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弥漫着咖啡和书本混合的气味。
王老师坐在自己的工位前,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眼前,仿佛还是林小一那张严肃认真、探讨儿歌逻辑的小脸。
耳边,仿佛还回响着他那句石破天惊的“计数方式极不严谨”。
她猛地站起身,从抽屉里翻出一本习题集。
王老师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或者说,来平息一下内心那翻江倒海般的震惊。
她翻开的,是给她正准备上小学六年级的侄子买的《奥数启蒙趣味题》。她深吸一口气,从中找了一道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子,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28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这道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算是有些难度的思考题了。
她将信将疑地把林小一带到办公室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把题目指给他看,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谨慎和试探:
“小一,你……你看看这个,能看懂吗?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
她紧紧盯着林小一的表情,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变化。她心里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林小一做不出来,或者需要思考很久,也完全正常。毕竟,这已经远远超纲了。
然而,林小一只是低头扫了一眼题目,连一秒钟都没用到,小脸上就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嫌弃?
他撇了撇嘴,那表情仿佛在说:“就这?”
然后,他用一种平淡无奇、像是在背诵九九乘法表一样的语气,流畅地说道:
“假设全是鸡,则应有脚20只,现多出8只脚,乃兔子所出,每兔多2脚,故兔子为4只,鸡为6只。”
说完,他甚至还补充了一句点评,语气带着明显的无聊:
“小学低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入门题,用假设法就能解决。太简单了,一点挑战性都没有。”
王老师:“!!!”
她猛地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嘴,才没有惊呼出声!
秒答!
不仅仅是秒答!他甚至直接说出了解题思路和原理!还精准地指出了这题的知识点定位和难度级别!
“小学低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入门题”……这是一个学前班孩子该有的认知吗?!
王老师感觉自己的心脏在疯狂跳动,血液冲上头顶,让她一阵眩晕。
她颤抖着手,几乎是踉跄着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在一堆杂物里翻找起来。她记得,之前帮一个六年级的亲戚打印过几张期末复习的压轴应用题,难度不小。
她找到了那几张有些卷边的试卷,抽出一张,指着上面一道涉及分数、百分比和简单方程的综合应用题,声音发颤地对林小一说:
“小一……那,那你再看看这个?”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恐惧,以及一种见证奇迹的激动。
林小一接过那张对现在的他来说显得巨大的试卷,只看了一眼题目,便伸手:“笔。”
王老师连忙把自己的钢笔递给他,还贴心地垫了一叠厚厚的练习本,让他够得着写。
接下来的一幕,让王老师毕生难忘。
只见这个小小的人儿,趴在办公桌边,握着那支对他小手来说过粗的钢笔,甚至不需要任何思考停顿的时间,就开始“唰唰唰”地书写起来。
他的速度极快,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连续而流畅的沙沙声。
王老师屏住呼吸,凑过去看。
只见白色的试卷上,迅速被一行行工整、清晰、甚至带着点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力道的算式和数字填满。步骤清晰,逻辑严谨,答案准确。
他写的不是歪歪扭扭的儿童字,而是非常标准、甚至带点行书笔意的汉字和数字!
这哪里是在做题?这分明就是在……抄写答案!不,比抄答案还快!因为根本不需要看!
不到三分钟,整张试卷上最难的几道应用题,已经被他全部解答完毕。
林小一放下笔,拍了拍小手,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抬头看向王老师,眼神清澈:“老师,做完了。”
王老师呆呆地看着那张写满答案的试卷,又看看眼前这个气息平稳、连大气都不喘一口的小男孩。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所有的语言,所有的常识,在这一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她颤抖着,伸出手,拿起那张仿佛有千斤重的试卷。
纸上,工整的墨迹还未全干。
那不仅仅是一张试卷的答案。
那是一个奇迹的证明。
一个属于她班级的,旷世奇才的,横空出世的证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