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塔认证考核的日子转眼即至。这一日,青岚宗最大的演武场被临时改造成了答辩会场。高高的评审台上,端坐着丹塔派来的三位考核官,个个面色肃穆,道袍上丹塔徽章熠熠生辉。正中那位更是丹塔九大长老之一的玉衡子,地位尊崇。
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不仅有意欲看秦洛出丑的,更有大批受过科学炼丹实惠的弟子前来助阵。苏妙仪坐在前排,面色平静却指尖微凉;铁大锤带着炼器宗一帮师兄弟,嗓门洪亮地为秦洛打气;连玄灵子都隐在人群后方,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秦洛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稳步走上答辩台。他手中没有传统的丹经药典,只捧着厚厚一摞自己整理的笔记和数据册。
“弟子秦洛,前来应考。”他行礼如仪,不卑不亢。
玉衡子长老微微颔首,开门见山:“秦洛,你之所学,与传统丹道大相径庭。今日第一问:丹道之本为何?”
全场寂静。这是丹道最根本的问题,答案却可深可浅。
秦洛从容应答:“回长老,依弟子浅见,丹道之本在于明理用药、治病助修。一切丹法器术,皆为此服务。”
台下传来几声嗤笑。这答案太过朴实,毫无玄妙可言。
玉衡子不置可否:“哦?那你且说说,何谓'明理'?”
“明理即明其所以然。”秦洛目光清亮,“知其药性,更要知其为何有此药性;知丹方,更要知为何如此组方;知火候,更要知为何需要此火候。”
他顿了顿,掷地有声:“弟子以为,丹道不应止于'知其然',而应追求'知其所以然'!”
这话如石投静水,激起层层波澜。长老们交换着眼神,台下议论纷纷。
另一位考核官清虚道长开口:“依你之见,传统丹道只'知其然'咯?”这话问得刁钻,暗藏陷阱。
秦洛却坦然点头:“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如此。传统丹道多凭经验传承,许多步骤只知'须如此',却不知'为何须如此'。”
他举例说明:“譬如《丹元玉册》载'炼青冥丹须晨露之水',却未说明晨露与常水区别何在。经弟子实验验证,晨露ph值偏低,利于某些成分提取,但若精准控制ph,常水经处理可达同样效果。”
又举一例:“《药性论》谓'朱砂畏火',故炼丹时须后投。实则因朱砂主含硫化汞,高温易分解产生毒气。若控制温度在分解点下,先投后投无甚区别。”
一个个例子抛出,每个都有实验数据支撑。台下从哗然渐渐变为寂静,许多人开始认真思考。
玉衡子长老眼中闪过异色:“所以你以为什么是'所以然'?”
“物质构成与变化之理。”秦洛斩钉截铁,“万物皆由更基本的成分构成,这些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遵循特定规律。明了这些规律,就能理解药性来源、丹药原理,甚至改进创新。”
他随即抛出一连串让全场懵懂的概念:“分子结构决定药性...化学键能影响稳定性...反应动力学控制炼制过程...”
评委席上,清虚道长忍不住打断:“这些...符号图表,就是你的'理'?”他指着秦洛展示的分子结构图问道。
“正是。”秦洛点头,“这是描述物质结构的语言。就像丹方用文字描述配方一样,这些符号可以更精确地描述物质的本质。”
“荒谬!”突然,台下站起一人,是丹阁的玄冥长老,“丹道乃天人感应之道,岂是这些鬼画符所能概括!你这是在亵渎先贤!”
这话引起不少传统派附和。
秦洛不慌不忙:“玄冥长老,请问您炼丹时,可曾'感应'到丹药的具体成分变化?可曾'感应'到杂质的确切含量?可曾'感应'到药效的准确强度?”
玄冥子一愣:“丹道玄妙,只可意会...”
“既然只可意会,”秦洛追问,“如何确保每次炼丹都能'意会'到同样的结果?如何将您的'意会'准确传授给弟子?如何避免因为状态不同而'意会'出不同结果?”
他走向台前,面向众人:“而科学之法,虽看似笨拙,却可将一切量化记录。温度就是温度,成分就是成分,效果就是效果。人人可学,人人可验,人人可重复!”
这话打动了许多普通弟子。他们想起自己学炼丹时的痛苦——那些玄之又玄的“火候”“意境”,总是摸不着头脑。
玉衡子长老缓缓开口:“秦洛,你可知'丹魂'之说?”
全场肃然。这是丹道最高深的概念之一。
秦洛沉吟片刻,答道:“弟子愚见,所谓丹魂,或许是丹药中某种尚未被认知的特性,或许是炼制者投入的心神在丹药上留下的印记。但无论如何,不应成为拒绝探究真实原理的借口。”
他目光扫过全场:“若真有丹魂,更应弄清其本质,而非满足于模糊感受。否则,与掩耳盗铃何异?”
这话太大胆,连玉衡子都微微皱眉。
清虚道长赶紧圆场:“那你如何解释,同样丹方、同样步骤,不同人炼出的丹药确有差异?”
“这就是需要研究的地方。”秦洛眼睛一亮,“可能是微观环境的差异,可能是操作中难以避免的偏差,甚至可能是炼制者自身的生物场影响...但无论如何,这些都可以通过系统研究来弄清原因,进而控制变量,减少差异。”
他展示出科学炼丹坊的生产记录:“在我们的流水线上,不同批次丹药的差异被控制在5%以内。而传统方法,这个差异可能达到30%甚至50%!”
数据面前,许多质疑声低了下去。
答辩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秦洛面对一个个刁钻问题,始终从容不迫,以实验数据为矛,以逻辑推理为盾,将科学炼丹的理念阐述得清清楚楚。
他不是在否定传统,而是在为传统寻找更坚实的基础;不是在颠覆丹道,而是在为丹道开辟新的可能。
当最后一位考核官放下提问簿时,夕阳已经西斜。
玉衡子长老缓缓起身,全场寂静无声。
“秦洛,”他声音沉稳,“你的理念,确实别开生面。许多观点,老夫也是首次听闻。”
他停顿片刻,环视全场:“丹道传承数千载,非一人一派可概全。然固步自封,亦非进取之道。”
最终,他宣布:“经丹塔考核组决议,秦洛的'科学炼丹'理念,虽与传统大相径庭,然有其独到之处,尤其于标准化、可重复性方面,值得借鉴。”
“故特许秦洛以'特别研究员'身份,在青岚宗内继续其研究。其所炼丹药,经检验合格后,可在宗内特定范围流通。”
这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既没有完全认可,也没有彻底否定,而是给了一个独特的身份和有限度的许可。
但对秦洛而言,这已经足够了。他要的不是取代传统,而是一个继续探索的机会。
“谢长老!”他郑重行礼。
答辩结束,人群渐渐散去。但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今天的舌战,已经在这个古老的宗门中播下了一颗种子。
科学的火种,终于获得了正式的认可,哪怕只是有限度的。
而秦洛的下一个目标已经很明确——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这有限的认可,变成广泛的接受。
第十七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