13条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序列劫:洪荒碎星录四合院:魂穿何雨水,手撕何雨柱抗战兵王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闲人试试水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txt下载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