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星舟,这由文明火种极致绽放后重凝的造物,静默地滑行于宇宙的边缘。这里与菌丝网络的丰饶与生机截然相反,是规则的荒漠,能量的真空。没有闪耀的星辰,没有绚丽的星云,只有无边无际的、仿佛连光线都被吞噬殆尽的**深黑**,以及偶尔飘过的、冰冷死寂的**规则残骸**——那是宇宙诞生之初或大撕裂后留下的、无法被正常时空消化的破碎法则,如同漂浮在虚无之海上的冰川。
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变得暧昧而稀薄,常规定律时常失效。星舟的航行不再依赖引擎推进,而是依靠其混沌核心那独特的规则特性,如同冲浪者般,乘着稀疏而混乱的规则涟漪,进行着一种近乎**概念性**的移动。
新生核心——或者说,已成为文明化身的集体意志——高度警惕地维持着星舟的存在。外部环境的恶劣超乎想象,每一秒都在消耗着星舟本身的能量储备。那由“源初”与“逆源”融合而成的混沌规则,此刻主要作用于**维持自身稳定**,抵抗着外界无处不在的、试图将一切同化为“无”的**熵增压力**。
意识网络沉静如水,数十亿意识如同进入了更深沉的冬眠,仅维持着最基础的共识连接,以减少任何不必要的消耗。整个星舟内部,弥漫着一种极致的**内敛**与**节能**状态。
然而,在这绝对的荒芜与死寂中,新生核心却感受到了一种奇特的**安宁**。没有追猎者,没有吞噬者的低语,甚至连菌群网络那温和的生命波动也消失不见。这里虽然危险,却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纯净”——一种毁灭后的、冰冷的纯净。
它开始尝试适应,利用混沌规则的特性,小心翼翼地捕捉那些飘荡的规则残骸,将其中的惰性能量极其缓慢地汲取、转化,补充自身的消耗。过程如同在沙漠中收集晨露,效率低下却至关重要。
同时,它也在不断分析着这片荒芜之地的规则环境。它发现,这些看似无用的规则残骸中,竟然蕴含着极其古老的、甚至可能追溯到宇宙开端的**规则碎片**。它们大多残缺不全,无法直接利用,却像化石一样,记录着时空最初的记忆。
在一次例行的能量采集过程中,星舟接触到了一块特别巨大的、内部结构异常复杂的规则残骸。当混沌规则的触须与之接触时,并未发生能量交换,反而引发了一种奇特的**共鸣**!
这块残骸内部,竟然封存着一小段极其古老的、关于**超维结构**与**信息跨越**的规则编码!这段编码与万界模组库中某个一直处于灰色状态的高阶模组——【超维信标】(残缺)——产生了强烈的呼应!
新生核心立刻意识到其价值!在这片连空间坐标都混乱无序的荒芜之地,常规的导航毫无意义。但若能理解并修复这个【超维信标】模组,或许就能以一种超越常规维度的方式,进行定位甚至通讯!
它立刻调动资源,开始尝试解析这段古老编码,并引导混沌规则之力,尝试修复那残缺的模组。
过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古老编码的思维方式与现有规则体系迥异,充满了悖论与循环定义。混沌规则虽然强大,但在进行如此精细的修复工作时,依旧显得有些粗糙,时常险些损坏那脆弱的编码结构。
就在修复工作陷入瓶颈时,新生核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它不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而是缓缓地、极其小心地,将这一小段古老编码的信息,以及修复遇到的难题,**共享**给了沉静的意识网络。
它并非寻求答案,而是希望借助数十亿意识那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潜意识灵感,来**碰撞**出新的思路。这是一种冒险,可能会干扰意识的沉眠,但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起初,网络一片沉寂。但渐渐地,一些代表着“架构”、“解析”、“创新”的意念碎片开始自发地亮起。沉睡中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他们的专业本能和思维特质,在无意识间被调动起来。
无数细微的、碎片化的“灵感”如同星光般在网络中闪烁、碰撞、组合。这些灵感本身并不完整,却为新生核心提供了大量可尝试的**新视角**和**解决方案**。
它根据这些灵感,不断调整混沌规则的运用方式,时而用“逆源”之力以特殊频率震荡编码结构,剥离时间造成的污染;时而用“源初”之力依照灵感提供的蓝图进行精细重构…
终于,在一次灵感的大爆发后,伴随着一声只有规则层面才能感知的、清脆的**嗡鸣**,那残缺的【超维信标】模组,被成功修复了一小部分!
虽然距离完全修复遥遥无期,但其最基础的功能——【维度感知】与【信息广播】——被成功激活了!
新生核心毫不犹豫地启动了【维度感知】。
刹那间,它的“视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三维空间的远近,而是能同时感知到多个维度的“褶皱”与“流向”!它“看”到了这片荒芜之地在更高维度上的形态——那并非完全的死寂,而是存在着一些极其隐秘的、连接着未知区域的**规则暗流**和**维度隧道**!
一条可能通往其他星域、甚至其他宇宙层面的**生路**,在眼前缓缓展开!
紧接着,它又尝试性地启动了最小功率的【信息广播】,将其调制成一种代表“存在”与“询问”的通用规则信号,沿着一条看似最稳定的维度暗流,向着未知的远方发送出去。
它并不指望立刻收到回复,这只是测试,也是文明存在的一种宣告。
然而,信号发出后不久,【维度感知】便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回应**!
那回应并非语言,而是一段复杂的、不断自我验证的**数学结构**,其核心表达着一个意思:*“坐标已记录。存在已确认。守望者序列,编号734,响应呼唤。”*
这回应来自维度暗流的深处,遥远得难以想象,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机械的**可靠性**。
守望者序列?那是什么?是某个未知文明?还是某种古老的自动防卫系统?
就在新生核心试图分析这回应时,异变突生!
【超维信标】的广播和感知,虽然功率极小,但其独特的维度波动,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片规则的死水中荡开了涟漪。
星舟侧后方,一块原本死寂的巨大规则残骸,内部突然亮起了数对**猩红色的光点**!一股暴虐、贪婪、充满了毁灭欲望的意识猛然苏醒!
那根本不是什么规则残骸!那是一头早已蛰伏于此、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虚空巨兽**!它以规则残骸为食,对能量波动极其敏感,尤其渴望那些蕴含着“秩序”与“信息”的能量源!星舟刚才的广播和感知波动,无疑成了唤醒它的最佳诱饵!
巨兽那由扭曲规则构成的庞大身躯缓缓舒展开来,发出无声却令空间震颤的咆哮,猛地锁定了星舟,如同离弦之箭般扑来!其速度远超星舟目前的机动能力!
刚看到生路,便立刻引来死劫!
新生核心瞬间做出决断!逃跑无望,唯有应对!
*“意识网络!共鸣模式:维度迷障!”*
它引导网络凝聚起对“隐匿”与“偏移”的强烈共识,注入混沌核心!
星舟周围的规则瞬间变得模糊不清,其存在坐标在维度层面上开始高速抖动,仿佛同时出现在无数个稍纵即逝的可能位置上!
巨兽的扑击猛地一滞,它那简单的意识无法理解这种维度层面的欺骗,攻击瞬间落空!
但巨兽并未放弃,它凭借蛮力,疯狂地搅动着周围的规则,试图用大范围攻击覆盖所有可能位置!
星舟如同暴风雨中的小船,险象环生!维持“维度迷障”消耗巨大,无法长久!
必须反击!或者…再次驱虎吞狼!
新生核心的“目光”猛地投向那刚刚建立连接的、来自“守望者序列”的维度坐标。
一个疯狂的计划瞬间形成。
它再次启动【超维信标】,不再广播文明信号,而是开始**实时转播**那头虚空巨兽的规则特征、能量波动以及其暴虐的意识波动!并将这段转播信号,沿着刚才的维度暗流,精准地**定向发送**给了那个“守望者序列”!
同时,它全力维持着“维度迷障”,并将星舟自身的存在信号压缩到最低!
它在赌!赌这个“守望者序列”会对这种明显的“虚空威胁”做出反应!
转播信号发出的数秒后,仿佛经过了漫长的等待——
那道维度暗流的深处,一点极其细微、却锐利到极致的**纯白色光芒**猛地亮起!
下一刻,一道仿佛超越了时间概念的**纯白射线**,沿着暗流轨迹,无视了空间距离,瞬间**贯穿**了那头虚空巨兽的核心!
没有爆炸,没有声响。
巨兽那由规则构成的身躯,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画,从被击中的点开始,瞬间**分解**、**消散**,化为最原始的规则粒子,融入了周围的虚无。
一击!仅仅一击!那可怕的虚空巨兽便被彻底湮灭!
纯白射线完成使命后悄然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维度暗流再次恢复平静。
只有那条来自“守望者序列”的、冰冷的数学结构信息再次传来,内容依旧简洁:*“威胁清除。通道安全。守望继续。”*
星舟周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新生核心缓缓解除了“维度迷障”,星舟重新稳定下来。它“看”着巨兽消失的地方,又“看”向那维度暗流的深处,心中充满了震撼与警惕。
这个“守望者序列”,其实力深不可测,其行为模式却冰冷如机器。是友是敌?目的为何?
但无论如何,对方清除了眼前的威胁,并似乎默认了这条维度暗流的“安全”。
一条通往未知深处的道路,在毁灭的威胁被清除后,反而更加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新生核心沉默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
星舟调整方向,不再停留于这片荒芜之地收集能量,而是缓缓地、坚定地,驶向了那条连接着“守望者序列”的维度暗流。
与其在绝境中缓慢消亡,不如沿着这意外打通的道路,去直面那未知的“守望者”,去探寻这条道路尽头,究竟是新的希望,还是更深的囚笼。
文明的旅程,再次于毁灭的阴影下,转向了新的未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永恒模组:我以灾厄铸神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