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指导员沈墨正被两个女兵一左一右“堵”在作战图前,进退两难。
“连长您看!”
童锦指尖点着地图上的林区标识,眼睛亮得惊人。
“我昨晚用模型测算过,如果采用四十五度角斜向切入,配合当时的风速变量,理论上的挂树概率能比垂直降落降低至少百分之十!”
沈墨揉了揉眉心,放下手中的红蓝铅笔,试图让这个技术狂热者冷静下来:
“童锦同志,理论模型是理想状态,实际跳伞要考虑气流突变、树冠密度……”
“所以才需要实地验证呀!”
一旁的陈静接过话头,语气温婉却同样执着。她将一份手写的、字迹工整的数据分析表轻轻推到沈墨面前。
“连长,这是我和童锦一起整理的近五年林区跳伞事故数据,挂树导致的装备损坏和人员扭伤占比很高。如果能验证这个新角度有效,对全营都有好处。”
沈墨看着眼前一个眼神灼热、一个态度恳切,却同样寸步不让的两位女兵,又瞥了一眼那份详尽得令人头疼的数据分析,终于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算是明白了,木兰排这群姑娘,求知欲一旦上来,比男兵们的冲锋势头还难抵挡。
“行,行。”
他认命地拿起桌上的军帽戴上,语气带着几分哭笑不得。
“想法很好,数据也很有说服力。但是——”
他刻意停顿,看向瞬间露出期待神色的两人,板起脸道:
“一切,等你们理论考核全部达标之后再说!”
虽然没能立刻得到实地验证的许可,但童锦和陈静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有戏”的光芒。
两人齐刷刷地敬了个礼,声音清脆:
“是!连长!我们保证拿下理论考核!”
看着两人心满意足、步伐轻快离开的背影,沈墨无奈地摇头笑了笑,低声自语:
“还真是……给根杆子就敢往上爬。”
话虽这么说,他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这种主动钻研、敢于质疑的精神,不正是这支部队最需要的活力吗?
这样的“不耻下问”,不断上演。
与此相应,完成了一天训练和学习的苏婉宁,正在台灯下,小心地翻开了那本笔记本。
笔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从伞具结构到气流分析,每个细节都记录得一丝不苟。
“真没想到……”
她轻声自语。
原本以为孟时序和他那个骄纵的妹妹孟晚晴一样,是个眼高于顶的纨绔子弟。
可眼前这密密麻麻的笔记,不仅详实记录了空降兵的各项要领,更在空白处写满了独到的战术推演和心得体会。
那些字迹时而沉稳,时而锐利,仿佛能看见当年那个在军校挑灯夜战的年轻军官的身影。
她轻轻抚过一页关于侧风着陆的计算公式,旁边竟还标注着三种不同的应对方案。
这完全颠覆了她对他,“不学无术”“没有教养”的初印象。
“啧啧,这字写得……真不错。”
都说字如其人。这笔画间的沉稳劲道,架构中的从容章法,至少说明它的主人曾静心凝神,在笔墨间下过苦功。
想到自己先前对孟时序的那些偏见,一抹混合着歉意的敬意悄然浮上心头。
看来,这位营长确实值得她重新认识,用心尊重。
再说了,人都是会成长的,谁年轻时还没几分不知天高地厚的轻狂呢?就像她自己,不也曾是个既骄傲又敏感的文艺女青年么?
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和顾淮约会时自己说过的那些话——
什么“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什么“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有那句直白的“你一直在我心上”
……
现在回想起来,简直能用脚趾抠出一座操场。
年少轻狂,还不止这些。
她甚至故意腻着声叫人家“顾叔叔”“小淮淮”;明知他马上要归队,还攥着他的手不肯放,软绵绵地说“舍不得你走嘛”……
“嘶——”
她不敢再想下去,赶紧甩了甩头,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过往从脑子里彻底清除出去。
顾淮当初是怎么受得了她的?
还好她的上级不是顾淮,否则这兵当得,得多尴尬——
估计可以直接跑路了。
也不知道顾淮要是知道,当年那个陪他看雪看星星的前女友,如今竟在这儿研究怎么从天而降打击敌人……
会震惊成什么样。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果断掐灭。
“打住!过去式了,过去式了。”
“往事如烟,都过去了……”
她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
她收敛心神,将那些杂乱的思绪彻底关在门外,随后郑重地摊开自己崭新的笔记本,拿起笔,开始一字一句、认真地誊抄孟时序笔记中的精华。
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昏黄的灯光将她的侧影投在墙上,轮廓专注而安静。
那一刻,她摒弃了过往的偏见与私人纠葛,只剩下一种纯粹的对知识的汲取。
也正是在这一刻,她对那位正在重新认识的营长,生起了一份基于专业能力的、真诚的认可。
在木兰排女兵们旺盛的求知欲驱动下,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便迎来了全营统一的跳伞理论考核。
考核当天,气氛肃然。
教导员亲自坐镇,营部王参谋在教室里来回巡视。四下寂静,只听得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翻动试卷的轻响。
女兵们个个沉着应战,下笔从容。
那些曾被教官视为“超纲”的难题、那些在阅览室里反复推演的战术细节、那些日夜积累的宝贵经验,此刻都汇成了她们笔下流畅而笃定的答案。
苏婉宁率先答完,仔细检查一遍后,端坐静待。
童锦仍在草稿纸上进行最后的验算,何青则对着最后一道特情处置题,露出了成竹在胸的微笑。
就连平时在理论课上稍显吃力的李秀英和王和平,此刻脸上也带着几分轻松。
成绩很快公布了。
教导员拿着刚出炉的成绩单走进孟时序办公室,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营长,这次理论考核,木兰排平均分全营第一,全员优秀!真是了不起!”
孟时序接过成绩单,目光缓缓扫过那一排排高分。当看到“苏婉宁”名字后的满分时,他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只淡淡说了句:
“看来这段时间,没白折腾。”
王参谋一听,心里立刻跟明镜似的。
木兰排的排长是谁?
那可是孟营长看上的人,能差得了吗?
他脸上堆起笑容,连忙附和:
“营长说得是!木兰排这股学习劲头,现在可是带动了整个营的风气!我看,得给她们记一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征途与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