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一案虽暂告段落,判了“绞监候”留待秋审,但薛家却如同被抽去了主心骨,元气大伤。
薛姨妈一病不起,终日以泪洗面,家中内外事务,便沉沉压在了宝钗一人肩上。
往日里,薛家虽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然则家大业大,各处生意盘根错节,
掌柜伙计人心浮动,各地官中应酬、税银缴纳、乃至江湖漕运各路关系的打点,千头万绪,岂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所能轻易掌控?
纵使宝钗聪慧过人,理事周全,连日操劳下来,也已是心力交瘁,形容清减。
这日午后,她正强打精神在房中核对金陵老宅送来的亏空账目,越看越是心惊,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莺儿在一旁打着扇,心疼道:“姑娘,歇会儿吧,这些事急不来的。”
宝钗放下账册,揉了揉酸涩的眉心,叹道:
“如何不急?各处掌柜见哥哥入狱,都起了异心,账目糊涂,亏空日增。
再这般下去,莫说救哥哥,便是这份家业,也要败光了……”
正愁闷间,忽听得外间小丫头报:“姑娘,贾府环三爷来了。”
宝钗一怔,忙起身相迎。只见贾环穿着一身半旧的青缎直裰,神色平静地走了进来。
“宝姐姐。”贾环拱手一礼,“听闻姨妈身子不适,特来探问。姐姐近日可好?”
宝钗忙还礼,苦笑道:“有劳兄弟挂心。母亲仍是那样…家中琐事繁杂,让兄弟见笑了。”
她示意莺儿看茶,请贾环坐下。
贾环目光扫过案上堆积的账册,淡淡道:“姐姐是在为薛家生意忧心?”
宝钗闻言,眼圈微红,也顾不得避讳,叹道:
“不瞒兄弟,如今…真是举步维艰。哥哥不在,人心涣散,各地账目混乱,亏空甚巨。
我…我一介女流,许多外间事务实在难以支应…长此以往,只怕…”。
贾环沉默片刻,道:“姐姐可知,薛家如今最大的危机在何处?”
宝钗抬眸:“兄弟是指…?”
“非在亏空,非在人心,”贾环目光沉静,“而在‘立场’。”
“立场?”宝钗一怔。
“不错。”贾环颔首,“薛家号称皇商,然则,与内务府、与宫中,关系究竟几何?往日仗着祖荫、财势,四处结交王公勋贵,看似风光,实则根基浮泛。
如今薛大哥出事,那些往日称兄道弟者,可有几人真心出力?便是我贾府,此次出手,亦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何?”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宝钗心上:“只因薛家乃至贾府,在陛下眼中,仍是前朝旧臣,勋贵遗老,虽可用,却未必可信。
此番薛大哥之事,陛下开恩,看似法外容情,实则是看了北静王面子,亦是…给了我贾府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
若我等再不思变,仍固守旧日窠臼,下次祸事临头,只怕无人再能挽救。”
宝钗听得心惊肉跳,冷汗涔涔而下:“兄弟的意思是…”
贾环直视着她:“为今之计,薛家若想真正立足,乃至东山再起,唯有彻底转向,向陛下,向朝廷,献上绝对的‘忠心’与‘用处’。”
“如何…如何献上?”宝钗声音微颤。
“薛家是皇商,这便是最大的本钱。”贾环道,
“其一,主动请缨,承担更多宫内采办、织造、乃至军需物资的差事,不计成本,只求办好,将利润大头让与内库,显忠心,纳‘投名状’。”
“其二,利用薛家遍布南北的商路,为朝廷…也为陛下,做些‘耳目’之事。
江南漕运、市舶司、乃至边关互市,商贾消息最是灵通。将有用讯息,通过可靠渠道密报上去。此乃大功一件。”
“其三,也是最要紧的,薛大哥的案子,秋审在即。
薛家需借此机会,再次上书,不是求情,而是…请罪!深刻陈情,痛斥薛蟠之非,感念陛下天恩,恳请陛下严惩不贷以正国法,薛家绝无怨言,并愿捐出大半家产,充入国库,以赎罪愆,以表忠心!”
宝钗听到最后,脸色煞白,失声道:“捐…捐出大半家产?!”
贾环目光锐利:“舍不得?姐姐可曾想过,是守着这日渐凋敝、惹人觊觎的家产,最终人财两空?
还是断臂求生,以财换命,换一个未来?陛下见了薛家如此‘悔过’姿态,见了如此‘实惠’,龙心大悦之下,薛大哥的性命,薛家的前程,方能真正稳固!
届时,陛下金口一开,谁还敢动薛家?那些亏空,那些刁奴,又算得了什么?”
宝钗如遭雷击,呆坐当场,心中波澜滔天!贾环此计,何其狠辣!又何其…高明!
这是要将薛家彻底绑上皇帝的龙舟,用财富和忠诚,换取最大的庇护!
她脑中飞快盘算:此法虽险,却似乎是绝境中唯一的生路!
薛家如今风雨飘摇,若无强力奥援,迟早被蚕食鲸吞。
若能借此攀上皇帝,不仅蟠哥有救,薛家更能脱胎换骨,从一介富商跃为“天子心腹”般的皇商!这…这简直是再造之恩!
她猛地站起身,对着贾环深深一拜,声音激动得发颤:“环兄弟…金玉良言!振聋发聩!宝钗…代薛家,谢兄弟指点迷津!此恩…永世不忘!”
贾环扶住她:“姐姐快请起。此事关乎重大,需得姨妈首肯,更需绝对机密,谨慎行事。上书措辞,捐献额度,皆需仔细斟酌。
若姐姐信得过,我可请周老先生门下的幕僚,帮忙润色一二。”
宝钗此刻对贾环已是心悦诚服,感激涕零,连声道:“一切…一切但凭兄弟做主!我这就去禀明母亲!”
【叮!成功为薛家制定‘战略转向’计划!薛宝钗对宿主‘信任度’‘依赖度’‘敬佩度’达到顶峰!隐性忠诚度大幅提升!薛家命运线与宿主深度绑定!】
贾环点头:“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周府一趟。”
离开薛家,贾环径直前往周翰林府邸。周老先生听闻贾环来意,又看了他草拟的方略,抚须良久,眼中精光连闪,最终叹道:
“后生可畏!此策虽险,却直指要害!于国于民,于陛下,于薛家,皆是大利!好!老夫便助你一臂之力!”
有了周翰林的暗中支持,计划推行极为顺利。
数日后,一份言辞恳切、悔罪深刻、并主动请求“捐家产半数以赎罪愆、以报天恩”的薛家陈情表,通过通政司,直达天听。
养心殿内,皇帝阅罢此表,良久不语。下方侍立的北静王与户部尚书皆屏息凝神。
忽然,皇帝轻笑一声,将奏表递给北静王:“王叔瞧瞧,这薛家…倒是识趣得很。”
北静王细看一遍,心中亦是一震,暗赞贾环手段老辣,面上却笑道:
“陛下圣明。薛家经此一遭,看来是真知错了。捐出家产半数,怕是伤筋动骨,可见悔过之诚。其家虽商贾,然这份忠君爱国之心,倒比许多世受国恩者强上不少。”
户部尚书亦道:“陛下,薛家所捐之数,颇为可观,于充盈国库,大有裨益。”
皇帝点点头,手指轻敲御案:“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如此…传朕旨意,薛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着革去所有功名爵位(虚衔),杖一百,流三千里,至西北军前效力!
其家捐献之功,朕知道了,日后宫内江南织造、部分药材采办事宜,可酌情交由薛家承办,以示恩赏。”
流放军前效力!虽仍是重罚,但比之绞刑,已是天壤之别!更得了承办宫务的恩赏!这简直是因祸得福!
圣旨传出,薛家母女喜极而泣,对贾环更是感激得五体投地。
北静王出宫后,特意召见贾环,意味深长道:“薛家此事,你处理得极好。陛下…很是满意。看来,这‘整顿’二字,你已深得其中三昧了。”
贾环躬身:“全赖王爷栽培提点。”
【叮!薛家战略转向成功!获得皇帝‘高度赞赏’!薛蟠惩罚减轻(流放代替死刑)!薛家获得部分宫廷承办权(新发展机遇)!宿主获得北静王进一步认可!皇帝对宿主‘政治手腕’‘忠诚度’评价大幅提升!隐性状态‘简在帝心’效果增强!】
薛家之事,就此尘埃落定。
经此一役,薛家虽元气受损,却彻底转向,绑上了皇帝的战车,未来可谓危机与机遇并存。
而宝钗对贾环,已不仅是感激、依赖,更隐隐生出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与…难以言喻的情愫。
她站在重新整理一新的账房内,看着窗外渐暖的春光,手中紧紧攥着一枚贾环日前遗落的普通青玉扳指,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定与…悸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