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清晨,特殊能力引导中心的门口站着一个略显拘谨的男人。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攥着一个旧帆布包,眼神里带着期待与不安——他就是刚刑满释放的郭子航。三年前,他因一时糊涂利用自己的科研知识协助他人从事非法活动,锒铛入狱。在狱中,他从未放弃学习,不仅自学了心理学,还深入研究了特殊能力的相关理论,希望有朝一日能弥补过错。
得知特殊能力引导中心成立的消息后,郭子航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写了一封申请信,详细阐述了自己对“特殊能力安全应用”的研究思路。让他没想到的是,陆哲远很快回信,邀请他来中心面谈。
“郭先生,你的研究思路很有价值,我们中心正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陆哲远看着郭子航递来的研究手稿,真诚地说,“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有没有改正的勇气和弥补的行动。如果你愿意,欢迎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郭子航眼眶一热,紧紧握住陆哲远的手:“谢谢陆先生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辜负您的信任!”
郭子航加入引导中心后,立刻投入到“特殊能力安全应用”的研究中。他发现孩子们虽然能通过训练控制能力,但在复杂场景下仍存在“能力失控”的风险——比如情绪激动时,念安的感知范围会突然扩大,接收太多信息而头晕;小诺紧张时,会无法控制地听到所有动物的情绪,导致自己烦躁不安。
针对这些问题,郭子航设计了一套“能力稳定训练方案”。他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们的能力特点,制作了一系列训练工具和课程。比如为念安设计了“情绪感知调节器”——一个形似手表的装置,能通过监测心率变化,在他情绪波动时发出轻微震动提醒;为小诺开发了“动物情绪过滤耳机”,可以根据需求屏蔽部分动物情绪信号,避免信息过载。
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能力安全课”时,郭子航有些紧张。他站在训练区前,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深吸一口气:“小朋友们,我叫郭子航,今天要教大家如何让自己的能力‘听话’,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保护好自己。”他拿出“情绪感知调节器”,递给念安:“念安,你试试这个,当你感觉头晕的时候,它会提醒你深呼吸,调整情绪。”
念安戴上调节器,按照郭子航的指导进行模拟训练——故意想象让自己生气的场景。果然,当他情绪激动时,调节器震动起来,他赶紧按照训练方法深呼吸,很快就平静下来,头晕的感觉也消失了。“太神奇了!郭老师,这个手表真有用!”念安兴奋地说。其他孩子也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郭子航带来的训练工具,课堂气氛渐渐活跃起来。
除了研发训练工具,郭子航还经常和孩子们谈心。他发现有些孩子因为能力特殊,在学校里会受到同学的排挤,产生自卑心理。有一次,阿泽低着头来到郭子航的办公室,小声说:“郭老师,同学们说我鼻子像‘狗鼻子’,都不愿意和我玩。”郭子航摸了摸阿泽的头,没有直接安慰他,而是讲起了自己的经历:“老师以前也犯过错误,被很多人不理解,那段时间我也很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后来我发现,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用行动证明自己,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他接着说:“你的鼻子很灵敏,能闻到别人闻不到的气味,这是你的优点呀。你能用它找到受伤的流浪动物,帮助它们得到救助,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那些嘲笑你的同学,只是还不了解你的能力有多棒。”阿泽抬起头,眼里闪着光:“真的吗?我的鼻子是优点?”郭子航点点头:“当然是!以后我们一起研发更厉害的‘气味追踪工具’,让你的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郭子航的帮助下,阿泽渐渐找回了自信,还主动在学校里分享自己用嗅觉帮助流浪动物的故事,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和郭子航交流,把他当成可以信赖的老师。
随着研究的深入,郭子航还编写了一本《特殊能力安全应用手册》,详细介绍了不同能力的控制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手册不仅在中心内部使用,还被送到了其他有特殊能力孩子的家庭和学校,帮助更多孩子安全、正确地使用能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时间囚笼千年回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