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刚笑谈完沙特的“钞能力”,指尖划过屏幕,下个视频的标题便带着铮铮侠气跳了出来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诗人最能打,武人最能写,他是辛弃疾】。
光屏前的古人们一见这评价,瞬间炸开了锅。
“竟有这般人物?文能写诗、武能打仗,也太狂了些!”
刘邦摸着下巴,语气里满是怀疑,“朕见过能打仗的,也见过能写诗的,可两者都顶尖的,还真没遇到过!”
刘彻也皱眉:“‘安天下’‘定乾坤’,这评价堪比名将贤臣,他何德何能担得起?”
唯有几个身着南宋服饰的臣子,先是皱眉想反驳“谁这么狂”
待看清“辛弃疾”三字,瞬间收敛了神色,连忙躬身道:“诸位莫怪,此乃我大宋辛公幼安,确是这般文武双全的人物,绝非狂言!”
这话一出,其他古人才收了质疑,纷纷凑到光屏前,想看看这“辛弃疾”究竟有何本事。
【视频画面暗下,低沉的男声缓缓响起,似是辛弃疾的独白,带着穿越千年的悲壮:
“你们后世只记得我填的‘醉里挑灯看剑’,却不知我一生最得意的,从不是笔下词句
而是那柄蘸过金人脑浆血的长剑。
我是辛弃疾,生于金人铁蹄踏碎中原的乱世,济南城的残垣断壁,是我最早的记忆。”】
“蘸过金人脑浆血的剑?”
樊哙眼睛一亮,瞬间来了精神,“这话够劲!俺就喜欢这样的汉子,光会写诗有啥用,能提剑杀贼才是真本事!”
嬴政也微微颔首,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生于乱世,以剑明志,此等心性,已是不凡。”
那几位南宋臣子更是红了眼眶,低声呢喃:“辛公年少时,便已是这般刚烈……”
【“祖父为我取名‘弃疾’,取自他最敬的霍去病将军,‘去病’‘弃疾’,皆盼我能像霍将军那般,扫平胡虏,还我河山。
他虽被迫在金国为官,却常偷偷给我讲岳将军的故事,讲大宋的锦绣山河。
那时我便在心里埋下火种:终有一日,我要率领义军,收复中原,让大宋的旗帜,重新插遍故土。”】
“取名自霍去病?”
刘彻猛地坐直身体,眼神里满是动容,霍去病是他麾下名将,横扫匈奴的功绩,他比谁都清楚。
“以霍将军为志,这辛弃疾,眼界便不一般!”
他看向光屏,语气里多了几分认可,“朕当年若有这般年少有志的后辈,何愁匈奴不灭?”
朱元璋也点头:“祖父的教诲最是难忘,俺当年若有这般引路人,怕是早几年就能明白‘驱逐胡虏’的道理。这辛弃疾,打小就有大志,难得!”
【“后来,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在中原推行‘苛酷征兵’,男丁被强征,田地被烧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各地义军如星火燎原,我散尽家资,拉起一支‘四方茶役军’虽多是寻常百姓,却个个怀着报国之心。
可天不遂人愿,金军突然偷袭我们的四方寨,箭如雨下,刀光映血。”】
“散尽家资建军?”
刘邦惊叹出声,“俺当年反秦,也是靠兄弟们凑钱凑粮,这辛弃疾能把自家钱财全拿出来,这份魄力,比不少诸侯都强!”
萧何也感慨:“乱世之中,能舍财救国的,才是真君子。他这‘四方茶役军’,虽非正规军,却比那些只知逃命的官兵有骨气!”
画面里似有刀剑交击之声传来,古人们都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虽未亲历,却能从独白里,感受到那场偷袭的惨烈。
【“我们拼尽全力抵抗,可百姓组成的义军,怎敌得过金军的精锐铁骑?
我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倒下,尸体堆成了小山,胳膊被金兵的长矛刺穿,鲜血顺着袖子往下淌,那疼,比割肉还钻心。
有个金兵见我受伤倒地,举刀就朝我砍来,千钧一发时,是同村的兄弟阿福扑过来
替我挡了那一刀,他后背的血,溅了我满脸。”】
“兄弟替他挡刀?”
樊哙攥紧了拳头,眼眶泛红,“战场上的兄弟情,比金子还珍贵!俺当年也有兄弟替俺挡过箭,这份情,这辈子都忘不了!”
马皇后也别过脸,偷偷抹了抹眼泪:“太惨了……都是些想救国的百姓,却死得这么冤。”
朱元璋看着光屏,良久才开口,语气沉重:“乱世之中,百姓最苦,义军最难。他能在这般绝境里还不放弃,已是英雄。”
【“我顾不上擦脸上的血,也顾不上臂上的伤,嘶吼着问‘其他人呢?
’阿福捂着伤口,声音发颤:‘死了……都死了……’我不信,爬着去找,却只看到满地尸体。
突然,我听见不远处有金兵的哄笑,金军头子胡尔巴正坐在火堆旁吃烤肉,他脚边
绑着一排俘虏,我的未婚妻霜华,就跪在最前面,头发散乱,脸上满是泪痕。”】
“未婚妻也成了俘虏?”
刘邦气得拍案,“这胡尔巴也太不是东西!打仗就打仗,欺负女子算什么本事!”
刘彻也怒目圆睁:“此等蛮夷,就该千刀万剐!辛弃疾要是不杀了他,朕都替他憋屈!”
那几位南宋臣子更是咬牙切齿:“辛公当年便是这般,见亲友受难,才红了眼,拼了命也要杀贼!”
【“世人只知我写‘众里寻他千百度’,却不知我提剑杀人时,眼里只有仇恨。
我摸出腰间的短刀,悄悄绕到火堆旁,趁金兵不备,一刀刺穿了旁边守卫的喉咙。
义军残部见我动手,也红了眼,抄起身边的木棍、断刀就冲了上来。
我左臂受伤,就用右手握剑,每一剑都朝着金兵的要害刺去,血溅在脸上,我竟觉得比笔墨还滚烫。”】
“好!杀得好!”
樊哙忍不住喊出声,“就该这样!对付蛮夷,不用讲情面,一剑一个才痛快!”
朱元璋也点头:“越是绝境,越要拼命!他这股狠劲,跟俺当年打陈友谅时一模一样!”
【“金兵被我们杀得溃不成军,胡尔巴见势不妙,翻身上马就想跑。
我哪能让他走?忍着臂伤追上去,一把抓住他的马缰绳,剑直接架在他脖子上
那一刻,我想起了死去的兄弟,想起了受辱的霜华,想起了济南城的残垣,只觉得心里的火,终于烧到了金人的身上。”】
光屏前的古人们,竟一时没人说话,他们被这股“文臣提笔能写诗
武将提剑能杀贼”的豪气震住了,也被这乱世中的家国恨、兄弟情、儿女痛,揪得心里发紧。
良久,李世民才缓缓开口,语气里满是赞叹:“文能传世,武能杀贼,这般人物,当得起‘安天下’‘定乾坤’的评价!”
“大宋有此等臣子,是幸事,只可惜……”
他话未说完,却已难掩惋惜,南宋最终未能收复中原,这辛弃疾的壮志,怕是终究未能完全实现。
林远看着沉默的古人们,轻声道:“辛弃疾的故事,还没结束。”
“他后来归宋,却始终没能如愿上前线,只能把满腔壮志写进词里。”
“可哪怕如此,他这‘文武双全’的风骨,也成了后世永远的传奇。”
那几位南宋臣子红着眼点头:“辛公虽未能亲见中原收复,可他的词,他的志,却让后世永远记得”
“大宋曾有过这样一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