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延安。
叫化子坡,西边深处的一个溶洞。
幽蓝色的光晕在溶洞深处无声地旋转、扩张,如同一个苏醒的宇宙之眼。
下一瞬,墙壁的岩石消融,光影稳定,萧然的身影从中一步踏出,带着另一个时空的微尘,重新踩在了1942年陕北这片坚实而厚重的黄土地上。
熟悉的、带着泥土和岩石清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取代了白沙瓦那混合着香料与硝烟的燥热空气。
溶洞内依旧干燥,环顾四周,确认一切安全后,萧然没有丝毫停顿,意念沉入那片浩瀚的异度空间。
如同神灵搬运,又如同无形的巨手在涂抹现实。
萧然首先将武装中央警卫师的武器释放出来。剩下的则是要交付给贺老总的120师,先暂时还是存放在空间中,等有合适的地点就近交给120师。
刹那间,溶洞内部的空间被迅速填充。
一箱箱码放整齐、标注着不同型号的枪支,子弹、炮弹、手榴弹,如同金属的城墙般堆叠起来;
用防水油布包裹的药品箱散发着淡淡化学试剂的气味;
成袋的大米、面粉,以及压缩饼干等各类粮食,几乎将溶洞的侧壁完全占满;
还有那排列整齐的油桶,里面装满了珍贵的燃油。
这些,足够支撑一个主力师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消耗。
完成这一切,萧然微微松了口气,这只是开胃菜。
他走出溶洞,外界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鹅毛大雪,立刻给了他一个结实的拥抱。
举目四望,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远山近壑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风声在山谷间呜咽回响,不见任何人踪,唯有这纯粹的、近乎严酷的自然景象。
这片土地的沉默与坚韧,总能让萧然的心迅速沉淀下来。
是时候了。
萧然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他站在山谷的高处,面向下方那片被冰雪覆盖的宽阔谷地,精神力如同无形的潮水奔涌而出。
“来吧,我的钢铁军团!”
仿佛神迹降临。
幽蓝色的光幕以他为中心,如同水银泻地,瞬间覆盖了整片山谷。
光芒所过之处,现实被改写。
一台台庞然大物凭空出现,带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和威严的压迫感,重重地却又诡异地没有激起太多雪尘落在雪地之上。
首先是整整一百八十辆59d型主战坦克!
它们披着冬季迷彩,粗长的炮管如同钢铁森林,整齐地排列成数个巨大的方阵,履带碾过积雪,留下深沉的印记。
在坦克方阵之后,是四十八门122毫米榴弹炮和四十八门152毫米榴弹炮,它们结构复杂,炮口高昂,指向苍穹,充满了毁灭性的力量美感。
再往后,是四十门多管107毫米火箭炮,那蜂窝状的发射管预示着覆盖性火雨的恐怖。
除此之外,数千辆军用卡车、四轮运输车、以及灵活的三轮摩托车,密密麻麻地填充着坦克与火炮之间的空隙。
转眼之间,原本空旷寂静的山谷,已然变成了一座庞大无比、杀气腾腾的现代化露天军械库!
钢铁的冰冷与雪地的纯白形成了极致而震撼的对比,无声,却仿佛有金戈铁马的轰鸣在空气中震荡。
这画面,足以让任何看到它的人心跳停止,血液沸腾。
萧然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拍了拍手,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寻常的布置工作。
他从空间中轻巧地取出一辆越野山地摩托车,翻身跨上,发动机的轰鸣在这寂静的山谷中骤然响起,打破了风雪的独奏。
他一拧油门,摩托车如同离弦之箭,在积雪覆盖的山路上,朝着杨家岭的方向疾驰而去。
风雪扑打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却让萧然的精神愈发振奋。
沿途的岗哨,脸冻的青紫,隐藏在雪窝或岩石之后,远远听到摩托声便警惕起来,但当看清骑手是萧然时,所有的警惕瞬间化为了激动和崇敬。
“是萧顾问!”
“萧顾问回来了!”
哨兵们立刻从隐蔽处站直身体,向着风雪中疾驰而来的身影,郑重地行持枪礼,目光灼热地目送着他通过。
不需要任何盘查,萧然的面孔,就是这片区域最高级别的通行证。
萧然在摩托车上举手敬了一个军礼,便疾驰而过。
摩托车一路轰鸣,冲破雪幕,很快便抵达了杨家岭。
熟悉的黄土坡,熟悉的窑洞群,在白雪覆盖下别有一番韵味。萧然直接将车停在了一号窑洞门外。
窑洞门口,两名持枪的卫兵如同雪中的松柏,纹丝不动,眉毛上都挂上了冰棱子。
萧然举手敬了一个军礼,“同志,请报告启明同志,我回来了!”
看到萧然,两人眼中同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其中一人立刻转身,几乎是跑着冲进了窑洞内通报。
萧然刚把摩托车停稳,还没来得及拂去身上的积雪,就听到窑洞里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
紧接着,门帘被猛地掀开,启明同志和彭总那熟悉的身影同时出现在门口。
“萧然同志!”
启明同志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欣喜和激动,他快步上前,一把抓住萧然的手,用力地摇晃着,“你可算回来了!这些天,我们这心里是既盼着你,又担心你啊!”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传递着毫不掩饰的关切。
旁边的彭帅更是豪爽,蒲扇般的大手直接拍在萧然的肩膀上,声音洪亮如钟:“好小子!你再不回来,老哥我就要带着部队漫山遍野去贴寻人启事了!怎么样,这趟还顺利吗?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他那带着浓重口音的话语里,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牵挂和见到他安然归来的如释重负。
感受到两位老总发自内心的真挚情谊,萧然的心中也涌动着暖流。
他笑着,任由彭帅拍打自己的肩膀,反手紧紧握住启明同志的手:“启明同志,彭帅,我回来了!一切都顺利,让你们挂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启明同志仔细打量着萧然,仿佛要确认他是否完好无损,“看你这精神头,应该是没吃亏。快,快进窑洞里说话,外面风雪大!小陈,快去倒杯热水,不,把我那罐蜂蜜拿出来,给萧然同志泡杯蜜水驱驱寒!”
三人相携着走进温暖如春的窑洞。
洞内熟悉的布置,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以及那淡淡的烟草和纸张混合的味道,让萧然瞬间找到了归属感。
“彭帅,我这次带回来些东西,应该能解咱们的燃眉之急。”
萧然接过警卫员小陈小心翼翼端来的、散发着甜香的蜂蜜水,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然后开口说道。
“哦?” 彭帅的眼睛立刻亮了,像探照灯一样,“搞到什么好东西了?我跟启明同志这几天可没闲着,你留下的那些训练手册和第一批装备,可把咱们那些小子们馋坏了,也忙坏了!天天嗷嗷叫,就盼着能摸上更多新家伙呢!”
启明同志也含笑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萧然同志,你这次回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惊喜。快说说!”
萧然放下茶杯,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语气却十分肯定:“惊喜不敢说,但东西确实不少。除了补充之前承诺的一个主力师的支冲锋枪等步兵武器,大炮等装备、粮食、药品和燃油,我已经放在一个安全地方了。”
他顿了顿,看到两位领导人眼中闪过的满意神色,继续说道:“另外,我还额外准备了一些‘大家伙’,就放在那边山谷里。”
“大家伙?” 彭帅的身体微微前倾,兴趣被完全勾了起来,“比鬼子那些坦克还大家伙?”
萧然点点头,不再卖关子:“一百八十辆59d型主战坦克,性能远超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坦克。
九十六门大口径榴弹炮,分别是122毫米和152毫米的。还有四十门107毫米火箭炮,以及几千辆各型运输车辆和摩托车。”
“多……多少?!” 一向沉稳的启明也忍不住惊得站了起来,手中的香烟差点掉在地上。他快步走到窗前,虽然从这里看不到那个山谷,但他的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风雪和山峦,看到了那片钢铁森林。
彭帅更是直接张大了嘴巴,半晌,才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好家伙!一百八十辆坦克?!还有这么多大炮!我的个老天爷!萧然,好小子,我们终于有自己的装甲部队了啊!哈哈哈哈哈!” 他畅快淋漓的笑声震得窑顶仿佛都在簌簌落灰。
激动过后,启明转过身,脸上因为兴奋而泛着红光,但他很快冷静下来,走到萧然面前,郑重地说道:“萧然同志,我代表全党,全军,根据地的所有老百姓,谢谢你!你这不仅仅是雪中送炭,你这是给我们送来了决定胜负的铁拳啊!”
“首长言重了。”
萧然连忙摆手,诚恳地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有了这些装备,我们就能更快地扭转战局,让战士们少流血,让老百姓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说得好!”彭帅重重地点头,眼神中已经燃起了熊熊的战意,“有了这些家伙,我看那些小鬼子还怎么嚣张!启明同志,我看得立刻组织人手,去接收装备,同时选拔政治上绝对可靠、学习能力强的骨干,优先进行培训!要先形成种子教官队伍!”
“没错,老彭,这件事刻不容缓。”
启明深以为然,他看向萧然,“萧然同志,这装备技术培训方面,恐怕还得你多费心。”
“请您放心,我义不容辞。”
萧然毫不犹豫地答应,“我整理了一些更详细的操作手册和战术教程,可以先发下去。等队伍选拔好,我亲自参与培训。”
“太好了!”
启明紧紧握住萧然的手,“有你在,我们心里就有底啊!走,老彭,我们这就去安排!萧然,你先好好休息一下,等会咱们好好吃顿饭,你给我详细讲讲这次‘出差’的见闻!”
窑洞外,风雪依旧,但窑洞内,却因为萧然的回归和他带来的强大力量,充满了火热的希望与激昂的斗志。
一场跨越时空的武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迅猛展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