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宁眉头微蹙,轻声自语道:
“但这个频段配置……实在不合理。”
按照方案里用的技术设备空降敌后,信号很容易被截获,敌人简直就像打气球一样,一打一个准,最终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在看什么?”
沈墨的声音毫无预兆地从身后响起。苏婉宁指尖微顿,随即从容转身,利落地敬了个礼:
“报告连长,正在打扫卫生。”
沈墨缓步走近,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桌上文件,语气听不出情绪:
“看得懂?”
“报告,能看懂一些基础部分,主要是技术干扰和雷达规避相关的章节。”
她语气平稳,既不自矜,也不过分谦卑。略一沉吟,又轻声补充:
“我记忆力比较好,不是有意接触这些内容的。”
沈墨挑眉:
“你觉得这个预案怎么样?”
苏婉宁思忖片刻,决定点到为止:
“电子干扰的频段选择,或许还有优化空间。”
“具体。”
沈墨抱起手臂,显然不打算让她含糊带过。
“目前选用的频段容易被现有侦测装备反向追踪。而且在复杂山地环境下,该频段穿透力不足,信号衰减会很明显。”
沈墨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如常:
“如果是你,会怎么调整?”
“建议采用L波段实施主干扰,配合c波段进行辅助压制。在雷达规避方面,可以引入最新的跳频算法进行修正。”
苏婉宁回答得专业而克制。
“这样既能保证复杂地形下的穿透力,也能有效提升对方的反制度度。”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沈墨凝视她良久,突然话锋一转:
“你大学到底学的什么专业?”
“换别人问我是不会说的。”
苏婉宁微微一笑。
“不过既然是连长问,我如实汇报——本科在国防科大读精密仪器与机械工程,军工方向,主要从事新型武器系统分析。研究生阶段专攻近地轨道航天技术,兼修雷达追踪与电子抗干扰。”
见沈墨眼中难掩惊讶,她轻声补充:
“不瞒您说,现在空降师使用的雷达规避与抗干扰技术,正是我们课题组参与研发的。所以对这套系统的优缺点,我比较了解。”
“为什么选择来基层?”
沈墨转身走向窗边,背对着她。
“以你的背景,直接进研究所更合适。”
苏婉宁挺直脊背,目光坚定:
“我想从基层做起,真正理解部队的实战需求。”
这是实话,却非全部。
她心中那个关于太空军的梦想,需要她既懂技术,又懂作战。
沈墨倏然转身,目光如炬:
“今晚加练结束后,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你的作训笔记。”
“是!”
苏婉宁离开后,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沈墨缓缓坐回椅子上,目光再次落在那份作战预案上,脑海中却浮现出苏婉宁的档案材料。
“国防科大”、“21岁的博士”、“……这些关键词他早就知道。
他欣赏这名高学历新兵的潜力,破例每晚亲自给她加练,本以为自己对她的优秀已有预估。
但他万万没想到,她的“参与研发”,指的竟是空降师现役核心电子对抗系统的研发。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水喝了一口,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这已远超一个“优秀新兵”的范畴。
他想起她刚才回答问题时的神态:专业、克制,却又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那份面对高级别预案的从容,以及提出改进方案时展现出的深厚底蕴,都让他这个连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原本的规划,是让她在新兵连打好基础,逐步成长。
但现在看来……
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一个念头逐渐清晰:今晚的谈话,或许该换个方式了。
他不仅要听她汇报训练心得,更要听听她对部队建设和技术融合的真知灼见。
这个新兵,恐怕会是他军旅生涯中遇到的最大的惊喜。
当晚,苏婉宁准时来到办公室,发现沈墨和三位排长正围在一起,对着一本技术手册低声讨论,神情凝重。
“报告!”
“进来。”
沈墨抬头,直接招手让她上前。
“看看这个,有什么想法?”
苏婉宁接过手册,封面上《车载通信干扰系统操作指南》的字样映入眼帘。
她快速翻阅,发现这正是自己参与过验收测试的那款新型装备。
“这款设备我在实验室参与过验收测试。”
她如实说道。
“它的跳频速度和功率都很出色,但人机交互界面确实不够直观。”
三位排长交换了惊讶的眼神。
“你实际操作过?”
一排长忍不住确认。
“是的。”
苏婉宁点头,随即指向手册的某一页。
“这里的频段切换流程可以优化。实际上,利用设备内置的预设模式,只需要三个步骤就能完成全频段覆盖。”
她拿起笔,在纸上流畅地画出简化的操作流程图:
“看,进入系统后直接选择'全域压制'模式,然后在子菜单中调整功率参数,最后确认执行。比手册上写的七步流程要简洁得多。”
沈墨看着她熟练的动作,眼神深邃:
“继续。”
“需要注意的是。”
苏婉宁补充道。
“在空降作战环境下,设备开机后要优先设置抗干扰编码,特别是应对战场常见的地面雷达侦测。建议使用交错式跳频,避免被敌方轻易锁定信号特征。”
她接着讲解了几个关键参数的最佳设置范围,以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使用要点。
语气专业而平和,每一个建议都直指操作手册中没有明确的实战细节。
讲解结束后,办公室里一片安静。几位排长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兵,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信服。
“你可以回去了。”
沈墨最终说道。
苏婉宁敬礼离开,步伐稳健。她知道,自己展现实力的时刻正在逐渐临近。
苏婉宁离开后,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
一排长率先打破沉默:
“连长,这女兵不简单啊。刚才说的那些技术细节,连师部来的技术员都没讲这么清楚。”
三排长翻看着苏婉宁留下的流程图,感叹道:
“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来当普通兵了?以她的学历背景,直接进研究所不是更好?”
“听说是个博士,才21岁?”
二排长接话。
“天才的想法,可能确实跟咱们不一样。”
见沈墨一直沉默,一排长试探着问:
“连长,您怎么看?”
沈墨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还停留在苏婉宁刚才站立的位置。
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征途与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