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轩峰就背着背包站在了市区的长途车站。背包里装着轻便的登山装备、简易急救包,还有用软布层层包裹的“令狐”铜牌,腕间的十二色手串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珠子碰撞间泛着若有似无的光泽,像是在为即将开始的行程预热。
大巴车在山脚下的小镇停下时,晨雾还没完全散去,云雾山被一层轻薄的白纱笼罩,远远望去,山尖隐在云雾中,透着几分神秘。轩峰跟着零星的游客往山里走,手里拿着提前标记好路线的手机——他选了一条驴友推荐的“废弃步道”,虽然路面崎岖,但能更快接近影像中那处山巅。
步道比想象中难走。路面布满了经年累月堆积的碎石,偶尔有粗壮的树根从土里凸起,稍不留意就会绊倒。山雾让能见度不足十米,只能靠着路边稀疏的路标和手机导航辨认方向。不过这段时间的内功训练没白费,轩峰的脚步比平时轻快不少,攀过陡坡时,腿力明显增强,呼吸也始终平稳,哪怕连续走了一个小时,也只是额头微微见汗。
就在他快要抵达半山腰时,前方突然传来“轰隆”一声闷响,紧接着是碎石滚落的刺耳声响。轩峰赶紧停下脚步,下意识地护住腕间的手串。等烟尘渐渐散去,他才看清前方二十米处的路段发生了小塌方——几块磨盘大小的巨石横亘在步道中央,旁边还散落着不少松动的碎石,原本就狭窄的路被彻底堵死。
“这可怎么办啊?我们都走了这么久了……”几个和他同路的游客站在塌方处,满脸焦急。有个年轻小伙试着用脚蹬了蹬巨石,石头纹丝不动,反而震得旁边几块小碎石滚了下来,吓得众人赶紧后退。
轩峰走到塌方处,蹲下身仔细观察——堵路的巨石有三块,最大的那块估计得有上千斤重,旁边两块稍小,但也不是普通人能搬动的。就在他琢磨着要不要绕路时,腕间的深黑珠子突然泛起温热,一道沉稳有力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此石虽重,以你如今的内力足以挪动。切记,搬石开路需稳扎稳打,先清周围松动碎石,再聚内力于双臂,借腰腹之力发力,不可急于求成。”
侠魂的提醒让轩峰心里有了底。他站起身,对身后的游客说:“大家先往后退一点,我试试把石头挪开,注意避开松动的碎石。”
“小伙子,这石头这么重,你能行吗?”有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担心地问。
轩峰笑了笑,没多解释,只是让大家退到安全距离外。他先捡起地上的登山杖,小心翼翼地拨开巨石周围的小石子和泥土,确认没有其他松动的隐患后,才深吸一口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稳稳地站在巨石前。
按照侠魂说的,他闭上眼睛,将内力缓缓从丹田调动至双臂,能清晰感觉到一股热流顺着经络涌向指尖,手臂微微发胀。再次睁开眼时,他双手紧扣巨石边缘,沉腰屈膝,丹田发力,将内力集中在双臂上——“喝!”随着一声低喝,原本纹丝不动的巨石竟然微微晃动了一下!
周围的游客都看呆了,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轩峰没有停,继续稳定地输出内力,一点点将巨石往旁边推。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滴在冰冷的石头上,但他的动作始终稳当,每一次发力都精准而克制,没有一丝急躁。约莫十分钟后,最大的那块巨石被推到了路边,露出一道能容两人并行的缝隙。
“成了!”游客中有人兴奋地喊道。轩峰擦了擦额头的汗,又转身将旁边两块稍小的石头挪开,彻底清理出一条通路。
“太谢谢你了小伙子!你这力气也太大了吧!”刚才担心他的老人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
“举手之劳,大家小心点通过,注意脚下的碎石。”轩峰接过水,又帮着抱小孩的母亲把孩子抱过碎石堆,还顺手拎起了旁边游客的大背包。其他游客见状,也纷纷效仿,有序地通过了塌方路段。
等所有人都安全通过后,轩峰又回头检查了一遍塌方处,确认没有残留的松动碎石,才背着背包继续往山巅走。此时山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步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腕间的手串轻轻发热,“令狐”铜牌也传来微弱的共鸣,轩峰知道,离影像中的山巅越来越近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珠魂:十二武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