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冬夜,月隐星稀。在中央医疗站后山一处隐蔽的山洞里,微弱的光线从缝隙中透出,映照出十几个沉默的身影。这是特别行动队的集结地,也是出发前的最后准备场所。
林闻溪站在简陋的木桌前,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背景,却因共同使命汇聚于此:侦察营长老王和他的五名精锐战士;医疗队的顾静昭和小李;研究所的两位年轻科研人员;还有三位当地向导,熟悉通往“鹰巢”的每一条隐秘路径。
“同志们,”林闻溪的声音在洞穴中低沉回荡,“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不仅要摧毁那个恶魔巢穴,更要确保其中的恶魔不会逃出来危害人间。”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凝重。他们深知任务的危险性,更明白失败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老王首先汇报军事准备情况:“每人配备标准武器外,还携带了特制爆破装置。根据林所长提供的基地结构图,我们在关键节点安置炸药,既能确保彻底摧毁,又能最大限度控制爆炸范围。”
他展开手绘的基地结构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爆破点和当量计算:“最重要的是污水处理站和主实验室区域的爆破方案,必须确保完全摧毁但避免大规模泄漏。”
顾静昭接着汇报医疗准备:“每人配备个人医疗包,内有高效解毒剂、止血带和应急药品。还准备了集体医疗箱,可进行简单手术。针对可能的新型制剂,我们准备了三种不同方案的治疗药物。”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特制防护服。相比之前的版本,这次的设计更加轻便灵活,同时防护等级更高。
“面料采用多层复合技术,”一位科研人员解释道,“外层防刺防水,中层活性炭吸附,内层舒适透气。面罩视野更大,呼吸阻力更小。最重要的是,所有接缝处采用新型密封技术,大大降低了泄漏风险。”
林闻溪仔细检查着每一套装备,不放过任何细节:“记住,防护服是我们的第一道生命线。穿脱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在消毒舱内进行。”
他特别强调了一个新设计——便携式消毒舱。这个可充气的透明舱室能在野外提供相对洁净的空间,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样本处理和医疗救助。
三位当地向导提供了最新地形信息。年长的郝老汉指着地图上的几条隐蔽路径:“这几条小路连日军都不知道,是早年采药人走的。但冬天积雪深,行走困难。”
另一条令人担忧的消息是:日军最近在几个关键隘口增设了哨所,巡逻频率也明显增加。
“看来他们有所警觉。”老王皱眉道,“可能需要调整原定路线。”
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新的渗透路线:绕远路但更加安全的北线方案。虽然要多走一天路程,但能避开大部分日军哨所。
“时间紧迫,但安全第一。”林闻溪决策道,“宁可多花时间,也要确保隐蔽性。”
接下来是详细的行动计划推演。从渗透路线、潜入方式、任务执行到撤离方案,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准备多种应急预案。
“最大的变数是那些生物制剂的储存情况。”林闻溪指出,“如果它们已经大规模生产并储存,我们的爆破方案可能需要调整。”
为此,他们准备了三种不同当量的爆破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决定。同时还准备了特殊吸附材料,用于处理可能泄漏的制剂。
深夜,当大部分准备工作完成后,林闻溪将核心成员召集到一旁,透露了一个绝密信息:“根据最新情报,基地内可能有一位内应。”
众人震惊地看着他。 “是基地的一位中国籍技术人员,”林闻溪压低声音,“通过地下渠道表示愿意协助。但这是高度机密,连日军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他展示了一个特殊的联络信号:“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可以使用这个信号尝试联系。但切记,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主动联系,以免暴露他的身份。”
这个消息既带来希望,也增加了变数。内应的存在可能大大降低任务难度,但也意味着一旦暴露,整个行动都可能陷入危险。
天快亮时,所有准备工作终于完成。队员们开始最后的个人准备:检查装备、熟悉信号、记忆地图...
林闻溪注意到年轻科研人员小张的手在微微颤抖。他走过去,轻声问道:“紧张吗?” 小老实地点头:“有点怕完不成任务。” “恐惧是正常的,”林闻溪平静地说,“但记住,科学需要勇气,而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却依然前行。”
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在山西那次,我也害怕。但当我们找到那些受害的百姓,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就知道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
这番话让年轻队员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是啊,他们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千千万万可能受害的普通人。
黎明时分,傅连暲冒着严寒前来送行。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与每位队员紧紧握手,将一枚特殊的徽章别在每人衣领内侧。
“这是边区特制的标识,”他解释道,“如果...如果不幸被俘,这能证明你们的身份。”言下之意,即便被俘,也会尽力营救。
最后,傅连暲将林闻溪拉到一旁,递给他一个密封的信封:“这是最高级别的授权书。万一遇到需要即时决断的特殊情况,你可以全权决定。”
这是一个沉重的责任,林闻溪郑重接过,放入贴身口袋。
出发时刻终于到来。队员们穿上特制防护服,背起行囊,检查装备。在晨曦微光中,他们就像一群未来的战士,神秘而威武。
“记住行动准则:隐蔽第一,安全第二,任务第三。”老王最后叮嘱道,“无论发生什么,活下去最重要。”
队员们默默点头,彼此检查装备,确认无误。
林闻溪站在队伍前,最后扫视每一位队员:“我们可能来自不同岗位,但有共同信念——用科学守护生命。今天,我们不仅是为中国而战,更是为人类良知而战。”
他停顿一下,声音坚定:“无论前路多么艰险,记住:科学之光终将照亮黑暗,人性之善必能战胜邪恶。出发!”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隆重仪式。精锐小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
山洞里,只留下几位后勤人员,开始清除所有痕迹。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确保行动绝对保密,不给日军任何追踪的线索。
远山沉默,延河静流,但一场关乎无数人命运的特别行动已经展开。在那片辽阔而危险的土地上,一小队勇敢的人正向着恶魔的巢穴进发。
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在危险边缘,每一个决定都关系重大。但正如林闻溪所说: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不是因为谁能成功,而是因为必须尝试。
精锐小队已然集结,悄然出发。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但背后的信念坚定不移。在这场看不见硝烟却更加残酷的战争中,他们用专业和勇气,书写着另一种英雄传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针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