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院的中央大厅内,一座巨大的灵玉屏熠熠生辉。屏前,秦洛、苏妙仪与各合作方代表肃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块即将启动的灵玉屏上。
“我宣布,青岚宗药材数据库正式上线。”秦洛的声音通过扩音法阵传遍大厅。他轻触控制符阵,灵玉屏顿时亮起,浮现出精美的界面。
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叹。百草堂执事瞪大了眼睛,丹阳子长老捋须的手停在半空,连玄灵子宗主都微微前倾身体。
“这是我们与百草堂、算天门合作一年的成果。”秦洛开始演示,“数据库收录了368种常用药材的详细数据。”
他点开“紫云草”条目,屏幕上立即呈现出立体旋转的药材图像,旁边列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名称:紫云草 产地:青岚宗朝阳坡 采收期:立夏后第七天 有效成分:紫云多糖(含量12.7%)、紫云皂苷(含量3.4%) 杂质:重金属含量<0.001%、灰分4.2% 最佳提取温度:85°c 保存条件:阴干,避光,灵气浓度>3级】
每项数据都可点击查看详细检测报告和原始数据。
“这比我们百草堂的账本详细多了!”百草堂执事惊叹道,“连不同坡度的含量差异都有记录!”
秦洛继续演示搜索功能:“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查询。比如:找出多糖含量>10%、皂苷含量>3%、重金属含量<0.005%的所有药材。”
瞬间,屏幕上列出十七种符合要求的药材,按匹配度排序。
丹阳子长老突然开口:“能看这些药材的相克关系吗?”
“可以。”秦洛点开“相克分析”模块,“数据库收录了286种常见相克组合,都有实验数据支持。”
他搜索“朱砂”的相克关系,立即显示出与二十多种药材的相克数据,包括反应产物、危险等级、预防措施等。
“原来朱砂和灵芝酸会产生硫化汞沉淀!”一个丹阁弟子惊呼,“难怪我上次那炉丹会失败!”
最震撼的是“智能丹方优化”功能。用户输入目标药效和约束条件,系统会自动推荐最佳药材组合和配比。
苏妙仪演示了一个例子:“我们需要一款提升悟性的丹药,要求药效温和、副作用小、成本控制在5灵石以内。”
系统迅速给出了三个优化方案,详细列出了每种方案的预期效果、成本分析、甚至炼制要点。
“这...这简直比老师傅的经验还管用!”一个资深炼丹师喃喃道。
数据库的上线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
百草堂第一时间接入系统,开始根据数据优化药材种植和采收:“原来背阴坡的紫云草多糖含量更高!明年调整种植计划!” “采收时间真的影响这么大!立夏后第七天是最佳窗口期!”
丹阁长老们虽然嘴上不说,却偷偷让弟子下载了整个数据库:“以后炼丹前先查查数据,省得炸炉...” “这个相克查询好用,再也不怕配错药了!”
甚至传功长老都来找秦洛:“能不能加个修炼辅助药材模块?我想看看哪些药材适合不同阶段的弟子。”
最有趣的是弟子们的反应。很多人把数据库当成了“炼丹秘籍”,甚至开发出各种奇葩用法:
有人根据药材数据玩“最佳搭配”游戏; 有人用查询功能下注猜丹方; 甚至有人试图用数据证明自己炼丹失败是“药材的锅”...
数据库不仅成了科研工具,更成了宗门的热门话题。
但秦洛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的地方。
“现在的数据库还只是静态数据。”某次项目会上,他提出新构想,“我们需要实时数据更新和智能分析。”
于是,“数据库2.0计划”启动。
百草堂在药田安装了监测法阵,实时采集药材生长数据; 炼器宗开发了便携式检测仪,可在采收现场快速分析成分; 算天门改进了算法,能够预测药材品质趋势;
最创新的是“区块链溯源系统”——每批药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灵纹码,记录从种植到采收的全过程数据。扫描灵纹码,就能看到这株药材的“一生”。
“这批紫云草,种植在朝阳坡第三区,灵气浓度3.6级,生长期间施过三次灵雨...”一个弟子扫描药材上的灵纹码,读着详细记录,“连每次除虫的记录都有!太详细了!”
溯源系统不仅保证了药材质量,更意外地成了营销亮点。弟子们开始追求“有故事的药材”,甚至有人专门收集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做对比。
数据库的影响力很快超出了青岚宗。
周边小门派派人来请求接入数据库; 商会想购买数据服务; 连丹塔都派人来“考察”,实际上是想获取数据访问权限。
秦洛采取了开放但有序的策略:基础数据免费开放,高级功能需要授权,核心数据受控访问。
“知识应该共享,但也需要保护创造者的权益。”他这样解释。
苏妙仪则负责数据质量管理。她建立了严格的数据审核流程,确保每一条数据都经过验证。
“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她经常告诫数据采集的弟子,“每个小数点都要核对清楚。”
在数据库的支持下,研究院的科研效率大大提升。
新丹药开发周期缩短了一半; 炼丹成功率提高了三成; 甚至发现了许多传统丹方中的错误和可优化之处。
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来自数据挖掘。算天门弟子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关联:
“看!降雨量和灵芝三萜含量呈正相关!” “月相变化会影响某些药材的药效!” “甚至...不同时辰采收的药材,效果确有差异!”
这些发现让传统派长老们大为振奋:“看!我们说的天地感应是真的!” 而科学派则试图用物理解释这些现象:“可能是月光的光合作用效应...”“湿度影响成分提取...”
无论解释如何,数据本身的价值是无可争议的。
是夜,秦洛独自站在巨大的灵玉屏前。屏幕上流动着实时数据,宛如一道知识的河流。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那是他刚穿越时记录的简陋数据。从那些粗糙的手绘图表,到今天庞大的数据库,这条路走了整整两年。
“老师,同学们,”他轻声自语,“如果你们能看到这一切...该多好啊。”
但很快,他收起感慨,目光变得坚定。
数据库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还有更多的数据等待收集,更多的规律等待发现。
知识的河流已经汇聚成海。而现在,这片海洋正要孕育出更多的奇迹。
第二十五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理科生在修真界搞炼丹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