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丹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
苏妙仪站在门口,月光勾勒出她清冷的身形,目光如实质般落在秦洛手中那瓶“科学辟谷丹”上。她没说话,只是那样静静地看着,仿佛要透过玉瓶,看穿里面那些圆润丹药的所有秘密。
秦洛保持着递出玉瓶的姿势,心里快速评估着当前形势。这位大师姐去而复返,显然是对他的“科研成果”产生了兴趣——或者说,是怀疑。
“大师姐?”秦洛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晃了晃手中的玉瓶。丹药在瓶内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苏妙仪仿佛被这声音惊醒,目光从玉瓶移到秦洛脸上,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眸子里,闪烁着极其复杂的光芒——惊疑、不解、好奇,还有一丝被挑战了认知的愠怒。
她终于伸出手,却不是接过玉瓶,而是直接从秦洛手中拈起一颗丹药。动作快如闪电,带着修士特有的敏捷。
丹药在她指尖转动,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苏妙仪的眉头越皱越紧。
作为青岚宗内门丹道天赋最高的弟子之一,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要炼制出如此品相的丹药有多难。色泽均匀,圆润无瑕,药香纯净内敛...这绝不是靠运气或者小聪明能炼出来的,甚至不像她知道的任何流派的炼丹手法。
“你究竟是如何炼成的?”苏妙仪终于开口,声音比夜风还冷,“我要听实话。”
秦洛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是学术好奇压倒了门户之见。这就好办多了。
“提取,纯化,精确控温,优化反应条件。”秦洛言简意赅地总结道,“本质上是通过控制变量来提高产物纯度和得率。”
苏妙仪听得云里雾里,但敏锐地抓住了关键:“控温?你能精确控制丹火温度?”
这可是连许多内门炼丹师都难以做到的事情!丹火狂暴,全凭神识感应和经验控制,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这也是炼丹如此困难的原因之一。
秦洛指了指那套简陋的设备:“水浴加热,间接控温。虽然精度有限,但比直接火烤要稳定得多。”
苏妙仪的目光扫过那些瓶瓶罐罐,落在那个被改造过的丹炉上,尤其是那层难看的泥巴保温层。她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
“就凭这些...东西?”她的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秦洛引用了句这个世界应该也有的古语,“现有的炼丹设备太落后了,热效率低下,温度控制粗糙,这是制约丹药质量和成品率的关键因素。”
他越说越投入,职业病又犯了,开始详细解释起来:“我初步测试过,传统丹炉的热效率只有12%左右,意味着88%的热量都被浪费了。而且温度波动极大,无法保证反应条件的稳定性...”
苏妙仪听着那些闻所未闻的术语,看着秦洛那双在谈到技术问题时格外明亮的眼睛,心中的惊疑越来越浓。
这个外门弟子...似乎真的懂些什么?不是胡言乱语,而是有一套自成体系的道理?
但她多年的骄傲和认知又不允许她轻易接受这种离经叛道的说法。丹道是艺术,是感悟天地法则的修行,岂是这种...这种如同厨子做饭般的操作?
“荒谬!”苏妙仪下意识地反驳,“丹道之妙,在于感应天地气机,把握阴阳变化,岂是简单的控温就能概括!”
秦洛眨了眨眼,没有直接争辩,而是反问:“那么请问大师姐,您炼丹时,是如何把握‘阴阳变化’的呢?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吗?比如温度变化速率?压力梯度?还是反应物浓度变化曲线?”
苏妙仪一时语塞。这些东西她从未思考过!炼丹全靠神识感应和经验积累,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体悟,怎么能量化?
“丹道玄妙,岂能量化!”她强自镇定道。
“不能量化,就不能复制,不能优化。”秦洛一针见血,“所以炼丹才如此依赖个人经验和天赋,成品率低下,质量不稳定——大师姐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吗?”
苏妙仪再次语塞。她当然知道这是个问题!青岚宗为何没落?不就是因为高阶丹方失传,现有丹药成品率太低,难以支撑宗门发展吗?
但她从未想过,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是...这样?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指尖那颗丹药上。如此品相,如此药效...若是能量产...
一个念头突然闯入她的脑海:如果这种方法真的有效,那对青岚宗意味着什么?
但紧接着是更深的疑虑:这样一个看守废丹房的外门弟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古怪知识?
“这些...‘方法’,你是从何处学来的?”苏妙仪的声音带着审视。
秦洛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弟子平日喜欢阅读杂书,尤好格物之理。这些都是在看管废丹房时,通过观察炼丹失败案例,自行琢磨出来的改进之法。”
这个解释半真半假,最能取信于人。
苏妙仪果然信了几分——除了自学成才,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总不可能是哪个隐世高人偷偷教了个废丹房看守吧?
她沉吟片刻,突然道:“你再炼一炉给我看。”
这是要现场验证了。
秦洛心中暗喜——机会来了!只要让这位内门大师姐亲眼看到科学方法的优势,就不怕她不心动。
“大师姐想看传统炼法,还是我的改进方法?”秦洛故意问道。
苏妙仪瞥了他一眼:“自然是你的‘改进方法’。”
“那就需要一些准备时间。”秦洛解释道,“提取和纯化步骤比较耗时。”
“无妨,我看着。”苏妙仪显然打定主意要一探究竟。
于是,在这寂静的夜晚,青岚宗高高在上的内门大师姐,竟然真的留在烟熏火燎的废丹房里,看一个外门弟子“瞎捣鼓”。
秦洛也不怯场,如同在实验室给本科生演示实验般,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这是黄精,主要有效成分是淀粉和多糖,最佳提取温度在60-70度...这是茯苓,需要更高温度才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灵芝中的三萜类物质对热敏感,需要低温提取以免破坏...”
他熟练地称量、研磨、浸泡、过滤,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还时不时用那根烧黑的木棍在石板上记录时间温度数据。
苏妙仪起初还带着审视和怀疑,但越看越是心惊。
这看似胡闹的过程,竟然暗合某种奇特的规律!不同药材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温度、时间、方法都有精细的差别,绝非胡乱操作。
当秦洛开始用水浴加热法控制温度时,苏妙仪终于忍不住开口:“你如何知道需要这个温度?”
秦洛面不改色:“试验出来的。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提取效果,找到最佳范围。”
“试验?”苏妙仪敏锐地抓住这个词,“你试验过很多次?”
“废丹房别的不多,就是失败案例多。”秦洛巧妙地把锅甩给前任们,“观察那些炼废的丹药,反向推导问题所在,再尝试改进。”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苏妙信了几分,看向秦洛的目光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探究。
当最终的药液混合,开始浓缩固化时,苏妙仪已经基本确信,这个外门弟子确实有一套奇特但有效的法门。
尤其是当成丹出炉,新一轮的“科学辟谷丹”呈现在她面前时,那种视觉和药香上的冲击,比单纯看成品更加震撼。
“请大师姐品鉴。”秦洛递上一颗新出炉的丹药。
苏妙仪接过,却没有立即服用,而是仔细检查了一番,又用神识细细感应。
越是检查,她心中的震惊就越甚。
药力纯净凝练,几乎感觉不到杂质和丹毒!结构均匀稳定,药性温和中正...这品相,已经接近内门炼丹师的水平了!而这是一个外门弟子用一堆瓶瓶罐罐捣鼓出来的!
她终于将丹药送入口中。熟悉的温和药力化开,比之前那颗似乎还要纯净几分。
沉默。长时间的沉默。
苏妙仪站在那里,面无表情,内心却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真的可行!这种看似儿戏的方法,真的能炼出优质丹药!如果...如果这种方法能推广...
但她很快压下了这个诱人的念头。丹道变革牵涉太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眼下更重要的是...
“你这些...方法,还有谁知道?”苏妙仪突然问道,语气严肃。
秦洛摇头:“除了大师姐,就只有柱子——一个外门弟子知道些许。铁大锤师兄见过改良的丹炉,但不知详细制法。”
苏妙仪微微点头:“此事暂且不要外传。”
她看向秦洛,眼神复杂:“我会继续关注你的...研究。需要什么材料,可以来找我。”
这是默许,甚至可以说是支持了!虽然带着谨慎和保留。
秦洛心中暗喜,面上却保持平静:“谢大师姐。”
苏妙仪最后深深看了那套简陋设备一眼,仿佛要将其刻在脑子里,然后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秦洛长舒一口气,知道自己的“科研项目”终于引起了关键人物的注意。
他看向石板上那些记录和数据,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
“看来,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书了...”
而此刻,离开废丹房的苏妙仪,并没有回自己的洞府,而是径直来到了宗门藏经阁。
她需要查一查,那些所谓的“格物之理”,到底是什么来头...
第五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