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员首先取过那副排长肩章。
“秦胜男,出列!”
秦胜男正步上前,敬礼,转身面向全排。当教导员亲手为她换上副排长肩章时,这个一向坚毅的姑娘眼眶微红,却将脊背挺得笔直。
“苏婉宁,出列!”
苏婉宁迈步上前,在秦胜男身旁立定。教导员仔细为她佩戴排长肩章,手指轻轻抚平肩章上的褶皱。
“记住。”
教导员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两人。
“这副肩章,是荣誉,更是责任。”
两位新任指挥员同时转身,面向全团官兵。崭新的肩章在她们肩头闪耀,与身后猎猎作响的“木兰排”战旗交相辉映。
孟时序负手而立,目光掠过台下整齐的方阵,最终定格在那支最引人注目的队伍上一—木兰排。
“立正——敬礼!”
随着苏婉宁清亮的口令,全排女兵的动作整齐划一。
孟时序的指尖在身侧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克制住了回礼的冲动。他在心里默念:
“木兰排”既然给了你们舞台,就别让我失望。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苏婉宁身上。
她站在那里,嘴角清扬,脊背挺直,崭新的排长肩章衬得她清丽中透出隐隐的英姿飒爽之气。
目光追随着她带队离场的背影,他唇角轻轻扬起,微微眯起眼睛——
他孟时序看上的人,自然该有这样的锋芒。
阳光为每一个年轻的身影镀上金边,也照亮了这个注定要被铭记的时刻。
授旗仪式后的当天晚上。
苏婉宁独自站在小楼前的台阶上,指尖轻轻拂过门楣上崭新的“木兰排”铜牌。灯光为它镀上一层温润的光泽,也照亮了她眼中沉静的责任。
“排长,人都到齐了。”
秦胜男从门内走出,将一份手写的、墨迹未干的训练计划递到她手中。
会议室里,八张熟悉的面孔齐刷刷看向走进来的苏婉宁和秦胜男。木兰班的编制虽已升格为排,但这支核心的班底依然未变,暂时还没有加入新的成员。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崭新的集体——木兰排。”
苏婉宁没有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木兰排的荣誉,需要我们用双倍的汗水来扞卫。”
秦胜男随即起身,清晰有力地宣读了新的训练纪律和内务条令。条款细致严格,显然对这支新成立的排赋予了更高的期望。
等宣读完毕,苏婉宁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脸上严肃的表情如同春冰化开,语气顿时轻松了不少:
“好了,正事说完了。”
她微微前倾身体,拉近了与姐妹们的距离,声音里带着鼓励:
“现在,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我们木兰排该怎么建,往哪里走。大家都来说一说,畅所欲言,有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尽管抛出来,我们集思广益。”
会议室里静了一瞬,短暂的沉默很快就被打破。
“我先说!”
童锦第一个举手,清亮的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锐气。
“咱们现在既然是排了,是不是得有点自己的‘招牌’?无论是训练还是活动,都得比其他男兵排更出彩才行!”
她环视一圈,目光灼灼:
“我个人对我们木兰排的预期,可不仅仅是全连第一,也不是全营第一,而是全师标杆。”
苏婉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冲童锦竖起个大拇指:
“说得好!童锦不愧是清北高材生,眼界就是不一样。”
她转向全体队员,声音清亮有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第一的木兰排,还配叫木兰排吗?”
秦胜男低头记录,坚毅的唇角微微上扬。
会议室里的气氛被这个高远的目标点燃,每个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张楠举手,利落起身。
“是不是可以设立一个‘金木兰奖’,每月评比一次,选出在军事技能、内务作风或者理论学习上最出色的姐妹?有竞争,才有持续的动力嘛!”
苏婉宁赞许地点头:
“张楠不愧是人大学管理的高材生,这个量化评比、引入竞争机制的点子非常专业,很好。”
她随即看向秦胜男。
“胜男,这个也记下来,我们需要详细论证。”
秦胜男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一边沉稳地补充道:
“机制很好,具体的评比细则和公平性保障,会后我们可以重点讨论。”
有了童锦和张楠的带头,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充满建设性的想法开始迸发、碰撞。
何青紧接着举手发言,她的发言带着鲜明的战术思维:
“我完全同意奖项的激励作用。但除了竞争机制,我认为更关键的是要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她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
“建议根据作战需求和个人特长,成立狙击、爆破、侦察等专修小组,实现模块化、专业化训练。”
“说到专业化,理论根基至关重要。”
苏婉宁敏锐地把握住何青提议的核心,顺势接过话头。
“等会议结束,我就打份报告申请,把这栋楼里那间闲置的阅览室充分利用起来。同时,我会尽力向营里争取经费,重点采购一批空降兵特种作战和专业战术理论相关的书籍,把我们的阅览室充实起来。”
她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继续说道:
“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下周开始,每晚固定安排一小时战术理论课。大家遇到任何技术问题,我们都可以随时在课上共同探讨解决。”
苏婉宁环视在场的每一位女兵,语气沉稳而有力: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支既有尖牙利齿,更有头脑的部队。何青提出的专业化建设方向,确实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何青得到肯定后,思路愈发清晰,接着补充道:
“排长,我还有个建议,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数据分析小组。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演习考核,其中产生的各项数据都非常有价值。如果能进行系统性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就能用更科学的方法,精准定位训练中的薄弱环节,找到提升效率的关键点。”
“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
苏婉宁眼睛一亮,立刻捕捉到了这个提议的价值。
“用数据来驱动训练,正是我们迈向专业化的重要一步。何青,这个由你来牵头负责,过程中有任何需要支持的地方,直接向我汇报。”
童锦立刻兴奋地接过话头:
“我可以编写一个小程序,让训练数据可视化,这样分析起来更直观。”
苏婉宁和秦胜男交换了一个赞许的眼神,两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好,这项任务就由何青和童锦共同负责。遇到任何困难随时告诉我,我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苏婉宁最后拍板,语气中充满信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征途与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