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决赛现场,气氛凝重得如同绷紧的弓弦。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队伍齐聚于此,巨大的实验场内只剩下仪器轻微的嗡鸣和选手们压抑的呼吸声。
林小一、顾言、苏晚晴三人站在指定的实验台前。相比于其他队伍或紧张、或兴奋、或严肃的神情,他们三人显得异常平静。尤其是苏晚晴,经历了家庭风波的短暂冲击后,她的眼神反而变得更加清澈和坚定,如同被雨水洗涤过的星辰。林小一的分析让她看清了背后黑手的意图,此刻,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用绝对的实力,粉碎一切阴谋。
决赛题目果然极具挑战性——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视觉识别与惯性导航融合的微型无人机自主避障与目标追踪系统。这不仅要求硬件稳定,更对软件算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开始!”
裁判一声令下,所有队伍立刻行动起来。拆箱、清点器材、搭建平台……实验室里瞬间充满了忙碌的身影。
林小一小组早已分工明确。顾言如同精密的外科医生,快速而准确地组装着无人机框架、电机、飞控板和各类传感器;苏晚晴则迅速在便携式工作站上搭建开发环境,调出经过无数次优化和测试的核心代码库;林小一则负责全局统筹,检查每一个接口,确认每一项参数,同时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干扰。
他们的动作行云流水,默契无比,吸引了裁判和巡视教授的目光。
“那三个孩子,节奏很好。”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低声对同伴说。
“听说来自同一个学校,配合很久了。那个最小的,就是最近风头很盛的林小一。”
“哦?就是他?”
议论声中,林小一他们率先完成了硬件搭建和基础系统启动。无人机平稳升空,进行基础校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开始进行核心的视觉-惯性融合算法测试时,意外发生了。旁边一个队伍的无人机在调试过程中突然失控,猛地撞向林小一他们实验台的上空区域,虽然被顾言眼疾手快用网兜拦下,但强烈的气流和电磁干扰,让林小一他们刚刚启动的无人机姿态传感器数据瞬间出现剧烈跳变!
“糟了!ImU(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异常!”顾言看着监控屏幕惊呼。
这种突发的外部干扰,极易导致融合算法失效,甚至引发无人机坠毁。许多队伍都投来了同情的目光,也有人暗自庆幸不是自己遇到。
苏晚晴的心猛地一紧,手下意识握成了拳。
唯有林小一,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他仿佛早已预料到各种意外,冷静地下达指令:“启动应急预案b。顾言,强制重启飞控,清空异常数据缓存。晚晴,加载我们预设的容错融合模块,优先使用视觉定位进行姿态恢复,惯性数据作为辅助校验。”
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瞬间安定了队友的心神。
“明白!”
“容错模块加载完毕!”
顾言和苏晚晴立刻执行。只见屏幕上,无人机的姿态在经历短暂的晃动后,迅速被视觉系统拉回稳定状态,惯性数据在算法的高效滤波和补偿下,也逐渐恢复正常。
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
“漂亮!”那位白发老教授忍不住低声赞了一句。这种临场应变能力和系统设计的鲁棒性,远超普通高中生水平。
危机化解,林小一小组的进度并未被拉开多少。他们重新投入测试,无人机在他们的操控下,如同灵活的雨燕,在布满障碍物的模拟环境中穿梭自如,精准地识别并追踪着移动的目标物。视觉识别与惯性导航数据完美融合,即使在快速机动或短暂遮挡的情况下,也能迅速重新锁定目标,表现出了极高的稳定性和智能性。
最终的系统演示环节,他们更是赢得了满堂彩。无人机不仅完美完成了所有规定动作,苏晚晴还额外展示了一个基于林小一启发而优化的“预测性追踪”功能,能够预判目标运动轨迹,提前进行机动,让追踪过程更加平滑高效。
当演示结束,无人机稳稳降落在起降坪上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结果毫无悬念。林小一、顾言、苏晚晴小组,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团队赛的金牌!
站在领奖台上,捧着沉甸甸的奖牌和证书,苏晚晴的眼眶微微湿润了。这金牌,不仅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更是她对那些污蔑最有力的反击!她看向身旁的林小一和顾言,心中充满了感激。是团队的力量,支撑她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顾言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咧着嘴傻笑。林小一则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只是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赛场上的风云暂时平息,他们用实力和团结赢得了荣耀。但所有人都知道,赛场外的风波,还远未结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