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纸在指尖轻轻摩挲,苏婉宁仿佛看到了母亲在篝火旁温润而坚定的身影,也看到了那些年轻女队员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光芒与自己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眼中所绽放的,如出一辙。
她将母亲的信仔细折好,与那本蓝皮梅花日记本放在了一起。
一个守护着脚下的疆土与深埋的宝藏,一个追寻着头顶的星辰与精密的规律,而母亲,则探寻着大地的脉搏。
这三条不同的轨迹,却在同一个时代里,奏响了同样昂扬的旋律。
窗外,秋意渐深,而她心中的世界,却因为理解了这种种不同的守护与探索,变得愈发宽广而坚实。
深秋的江南大学,梧桐叶已落了大半,阳光得以毫无遮拦地洒进图书馆的窗棂。
苏婉宁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状态。那些曾经觉得艰深的《材料力学》公式,如今再看,竟能与机床厂里见过的金属疲劳现象一一对应;复杂的《机械设计》题目,也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等待拆解的实际问题。
她的变化,同学们都看在眼里。
“婉宁,这道题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思路的?”
课后,同桌李敏常常拿着笔记本过来请教。
苏婉宁便会耐心地讲解,偶尔还会顺手在草稿纸上画出简单的结构图:
“你看,这里就像我们上次在机床厂看到的那个传动轴……”
渐渐地,她所在的宿舍的“攻坚小组”,名气越来越大。每晚熄灯后,她们还会点起蜡烛,围坐在公共自习室里讨论功课。
“你们发现没有。”
某个深夜,林南燕放下钢笔,揉着发酸的手腕说。
“自从婉宁从机床厂回来,咱们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了。”
陈雪笑着接话:
“是啊,现在看到齿轮,想的不仅是公式,还有它转起来的样子。”
张敏则故意打趣。
“我们那位顾同志功不可没啊!”
烛光在几个年轻女孩的脸上跳跃,映照着她们眼中求知的火花。
每逢周末,只要顾淮不出任务,他们便会约在市图书馆见面。
这是个不成文的约定——他穿着整洁的便装,她会提早占好靠窗的位置。
两到三小时的时光里,他们各自看书,偶尔低声交流。他会帮她梳理机械制图的思路,她会把课堂上有趣的见闻说给他听。
这个周六,苏婉宁特意提早到了。
当顾淮的身影出现在阅览室门口时,她悄悄从笔记本里取出那张抄着《同约》的诗笺,压在课本下。
等他在身边坐下,她轻轻推过去。顾淮微微一怔,接过诗笺,在窗外照进的秋阳里静静读着。
他的侧脸在光里显得格外柔和。读完,他将诗笺仔细折好收进上衣口袋,转头看她,眼底有清晰的笑意:
“写得很好。”
声音压得很低,却格外温沉。
“下个月要去演习。”
他顿了顿。
“结束后正好能赶上市里的技术交流会,听说你们系有参展作品?”
苏婉宁眼睛一亮,点点头。
“我一定到场。”他说。
简单的对话,却让她的心踏实下来。她想起母亲信中的话,想起同学们专注的面容,想起顾淮沉稳的承诺。这一切,都如同精密啮合的齿轮,推动着她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前行。
那天晚上,她在蓝皮本子上新的一页写下:
“《答》
不必翻山越岭急着赶来,
杏花会一直开到你来。
就像星星永远会在夜空,
就像我始终在这里等待。
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在相交的瞬间辉映——
这或许就是我们最好的约定。”
合上本子时,窗外月色正好。
傍晚,天边铺满暖橙色的霞光。
顾淮站在江南大学门口,身姿依旧挺拔如松。
苏婉宁是被林南燕几个,在学校档案资料室的角落里找到的,一听到顾淮居然在学校门口等她,小跑着过来,看到的就是他眼中漾开的浅浅的笑意。
“顾淮,你不是要去演习吗?”
“这个给你。”
顾淮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用牛皮纸包得方正平整的小包裹。
“晚上就走,我去军部办手续,刚好路过你们学校门口,就来了。”
苏婉宁有些难过,这是等了许久吧,江南大学那么大,学生很多,要在校门口等一个人可不容易。
她伸手接过,入手微沉。
打开包装,里面是一片比巴掌略大的金属片,打磨得极其光滑,泛着暗哑而润泽的光。边缘处理得圆润妥帖,一角钻了小孔,系着崭新的红丝线。
最让她惊讶的是,金属片表面用极细的刻线,阴刻着一幅微缩的、结构精准的行星齿轮系示意图——
正是她笔记本上反复修改过无数次的那张。
“这是……”
她指尖轻触那些流畅的刻线,感受到金属特有的凉意。
“上次在厂里看到的多余料头,材质特殊,不容易生锈。”
顾淮语气平和。
“想着给你当书签,或者压图纸。”
苏婉宁将金属片紧紧握在掌心,冰冷的触感渐渐被体温焐热。这份礼物太贵重——不是价值,是心意。
他记得她画过的每一张图。
“我很喜欢。”
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
“真的特别喜欢。”
她也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浅蓝色的棉布缝成方正的小包,上面用丝线绣了个小小的齿轮图案,针脚细密却略显稚嫩——
是她这两个月偷偷跟宿舍巧手的林南燕学的,而且一直随身带着,本想着等顾淮演习回来,第一时间就送给他。
“这个……给你。”
顾淮解开系带,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十几张图纸。每张都用绘图笔精心绘制,复进簧的应力分析图被重新优化,线条干净利落,旁边用秀逸的小楷做了详尽的标注。
最特别的是,所有图纸都按顺序编号,边缘还细心地贴了索引标签。
“你上次提过,新兵看懂原理图有困难。”
她轻声解释。
“我就想着,把关键部位放大,加上实物的对比示意图……可能这样更直观些。”
顾淮一页页翻看,目光在图纸上停留了很久。他注意到弹簧曲线的标注旁,还细心地画了个小小的温度计,注明不同温度下的形变参数——
这是参考教材上都没有的细节。
“婉宁。”
他抬起头,嗓音低沉而温暖。
“这份心意,比图纸本身更珍贵。”
他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收进挎包最里层。
“演习回来,希望能赶上你的技术交流会。”
暮色渐浓,分别的时刻终究到来。
“下个月见。”他轻声说。
她点头,在他转身的瞬间却下意识伸手拉住他的衣角。
顾淮回头,轻轻握住她的手,然后上前一步,将她拥入怀中。
这个拥抱很克制,却足够温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征途与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