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盾”项目的联调联试,在高度保密的军方模拟训练网络中紧张地进行着。最初的平稳运行并未持续太久,真正的挑战接踵而至。
模拟训练网络模拟的是极端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和多节点、高并发的数据冲击。进入联调第五天,“磐石”系统在应对一次模拟的“饱和式数据洪流”攻击时,负责核心数据过滤和分发的某个边缘节点,突然出现了短暂的“假死”状态,虽然系统主节点依靠冗余机制迅速接管,未造成任务失败,但这毫秒级的卡顿,在军方苛刻的标准下,被视为一个重大缺陷。
更棘手的是,这个问题无法稳定复现,如同一个幽灵,在系统承受极限压力时偶尔闪现,极难追踪定位。
雷大校的通讯直接接到了林小一的加密线路,语气严肃:“林总,系统的潜力我们看到了,但稳定性,尤其是极端条件下的绝对可靠性,距离实战要求还有差距。这个偶发性的节点卡顿,如果发生在真实场景,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和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时间,不多了。”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奇点科技”极限研发能力和问题定位速度的终极考验。
林小一远程参与了项目组的紧急会议。会议室屏幕上滚动着海量的日志数据和系统架构图,工程师们熬得双眼通红,争论着各种可能性。
“可能是内存泄漏的累积效应?”
“会不会是底层驱动在极限负载下的一个未知bUG?”
“架构设计上是不是还存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死锁风险?”
讨论陷入僵局。问题过于隐蔽,常规的调试手段难以捕捉。
林小一沉默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将问题与他前世接触过的某些分布式系统故障案例进行比对。突然,他开口问道:“有没有可能,问题不在软件,也不在核心硬件,而在……电源?”
众人一愣。电源?这种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部分?
“系统在承受‘数据洪流’攻击时,瞬时功耗会急剧飙升。”林小一解释道,“我们自研的AI协处理器和多个外围模块同时满负荷运行,对供电线路的瞬时电流和电压稳定性要求极高。如果pcb板上的电源去耦设计存在细微瑕疵,或者某个供电模块的响应速度跟不上,就可能在最关键的瞬间,引发核心电压的轻微跌落(Voltage droop),导致逻辑单元出现瞬时错误,表现为‘假死’。”
这个思路极其刁钻,跳出了软件和核心硬件的范畴,直指最基础的供电完整性(power Integrity)。
李明立刻反应过来:“对!我们一直盯着算法和架构,忽略了电源这块!快,立刻调取那个问题节点在出问题瞬间的详细电源监控数据!”
经过对海量底层监控数据的挖掘,果然发现,在每次“假死”发生前的微秒级时间内,该节点核心电压确实存在一个极其短暂、幅度很小但足以影响信号稳定性的跌落!
问题根源找到,解决方向就明确了。硬件团队重新优化了pcb的电源布局和去耦电容网络,软件团队也配合调整了任务调度策略,避免所有高功耗模块在极端精确的同一时刻达到峰值。
经过三天不眠不休的修改和验证,更新后的“磐石”系统再次投入联调测试。这一次,在持续高强度、多轮次的“数据洪流”冲击下,系统稳如泰山,那个幽灵般的“假死”现象再也没有出现。
消息传来,林小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铸盾”项目最危险的暗礁,总算有惊无险地渡过了。
就在“铸盾”项目紧张攻关的同时,“奇点科技”的海外战略也在林小一的指挥下悄然转向。
面对m国市场因专利诉讼陷入的僵局,周文斌和赵磊团队全力执行林小一的“b计划”——重点开拓欧洲市场。凭借“天工”独特的产品力和“奇点科技”在舆论战中建立的创新形象,他们成功与德国和法国的几家高端电子产品渠道商达成了合作,首批订单数量可观。
然而,林小一的视野并未局限于欧美。在一次高层战略会议上,他首次提出了“新兴市场渗透”战略。
“欧美市场固然重要,但竞争激烈,壁垒森严。而东南亚、拉美、中东欧等新兴市场,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数字化普及的关键阶段,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创新型科技产品需求旺盛,且专利壁垒相对较弱。”林小一指着世界地图上被重点标记的区域,“这里,将是‘奇点科技’未来增长的第二曲线。”
他要求市场部和研究院联合成立“新兴市场适配小组”,研究不同地区的文化习惯、消费偏好和网络环境,对“天工”乃至未来的产品进行本地化定制。例如,针对某些网络基础设施较弱的地区,优化离线交互内容;针对不同文化背景,设计更具当地特色的虚拟形象和互动方式。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过去,而是要让我们的技术,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林小一强调道。
这个更具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布局,让管理层看到了林小一超越当前竞争格局的深远眼光。
校园里,艺术节的热度逐渐消退,学习生活重回正轨。林小一因为家庭和公司的双重压力,在学校的时间更加碎片化,但他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却因为共同的成功经历而变得更加融洽自然。
陈锋等人不再把他当作遥不可及的“神人”,而是可以勾肩搭背、讨论篮球战术和最新游戏攻略的“兄弟”(尽管林小一通常没时间玩游戏)。顾言偶尔还是会拿着难题来请教,但态度更多是学术上的探讨,而非挑战。
苏晚晴依旧保持着那份安静的关注。她似乎找到了与林小一相处的最佳距离——不过分靠近让他不适,也不疏远显得冷漠。她会在林小一难得在食堂吃饭时,自然地坐到他对面,聊几句最近的画作或者看过的书,内容轻松,不涉沉重。这种恰到好处的陪伴,成了林小一紧绷神经中难得的舒缓剂。
然而,短暂的平静下,母亲的治疗却进入了更加复杂和艰难的阶段。
更换二代靶向药后,张蕙兰的癌细胞数量得到了初步控制,但药物的副作用远比一代猛烈。持续的恶心、剧烈的肌肉疼痛、严重的皮疹……折磨得她迅速憔悴下去,精神状态也时好时坏。
林小一看着母亲强忍痛苦的模样,心如刀绞。他一方面动用所有资源,寻找能够缓解副作用的最佳支持治疗方案,聘请了专业的营养师和疼痛管理师;另一方面,他加紧了与海外医疗机构的联系,积极寻求参与最新三代靶向药临床试验的机会,这被许多专家认为是克服耐药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家庭、公司、校园,三条线都在向前推进,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这天晚上,林小一在病房里,一边守着因药物反应而昏睡的母亲,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同时处理着三份文件:一份是“铸盾”项目联调最新稳定报告的摘要,一份是欧洲市场首月销售数据的初步分析,还有一份,是他刚刚收到的、来自瑞士一家顶尖癌症研究中心关于三代靶向药临床试验资格的初步评估回复。
三块屏幕,三个世界,三重身份。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母亲沉睡却依旧紧蹙的眉头上。然后,他抬起眼,看向窗外。
城市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暗红,看不到星辰。但他知道,无论前路还有多少暗礁和风雨,他都必须像那经过千锤百炼的“磐石”系统一样,在极限压力下,保持稳定,精准运行,守护住他所珍视的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重新落在键盘上,开始起草给瑞士研究中心更详细的补充材料,同时,在心里盘算着明天需要与周文斌和李明分别沟通的重点。
夜还很长,他的战斗,也远未停歇。但这一次,他的眼神中除了坚定,更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沉稳与韧性。全球的棋盘已经铺开,他这位年轻的棋手,正冷静地落下自己的棋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