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诗社微澜
这日,探春果然依前议,在秋爽斋起了诗社,给各房姊妹并宝玉、贾环都下了帖子。
帖子上言明,此次不限题材,不论格律,只取意趣,名为“遣兴社”,显是怕拘束了宝玉,又或是有意缓和近日府中紧绷的气氛。
贾环接到帖子,沉吟片刻。他本不欲参与这等风雅游戏,但探春亲自来请,又值他刚掌权之际,过于推拒反显倨傲,便应了下来。
至期,秋爽斋内已是笑语盈盈。探春作为社主,一身鹅黄绫衫,神采奕奕地张罗着。
宝钗早早到了,正与李纨低声说着话,见贾环进来,温婉一笑,颔首致意。
李纨亦微笑点头,神色比往日活泛了些。惜春独自坐在角落,面前铺着画纸,对周遭热闹恍若未闻。
宝玉来得稍晚,穿着一件松花色旧袍,神色依旧淡淡的,见到贾环,只微微颔首,便自去挨着窗边坐了,望着外头一株海棠出神。
最后到的是黛玉,由紫鹃扶着,姗姗而来。
她今日穿着一件月白绣折枝梅花的夹袄,系着一条湖色绦子,越发显得身形伶仃,面色苍白,唯有一双眸子,清亮如水,顾盼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
她进来后,目光在众人面上一扫,在贾环处略停一瞬,便也自去挨着宝玉那边的空位坐了,并不与人多言。
探春见人齐了,便笑道:“今日咱们只图一乐,不拘甚么题目,随性而作,或诗或词,或联句,都使得。限一炷香功夫。”
众人皆称善,各自凝思。丫鬟们铺纸研墨,焚起一炷梦甜香。
贾环提了笔,却一时不知写什么。他近日所思所想,皆是漕运、田亩、账目、人事,满脑子的利弊权衡、机谋算计,与这吟风弄月的雅事格格不入。
他抬眼望去,只见宝玉已低头疾书,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沉入了另一个世界。
黛玉则支颐望着窗外,指尖无意识地绕着衣带,眼神空茫,不知在想些什么。
宝钗从容落笔,姿态端雅。探春则微蹙眉头,似在斟酌。
香渐渐烧短。贾环心中微躁,忽想起那日火场逃生,若烟拼死抢出账箱的惊险,又想起李御史那冰冷的弹劾,贾琏那恶毒的笑意
一股郁气直冲胸臆,他猛地蘸墨,在纸上一挥而就:
“惊焰灼夜裂九霄,孤忠泣血护残稿。
莫道寒门无铮骨,烈火烹油识英豪。”
诗成,他自己也是一怔。这哪里是“遣兴”?
分明是直抒胸臆,宣泄不满,更是为自己近日所为辩护!格律粗疏,辞藻更是谈不上,唯有一股愤懑不平之气跃然纸上。
此时香烬,探春笑道:“时辰到,都写完了不曾?”
众人皆搁笔。探春便命将诗稿收上来,一一念出品评。
宝钗写的是一首咏白海棠,词句工稳,意境雍容,含蓄蕴藉,自是大家风范,众人皆赞。
探春写的是一首边塞诗,气象开阔,隐见抱负,亦得好评。
李纨写了一首田园诗,平和冲淡。惜春交了一幅墨竹图,题了“萧萧”二字。
轮到宝玉,他写的是一首参禅诗:“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词句犀利,透着一股厌弃尘俗、自嘲自讽的孤愤,与他往日缠绵风格大异。众人看了,一时默然,不知如何评说。
探春忙笑道:“二哥哥这诗,别有意趣。”便轻轻放过。
最后是黛玉。她写的竟是一首桃花行:“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词句凄婉缠绵,将一腔幽怨寄予桃花,读来令人心酸。
众人皆道:“到底是林妹妹,总是这般新巧别致。”
最后展看贾环的诗稿。探春念出,亭中霎时一静。
那诗句直白激烈,其中的“惊焰”、“孤忠”、“寒门”、“烈火烹油”等字眼,更是刺目惊心,与今日“遣兴”之题全然不符,更将这诗社的闲雅气氛击得粉碎!
宝钗微微蹙眉,欲言又止。李纨面露忧色。惜春抬眸瞥了贾环一眼,又垂下眼帘。
探春神色有些尴尬,强笑道:“环兄弟这诗……倒是……别具一格,直抒胸臆。”
唯有黛玉,听完诗句,却并未看贾环,只望着窗外那株将谢未谢的海棠,轻轻咳了两声,低低吟道:
“‘莫道寒门无铮骨’……说得是。只是这‘烈火烹油’……油沸火猛,终非长久之道,小心……灼伤了手。”
贾环心头猛地一震,抬眸看向黛玉。她却已转过头去,用绢子掩口轻咳,再不看他。
宝钗忙打圆场道:“诗以言志,环兄弟近日劳心劳力,偶发感慨也是常情。只是今日既为遣兴,还是轻松些好。不如我们再联句玩玩?”
众人便顺势转了话题,诗社又恢复了表面的和乐。
只是那空气中,却仿佛残留着那几句煞风景的诗,和黛玉那声轻飘飘的警告,挥之不去。
【叮!诗社互动完成。宿主‘锐气’‘野心’侧面暴露。目标‘林黛玉’产生‘警示’与‘微妙共鸣’情绪。
目标‘贾宝玉’产生‘厌恶’与‘疏离’情绪。目标‘薛宝钗’‘贾探春’产生‘审视’与‘警惕’情绪。】
诗社散后,贾环独自走在回廊下,心中并无多少悔意,反而有种撕破伪装的快感。只是黛玉那句话,却像一根细针,扎在他心头。
“油沸火猛,灼伤了手……”
他握了握拳,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油,既已沸了,这火,既已点了,便只能一路烧下去!
至于灼不灼手,且看最后,是谁炼成了真金,又是谁……化为了灰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