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女兵们还在为新营房的规格惊叹时,一辆军用卡车稳稳停在了小楼前。
带队的军需参谋利落地跳下车,朝着沈墨敬了个礼:
“报告沈连长!奉营长命令,特批最新一批营具,优先配发给木兰班使用!”
他话音未落,士兵们已经动作麻利地开始卸货、搬运、安装,崭新的木质家具散发着淡淡的味道。
很快,那个宽敞的二楼大宿舍就被布置了起来,十张床铺、十个书桌带椅子,十个衣柜,井然有序。
女兵们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
从漏风的破平房,到连长让出的办公区,再到这栋功能齐全、设施崭新的“专属小楼”,这待遇的飞跃简直如同坐火箭。
童锦摸了摸光滑的书桌桌面,低声对身边的张楠说:
“营长这态度转变也太快了……”
“我的天……”
陈静看着眼前这一幕,忍不住低呼,。
“这规格,都快赶上机关干部宿舍了吧?”
张楠点点头,神色凝重:
“是啊,这不像是一般的照顾。倒像是……某种投资,或者说,期待。”
秦胜男环顾着这个即将属于她们的“新家”,眼神锐利:
“不管营长是什么打算,条件给我们了,我们更不能掉链子!”
苏婉宁没有加入姐妹们的议论,她独自走到窗边,目光看向营部办公楼的方向。
孟时序这个人,确实比想象中更有意思。先是雷霆万钧地反对,现在又破格给予最好的条件。这一收一放之间,既表明了态度,又设下了考验。
她唇角微扬,既然他敢给,她们“木兰班”就敢接。
不仅要接,还要接得漂漂亮亮,接得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沈墨安排好一切,走到女兵们面前,他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平静,但眼神格外严肃。
“都看到了?”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这栋楼,这些装备,是尖刀营建营以来,从未有过先例的待遇。”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困惑的脸。
“这不是享受,这是压力,是摆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的压力!全营上下,成百上千双眼睛都在看着!看着你们凭什么能住进这里,看着你们到底配不配得上这份特殊!”
“从现在起,你们住的不是舒服的小楼,而是坐在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
“能不能压住这座火山,能不能把这份‘特殊’变成‘理所当然’,靠的不是这栋楼,是你们未来的每一次训练,每一次考核,每一次在训练场上的表现!”
“告诉我,有没有信心?!”
“有!!!”
十道声音汇聚成一股坚定的声浪,在新楼的墙壁间回荡。
而此刻,营长办公室里,孟时序正站在窗前,远远望着东侧那栋小楼的方向。
既然她要执意留下,那他就给她最好的条件。倒要看看,在这个全师最严苛的军营里,她和她的“木兰班”究竟能走多远。
这份突如其来的“优待”,一下子将“木兰班”推到了风口浪尖。
但“木兰班”无所畏惧,接下来的路,她们不仅要走,还要走得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木兰班”入住新二层小楼的消息,最先炸开锅的是紧邻小楼的一排。
几个刚结束体能训练、满身大汗的兵正靠在单杠旁休息,就看到一辆辆卡车往那小楼里搬崭新的床和桌子。
“我艹!啥情况?那楼不是说要给师首长预备的吗?”
一个上等兵瞪大了眼睛,手里的水壶都忘了喝。
“谁知道呢!刚才我看王股长亲自带人过去的,还搬了好多新家具!”
另一个下士踮着脚张望。
一排长陈锋沉着脸走过来,呵斥道:
“看什么看?!都很闲是吧?再加一组单杠练习!”
士兵们赶紧散开训练,但眼神还是忍不住往小楼那边瞟。
陈锋自己也忍不住看了一眼那栋崭新的小楼,眉头紧锁。他是军校科班出身,最看重公平。营长这手操作,让他心里也直犯嘀咕。
消息很快传遍了全连。
二排的兵正在保养武器,听到消息后议论纷纷。
“听说没?那帮女兵住进新楼了!带淋浴间的!”
“凭啥啊?咱们这老破楼,十二个人一间,洗澡还得去大澡堂排队!”
“就是!咱们当年新兵下连,睡的还是大通铺呢!”
王振彪排长听着兵们的抱怨,把擦枪布往桌上一摔,嗓门洪亮:
“都嚷嚷啥?!有本事自己也去考个博士,搞个技术尖子回来!人家有那本事,你们有啥?就会在这儿嚼舌根!都给老子好好擦枪!”
三排这边相对平静些,排长李建平是技术出身,对苏婉宁和童锦的技术背景有所耳闻。
一个班长凑过来小声问:
“排长,营长这偏心也太明显了吧?”
李建平头也不抬地调试着手中的仪器,淡淡道:
“给你那栋楼,你能把咱们营的电子对抗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吗?不能就闭嘴,好好学本事。”
四排的老兵们消息最灵通。
张永胜排长听着兵们传回来的各种细节,眯着眼抽了口烟,对围过来的几个班长说:
“都管好自己班里的人,别跟着瞎起哄。营长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看着就行。”
就在女兵入住新楼的当晚,沈墨立即集合全连干部,在连部会议室与木兰班正式见面。
“这位是连指导员,周向民。”
沈墨首先介绍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军官。
周指导员微笑着上前一步:
“欢迎木兰班的同志们。我是政工干部,主要负责大家的思想工作。以后训练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这位是副连长,赵志强。”
副连长是位面相憨厚的老兵,说话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
“俺是个粗人,以后训练上有什么事,找俺就行。”
接着,沈墨开始介绍四位排长:
“一排长,陈锋。”
一位身姿挺拔、目光锐利的年轻军官利落地敬礼。他是军校优秀毕业生,战术素养出众,带兵以严格着称。
“二排长,王振彪。”
这位排长皮肤黝黑,肌肉结实,一看就是长期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老兵。他是从尖子兵提干,实战经验丰富。
“三排长,李建平。”
另一位提干排长显得较为沉稳,他是技术尖兵出身,擅长装备操作和战术协同。
“四排长,张永胜。”
四排长年纪稍长,是位服役十二年的老班长提干,带兵经验丰富,特别善于做思想工作。
“我们尖刀连是加强连编制。”
沈墨继续说明。
“我们尖刀连是空降兵加强连编制,全连五个排,每排四个班,标准编制每班九人。五排正在外执行任务。‘木兰班’作为营属试点单位,暂定为十人加强班,直属连部管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征途与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