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程对林小一而言,依旧是“复习”。但他并没有因此懈怠,反而在初中这个新环境里,再次展现出了恐怖的统治力。
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一元二次方程,他已经能用多种方法秒解,甚至提及简单的函数思想;
物理课上,讲到光学折射,他顺手画出了透镜成像的光路图,比老师板书还标准;
语文和英语,他成年人的理解力和词汇量更是让老师都感到惊讶。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回答正确,而是在各科老师提出思考题时,总能给出超纲的、新颖的解法。他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颠覆大家对“初中生”认知的上限。
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
林小一,总分年级第一!数理化全部满分!语文和英语也接近满分!
而且,他将年级第二名的总分,甩开了三十多分!一个在初中阶段同样令人绝望的差距!
成绩单一出,全校再次哗然!
“天才!真的是天才!”
“八岁碾压我们十三四岁的,没天理啊!”
“服了,彻底服了……”
之前王磊等人的质疑,在成绩面前不攻自破。连一开始有些温和的李老师,看着成绩单,眼神中也充满了惊叹,对这个特殊的学生更加重视。
王磊看着自己中等偏下的成绩,再看看林小一那刺眼的满分,脸色难看,却也不敢再轻易挑衅。在初中,成绩好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护身符”。
林小一用一次无可争议的碾压,在初中奠定了他的学霸地位,赢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李老师甚至允许他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可以自学其他内容。
然而,学业上的顺风顺水,并不能掩盖事业发展遇到的瓶颈。这个问题,并不会因为他身处初中而改变。
他的“基地”运转开始出现问题。
首先是产品问题。优化版的“悬浮陀飞轮”表市场新鲜感持续下降,销量增长几乎停滞。李明那边负责研发的新款电子宠物,程序攻关到了最后阶段,但总有一些小问题无法完美解决,导致无法量产。简易计算器市场利润越发微薄。
其次是渠道问题。小卖部和书报亭的代销模式瓶颈明显,无法扩张,利润被分流。他曾考虑过自己租个小店面,但资金(实业部分资金有限)、年龄和手续依旧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最后是竞争问题。低端模仿者的劣质电子表凭借价格优势,不断挤压市场空间。虽然他依靠品质和“天才同款”的噱头守住了一部分忠实客户,但增长乏力,甚至偶尔会出现下滑。
他的小生意,遇到了明显的天花板。个人手工模式的红利似乎快要吃尽。
(必须突破!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林小一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突破口在哪里?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资本市场。“深发展”的稳健表现带来安心,但无法解决眼前的实业困境。
就在他为此苦恼,甚至在考虑是否要再次涉足风险更高的短线投机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以一种符合他“初中生”身份的方式找上了门。
这天放学后,他正在“基地”里翻阅一本《无线电》杂志,寻找灵感,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他警惕地问:“谁?”
“请问……林小一同学在吗?我是初二(五)班的,我叫苏晚晴。”门外传来一个清脆、略带腼腆的女声。
林小一有些疑惑,打开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着同样校服、梳着整齐马尾、眼睛很大很亮的女生。她手里拿着一个数学笔记本,神情有些紧张,又带着一丝坚定。
“你好,我是林小一。有事?”林小一问道。
苏晚晴看着开门的果然是个比自己矮不少的小学弟,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很快稳住心神,她扬了扬手中的笔记本,语气诚恳:
“林小一同学,我……我是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我们李老师(数学老师)经常提到你,说你的解题思路特别巧妙。我这里有道奥数题,思考了很久都没头绪,听说你……很厉害,能不能……请教你一下?”
她顿了顿,似乎鼓足了勇气,才说出最后那句话。
林小一微微一怔,看着眼前这个有些害羞却又勇敢的学姐,再看到她笔记本上那道确实有些难度的平面几何题。
(数学兴趣小组?奥数题?)
他心中忽然一动。这似乎……是一个切入校园内部,以“学术”为纽带,建立新的人脉和渠道的机会?而且,能进入数学兴趣小组的,通常都是学习成绩不错,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
他侧身让开,脸上露出一个符合年龄的、略显腼腆的笑容:“学姐请进,我们……一起看看这道题?”
或许,打破瓶颈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外部市场的开拓,也在于对校园内部这个庞大而精准的“消费群体”的深度挖掘。而眼前这位学姐,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林小一的商业触角,开始向着校园内部更深处延伸。初中的故事,展开了新的画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