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一提出的“事件触发、优先级抢占”微内核架构思路,如同在“铸盾”项目组封闭的小楼里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创新的涟漪。
李明带领团队迅速抛弃了原有的臃肿架构,开始从头构建一个极致精简的“磐石”系统内核。这个过程如同精密的雕刻,需要剔除所有不必要的冗余,只保留最核心、最关键的逻辑。工程师们常常为了节省几个时钟周期的延迟或者几十字节的内存占用而激烈争论,反复优化。
挑战依然巨大,但方向变得清晰。一种久违的、专注于技术攻坚的纯粹氛围在项目组内弥漫开来,暂时驱散了外界商业竞争的浮躁。
与此同时,“天工”的市场表现持续火爆。凭借其颠覆性的交互体验和“奇点科技”在舆论战中建立的“国货创新”形象,产品迅速在注重教育科技和追求新奇体验的家庭中打开了市场,甚至引发了一股“手势交互”的热潮。周文斌忙得连轴转,一方面要协调不断攀升的产能,另一方面还要应对来自海外渠道越来越迫切的合作邀约。
“环宇科技”在“天工”发布会的强势反击后,似乎暂时偃旗息鼓,没有立刻发动新的攻势。但林小一和周文斌都清楚,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对方绝不会甘心失败,一定在酝酿着更致命的打击。
林小一的生活依旧在三线之间高速旋转。母亲的病情在药物控制下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他每天奔波于学校、公司和医院,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身体的疲惫尚可支撑,但精神上的紧绷和对母亲病情的担忧,如同无形的枷锁,时时缠绕着他。
校园,依旧是他能够短暂卸下部分重担的地方。
市一中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即将到来,这次的主题是“未来·印象”。班级需要准备一个节目。有了上次“科技舞蹈”大获成功的经验,文娱委员和同学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再次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他们的“林顾问”。
这一次,林小一没有直接给出创意。在一次课间,他走到教室中央,对围过来的同学们说:“这次的艺术节,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方式。”
大家好奇地看着他。
“我们班最大的财富,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我们每一个人。”林小一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年轻的面孔,“我们有理科学霸,有文艺骨干,有组织能手,也有像苏晚晴这样善于观察和表达的艺术家。”他看向苏晚晴,苏晚晴微微一愣,脸颊有些泛红。
“这次,我们不做一个统一的、宏大的节目。”林小一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做一个‘碎片化’的、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每个人,或者每个小组,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捕捉和表达你们心中的‘未来印象’。”
他进一步阐述:“可以是顾言用数学公式推导出的一个充满几何美感的未来城市模型渲染图;可以是陈锋他们用废旧电路板和LEd灯制作的‘赛博格’雕塑;可以是苏晚晴描绘的数字世界与自然交融的画卷;也可以是学习委员写的一首关于AI与人类共存的短诗……甚至,可以是一段用‘天工’手势交互控制的、生成的艺术代码。”
“我们将所有这些‘碎片’——图画、雕塑、诗歌、代码视觉、音乐——汇集起来,在艺术节那天,布置成一个可以走入其中的‘未来印象馆’。让参观者沉浸在我们集体创造的、多元的未来图景中。”
这个想法,不再是依赖于他个人的灵光一闪,而是激发集体智慧和创造力的催化剂。它降低了单个节目的创作门槛,却极大地提升了整体作品的丰富性和参与度。
同学们被这个新颖的构想点燃了,纷纷议论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不再是执行者,而是成为了创作的参与者。
“这个主意太棒了!”文娱委员激动地说,“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发挥的地方!”
顾言推了推眼镜,罕见地主动开口:“我可以尝试用分形算法生成一些背景图案。”
陈锋摩拳擦掌:“废旧的电子元件包在我身上!”
苏晚晴看着林小一,眼中充满了欣赏和一丝复杂的情愫。他总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的人、不同的特质巧妙地凝聚在一起。
这次,林小一没有像以往那样置身事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利用零碎的时间,参与到几个小组的讨论中。他帮顾言优化了生成算法的参数,使其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他给陈锋提供了几种电路连接和灯光控制的基础方案;他甚至和苏晚晴讨论了几句关于数字艺术中“情感温度”的表现方式。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顾问”,更像是一个融入集体的“催化剂”和“连接器”。这种角色的微妙转变,让他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间又拉近了一些。
然而,温馨的校园生活片段,终究只是他沉重主旋律中的间奏。
这天深夜,林小一在医院陪护,母亲睡下后,他打开加密邮箱,收到了两条几乎同时抵达的消息。
一条来自李明,语气带着突破后的兴奋:“小一!按照你的思路,新的微内核架构模拟测试通过了!关键任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远超预期!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路!”
另一条,则来自周文斌,语气凝重甚至带着一丝愤怒:“小一老板,我们海外拓展的首个目标市场,东南亚m国,出问题了!我们的产品刚刚通过认证准备上市,m国本土一家有官方背景的电子企业‘金星科技’,突然向当地法院申请了对我们‘天工’产品的临时禁售令,理由是……侵犯了他们的‘用户手势交互方法’专利!他们提供的专利文件,和我们核心算法的逻辑高度相似,但申请日期,比我们早了整整三个月!”
林小一的瞳孔骤然收缩。
“环宇科技”的獠牙,终于再次露了出来!这一次,不再是供应链打压,而是更阴险、更专业的专利伏击!他们利用国际专利体系的地域性和时间差,通过其控股或合作的本地公司,在“奇点科技”进军海外市场的关键节点,发起了精准的专利诉讼!
这不仅仅是m国市场的问题。如果“奇点科技”在这里败诉,或者选择退缩,将会形成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其他海外市场的竞争对手完全可以依样画葫芦,用类似的专利陷阱将“奇点”的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
“铸盾”项目刚刚迎来曙光,“天工”的海外征程就遭遇了迎头痛击。
家庭的忧虑,技术的攻坚,商业的狙击……三重压力如同三股汹涌的暗流,在这一刻猛烈地碰撞在一起。
林小一坐在医院走廊冰冷的长椅上,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母亲的呼吸声从病房内隐约传来,那是他必须守护的安宁;邮箱里那两份邮件,则代表着必须打赢的两场硬仗。
他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所有的疲惫和忧虑都被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到极致的锐利和决绝。
微光已经汇聚,但风暴也已降临。他没有退路,只能迎战。
他拿出手机,开始编写指令,分别回复给李明和周文斌。给李明的回复简洁有力:“继续深化,尽快完成原型。”给周文斌的回复则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杀气:
“应诉!集结我们所有的专利律师和技术专家,成立m国专利诉讼专项小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筛查‘金星科技’及其关联方持有的所有专利,寻找他们的漏洞和无效证据。这一仗,不仅要打,还要把他们打疼!要让所有人知道,‘奇点’的创新,不容亵渎!”
回复完邮件,他轻轻推开病房的门,走到母亲床边,为她掖了掖被角。在昏暗的灯光下,他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下来,但眼神深处,那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海外战役,已经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深沉的。而他,已经做好了在黑暗中搏杀的准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