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择定,虽未明言具体时节,但定然是钦天监精挑细选的上上佳日。
这一日的神京城,万人空巷,从皇宫到荣国府的御道两旁,早已被热情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禁军林立,旌旗招展,维持着秩序,却也挡不住那冲天的喜庆气氛。
荣国府邸,张灯结彩,焕然一新。朱漆大门洞开,石狮系着红绸,府
内处处琉璃闪烁,锦绣铺陈,仆役丫鬟皆着新衣,步履匆匆,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气。
这场婚礼,不仅是贾府从未有过的荣耀,更是本朝开国以来罕见的盛事——尚主,兼纳平妻,皇恩浩荡,莫过于此。
清晨,旭日东升,吉时已到。皇宫午门洞开,浩荡的公主仪仗逶迤而出。卤簿、伞盖、旌旗、宫扇……依仗森严,鼓乐喧天,开道的锦衣卫缇骑盔明甲亮,威风凛凛。
十六抬的鎏金凤舆,由内监稳稳抬着,四公主赵萱身着繁复华美的凤冠霞帔,端坐其中,虽盖着大红盖头,仍能想象其下的娇艳容颜与激动心情。
仪仗之后,是绵延不绝的嫁妆队伍,皇家气派,令人咋舌。
与此同时,贾府亦派出规格极高的迎亲队伍,由贾珍、贾琏等有爵位在身的子弟率领,前往薛家和林黛玉所在的贾府内院,依礼迎娶两位平妻。
虽无公主仪仗的煊赫,却也极尽荣国府的奢华与郑重,聘礼丰厚,仪程周到,彰显着对林、薛二人的极度重视,丝毫不堕“平妻”之名分。
贾环今日一身大红喜服,更衬得面如冠玉,神采飞扬。他先于府门之外,跪接公主凤驾,依礼迎入府中正堂。
随后,又依序亲往迎娶黛玉与宝钗。整个过程,礼仪繁琐庄重,贾环却始终从容不迫,举止得体,引得观礼的宾朋暗自称赞。
荣国府正堂“荣禧堂”,此刻已被布置成婚礼的礼堂。贾母、贾政、王夫人等贾府长辈盛装端坐上方,满堂宾客皆是王公贵族、朝廷重臣,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肃穆。
典礼开始,鼓乐齐鸣。贾环立于堂中,先向公主行君臣大礼,再行夫妻之礼。
随后,林黛玉、薛宝钗身着仅次于公主规格的喜服,由丫鬟搀扶,依次入堂。
虽无公主的极致尊荣,但二人风姿绰约,气质超凡,黛玉如空谷幽兰,宝钗似牡丹雍容,与公主的皇家贵气交相辉映,令满堂宾客为之倾倒,心中皆暗叹贾环之福。
婚礼由礼部尚书亲自主持,过程依古制而行,却因这“一正二平”的特殊格局,多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环节与寓意。
三杯合卺酒,贾环需依次与三位新娘同饮,象征同心同德。整个过程,赵萱落落大方,黛玉微露娇羞,宝钗端庄得体,贾环则应对自如,虽略显疲惫,却难掩幸福之色。
场面盛大,礼仪周全,既彰显了天家威严,也体现了对林、薛的尊重,可谓面面俱到。
正当典礼进行到高潮,宾客们沉浸在喜庆之中时,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便是内侍尖细悠长的通传声:
“陛下——驾到!”
满堂皆惊!谁也未曾料到,日理万机的皇帝,竟会亲临臣子的婚礼!
众人慌忙起身,跪伏一片。只见皇帝身着常服,在戴权及少数贴身侍卫的簇拥下,含笑步入礼堂。他目光扫过堂中身着喜服的新人与宾客,脸上带着难得的温和笑意。
“今日是家宴,诸位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吧。”皇帝抬手虚扶,声音平和。
贾母、贾政等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上前接驾。皇帝走到主位坐下,对贾环和三位新娘笑道:
“朕今日得闲,过来看看。萱儿,环儿,林丫头,薛丫头,你们…很好。望你们日后同心同德,和睦相处,不负朕望。”
简单几句话,却如同给这场婚礼加上了最重的砝码!
皇帝亲临,不仅是给贾环和四公主天大的脸面,更是对“平妻”之事的最终背书和最高认可!此消息若传出去,天下还有谁敢再非议半句?
皇帝并未久留,饮了一杯御赐的喜酒,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起驾回宫了。但他的到来,已将这场婚礼的喜庆与荣耀,推向了无可复加的顶峰!
繁复的典礼终于结束,新人被送入洞房。依照事先定好的规矩,
公主赵萱居于最为宽敞华丽的正院,黛玉、宝钗则分居两侧精致雅静的别院,三处院落规制虽有差异,但内饰布置、用度供应皆属顶尖,充分体现了“平妻”的地位。
贾环先至公主正院,行了合卺之礼,揭了盖头。烛光下,赵萱娇颜如花,眼波流转,既有少女的羞涩,亦有公主的贵气。她轻声道:“环哥哥…日后…还请多多指教。”言语间,满是依赖与期盼。
贾环执其手,温言道:“公主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赵萱顺手扭了一下贾环腰肉,嗔怪道:“还叫公主殿下,哼,你再作怪,我就不理你了。”
随后,贾环又依次去了黛玉的和宝钗处。
与黛玉相见,二人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黛玉眼中含泪,却是喜悦的泪水,多年的漂泊与等待,终于有了归宿。
与宝钗相处,则更显相敬如宾,宝钗举止得体,言语周到,但眼底深处,亦有一丝终于落定的安然。
这一夜,贾府灯火通明,欢宴直至深夜。贾环周旋于三处新房之间,虽身体疲惫,心中却被巨大的满足与责任感充盈。
他知道,从今夜起,他的人生将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盛世婚典,圆满礼成。新的生活与挑战,也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