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来得悄无声息,第一场雪落下时,林微正在画室里给油画收尾。画布上是一片向日葵花田,明黄色的花瓣沾着细碎的“阳光”——她特意调了暖金色的颜料,在花瓣边缘晕开,像把秋日的光都锁进了画里。
“林微姐,你这幅画真好看!”旁边的学员小琪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感觉看了心里都暖暖的,不像我画的梅花,冷得像结了冰。”
林微放下画笔,笑着帮她调整调色盘:“你的梅花有风骨,我这向日葵,就是图个热闹。”她看着画布上的向日葵,心里也跟着暖融融的——这是她学油画以来,完成的第一幅完整作品,从起形到上色,用了整整一个月,每一笔都是慢慢磨出来的,就像她现在的生活,不慌不忙,却透着踏实。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母亲赵秀兰发来的微信:“晚上回家吃饭,炖了你爱吃的萝卜牛腩,你爸还买了糖炒栗子。”
林微回复“好”,收拾好画具,背上包走出画室。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积着薄雪的树枝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她踩着雪往前走,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空气里飘着糖炒栗子的香气,是冬天独有的温暖。
回到家时,牛腩的香气已经飘满了客厅。父亲林建国坐在沙发上剥栗子,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看见她回来,连忙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腩:“快尝尝,炖了三个小时,烂不烂?”
林微尝了一口,萝卜的清甜和牛腩的醇香在嘴里散开,暖得从舌尖一直到心口。“好吃,比外面餐馆做的还香。”她笑着说,伸手拿了一颗父亲剥好的栗子,放进嘴里,甜糯的味道让她想起小时候,冬天里父亲总把炒栗子揣在怀里,放学时掏出来给她,还是热乎的。
“你上周说升职了,奖金发了多少?”赵秀兰坐在她旁边,一边给她夹牛腩,一边问,语气里满是骄傲,“我们单位老张的女儿,跟你一样大,还在到处找工作呢,你可比她强多了。”
林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母亲已经很久没提“结婚”“相亲”的事了,现在开口,都是她的工作和生活。“奖金还没发呢,发了给你和爸买新衣服。”她握着母亲的手,“妈,你最近不催我找对象了?”
赵秀兰白了她一眼,却带着笑意:“催你有什么用?你现在过得这么开心,工作顺心,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比什么都强。再说了,好饭不怕晚,妈等着你带回来让你心动的人。”
林微心里一暖,靠在母亲肩膀上:“妈,谢谢你。”
“谢什么,”赵秀兰拍了拍她的背,“你开心,我们就放心。”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林微在工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升为策划主管后,带了两个实习生,她像当初陈默帮她那样,耐心地教他们做方案、跑市场,偶尔还会带他们去楼下的咖啡馆,分享自己的经验。油画课也一直在上,她的画技越来越熟练,画室的老师说她“有灵气,画里透着一股平和的劲儿”。
周末的时候,她会约苏晴出来小聚。不再是苏晴催她相亲,而是两人坐在咖啡馆里,聊工作,聊油画,聊彼此的生活。“微微,你现在状态真好。”苏晴看着她,笑着说,“以前你总皱着眉,现在眼里都有光了。”
“是吗?”林微端起咖啡喝了一口,语气轻松,“可能是想通了,感情的事急不来,不如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十二月初,朋友李娜的生日宴定在一家老北京菜馆。林微提前准备了礼物——一幅小小的向日葵油画,装在精致的画框里,她觉得,生日就该有温暖的颜色。
生日宴的包间里很热闹,李娜邀请了十几个朋友,大多是认识的,也有几个陌生面孔。林微刚坐下,就看见李娜领着一个男人走过来:“微微,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周明宇,我的高中同学,建筑师,刚从上海回来。明宇,这是林微,我最好的朋友,品牌策划,特别厉害。”
林微抬头看过去,男人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羊毛衫,戴着一副细框眼镜,气质温和,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浅浅的细纹。“你好,林微。”周明宇伸出手,声音低沉悦耳,“早就听李娜说过你,说你做策划特别厉害,上次她公司的周年庆方案,就是你帮着弄的?”
“举手之劳。”林微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却不陌生,“你好,周明宇。”
两人在相邻的位置坐下,席间,李娜起哄让大家介绍自己的“感情状态”,轮到周明宇时,他笑着说:“刚结束一段‘差点将就’的感情,现在单身,享受独处。”
林微愣了一下,抬头看向他,正好对上他的目光。周明宇也看着她,眼里带着一丝了然:“林微姐,你呢?”
“我也是。”林微笑了笑,语气坦然,“以前总觉得年龄到了,该找个人结婚,后来发现,不如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感情的事,顺其自然。”
周明宇点了点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轻声说:“我特别认同你的说法。以前我妈总催我,说建筑师工作忙,再不结婚就没人要了,我试着跟一个相亲对象相处,后来发现,两个人根本聊不到一起——她喜欢热闹,我喜欢安静;她觉得日子要过得风风火火,我觉得细水长流才好。最后还是分了,不是谁的错,是不合适。”
“就像搭房子。”林微忽然说,“你是建筑师,应该懂——房子得先打好地基,再慢慢砌墙、盖顶,要是地基没打好,再漂亮的房子也不结实。感情也一样,得先摸清彼此的脾性,知道能不能一起走下去,再谈未来,不然都是空中楼阁。”
周明宇看着她,眼睛亮了起来:“你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这个意思!好的关系像搭房子,得先打好自己的地基,再慢慢一起盖。以前我总跟别人说,没人懂,没想到今天遇到你,一下子就说透了。”
那天的生日宴,林微和周明宇聊了很多。从工作聊到爱好,她知道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类的;他知道她喜欢油画,最近在画冬日的雪景。他们聊到北京的老胡同,聊到上海的弄堂,聊到对未来的期待——林微说她想有一个带小院的房子,种满向日葵;周明宇说他想设计一座“有温度的房子”,让住在里面的人都觉得踏实。
宴席散场时,外面又下起了雪。周明宇主动说:“我送你回家吧,雪天路滑。”
林微没有拒绝,点了点头。车子里很暖和,周明宇放了一首轻音乐,舒缓的旋律在车厢里流淌。“你那幅向日葵画,能让我看看吗?”他忽然问,“李娜说你画得特别好,我对油画挺感兴趣的。”
“当然可以。”林微笑了,“下次有机会,带你去我的画室。”
车子停在林微家楼下时,雪已经下大了。周明宇从后备箱里拿出一把伞,递给她:“拿着吧,雪大,别淋着了。”
“谢谢你。”林微接过伞,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她,“这是我的微信,有事可以联系我。”
周明宇接过名片,看着上面的名字,笑了:“我加你微信,你通过一下。对了,下周末有空吗?我知道一家书店,有很多旧书,想去看看,要不要一起?”
“好啊。”林微点头,心里像被雪后的阳光照过,暖暖的。
回到家时,母亲还没睡,看见她手里的伞,笑着问:“谁送你回来的?伞挺好看的。”
“朋友。”林微笑着说,把伞放在玄关,“妈,我今天遇到一个人,跟他聊得很投缘。”
赵秀兰眼睛一亮:“是吗?人怎么样?”
“挺好的,温和,踏实,跟我一样,喜欢慢慢来。”林微坐在沙发上,给母亲讲了和周明宇的聊天,语气里带着自然的笑意。
赵秀兰看着女儿的样子,心里比谁都开心:“慢慢来,别急,妈相信,这次是对的人。”
林微回到房间,打开微信,看到周明宇发来的好友申请,备注是“周明宇,喜欢搭房子的建筑师”。她笑着通过了,对方很快发来消息:“今天聊得很开心,期待下周末的书店之行。”
林微回复:“我也是。”
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雪。雪花落在窗玻璃上,慢慢融化,留下一道道水痕。她想起“需于酒食”的爻辞,想起那份从容自洽的等待——原来,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把内心的地基打牢,那个同频的人,真的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她打开油画本,在新的一页上,画了一朵小小的向日葵,旁边写下一行字:“从容的等待,终会遇见同频的人。”
窗外的雪还在下,月光透过雪花,洒在画纸上,温柔而明亮。林微看着这朵向日葵,嘴角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她知道,属于她的“风”,或许已经悄悄吹来了,而她,已经准备好了——以最从容的姿态,迎接这场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爱情六十四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