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轩峰按照约定,跟着李参谋前往军方的训练基地。车子驶离市区,往郊外的山区开去,沿途的建筑从高楼变成了低矮的营房,路边偶尔能看到穿着迷彩服的士兵列队跑步,口号声在清晨的空气里格外响亮。
“前面就是咱们的特殊作战部队训练区,里面有几位老兵是自然武脉者,实战经验比我丰富多了。”李参谋指着前方一道铁丝网大门说,“他们平时除了完成训练任务,也会研究武脉的运用,说不定能给你提供不少有用的思路。”
车子穿过大门,停在一片开阔的训练场地旁。轩峰下车时,正好看到几名士兵在进行近身格斗训练——两人一组,戴着护具,动作迅捷有力,格挡、出拳、摔投都精准利落。场地边缘,一位穿着黑色作训服的老兵正站在那里观察,他看起来五十岁左右,头发有些花白,却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时不时在上面记录着什么。
“王班长,这位就是轩主管,负责这次AI系统的异常目标识别模块。”李参谋走上前,向老兵介绍。王班长放下笔记本,伸出手,他的手掌粗糙,布满老茧,握力十足:“早就听说有位懂武脉的年轻人要来,正好聊聊。”
寒暄过后,王班长带着他们走到训练场地旁边的休息区。这里放着几张长椅和一个简易的桌子,桌上摆着几瓶矿泉水。“我年轻时偶然觉醒了武脉,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用,后来在部队摸爬滚打,才慢慢摸索出些门道。”王班长坐下,打开笔记本,上面画着不少内力运行的简易图谱,“你们说的‘强化人’,我之前执行任务时遇到过,他们的能量很暴烈,但不持久;而咱们自然武脉者的能量,讲究‘稳’和‘顺’,只要运用得当,能应对不少危险。”
轩峰眼前一亮,他之前练的罗汉伏魔功和胡家刀法,虽然有手串引导,但对内力的基础运用还不够熟练。他拿出手机,调出自己记录的内力运行笔记,递给王班长:“我现在练的功法,内力主要集中在四肢,用于攻击和防御,但在近身格斗时,总觉得衔接不够流畅,您能帮我看看吗?”
王班长接过手机,仔细看了几分钟,然后指着笔记上的一处:“这里有问题,你把内力都集中在四肢,忽略了腰腹的传导。其实内力就像水流,腰腹是‘蓄水池’,四肢是‘水管’,只有蓄水池里的水足,水管里的水才会顺。比如你出拳时,要是先从腰腹运功,再传到手臂,力道会比直接用手臂的内力大两倍,还不容易累。”
说着,王班长站起身,演示了一个简单的直拳动作。他出拳时,肉眼几乎看不到明显的蓄力,却能听到拳风“呼”的一声,打在旁边的沙袋上,沙袋重重晃动了一下。“你试试,跟着我的动作来。”
轩峰站起身,按照王班长的指导,先深呼吸,感受内力在腰腹汇聚,然后慢慢将内力传到右臂,再猛地出拳。第一次尝试时,内力在腰腹和手臂之间卡了一下,出拳力道不足;第二次调整呼吸后,内力顺畅地传导,拳风明显比之前更足,打在沙袋上也有了明显的反馈。
“对,就是这个感觉!”王班长点头,“还有近身格斗时的卸力技巧,遇到对方攻击,别硬抗,用内力在接触点形成一个小的‘缓冲层’,同时顺着对方的力道引导,能减少伤害,还能反击。”他又演示了一个格挡动作,当李参谋模拟出拳打向他时,他手臂轻轻一挡,同时手腕微转,就把李参谋的力道引到了一边,顺势还能推得李参谋后退半步。
轩峰跟着练习,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缓冲层”的力度,要么太弱挡不住,要么太强浪费内力。王班长在一旁耐心指导,告诉他:“内力的缓冲,就像给手臂裹了一层软海绵,既要有弹性,又要有支撑,多练几次就能找到感觉。”
练习的过程中,轩峰手腕上的手串突然微微发热,深黑珠子传来一道清晰的声音:“交流学习,能让武功更全面。这些基础格斗技巧,能弥补你近身防御的不足,以后应对灭脉者时,会更从容。”
轩峰心里一暖,手串的提示正好印证了王班长的指导。他更加专注地练习,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不仅掌握了腰腹传导内力的技巧,还学会了三个基础的近身卸力招式,对内力的运用比之前熟练了不少。
“时间差不多了,你要是有疑问,随时可以来基地找我。”王班长看了看时间,收起笔记本,“对了,我把我整理的内力运用图谱和格斗技巧笔记,拷贝一份给你,说不定对你研发AI系统也有帮助——毕竟这些都是实战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单纯的理论数据更有用。”
轩峰连忙道谢,接过王班长递来的U盘。他知道,这次交流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格斗技巧,更重要的是,对武脉和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都能帮助他更好地优化AI系统的异常目标识别算法——毕竟只有真正懂武脉,才能让AI更精准地识别武脉者和强化人。
离开基地时,车子驶在山间的小路上,轩峰看着窗外掠过的树木,心里充满了收获的踏实感。他摸了摸手腕上的手串,又看了看手里的U盘,觉得这次军方合作,或许会成为他对抗灭脉者、集齐铜牌的重要助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珠魂:十二武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