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峰从丽江回到公司时,正好是周一早上的上班高峰。他背着背包走进写字楼,电梯里碰到几个研发部的同事,大家笑着跟他打招呼,还问他周末去丽江玩得怎么样。轩峰笑着应付过去,没提找铜牌和遇袭的事——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给同事们带来危险。
到了研发部,轩峰第一时间找到小李。小李正盯着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军用AI侦察系统的实装调试进度表。“轩哥,你可回来了!”小李看到他,赶紧站起来,“军方那边催了两次,问咱们啥时候能完成最后一轮参数校准,他们好安排边境部署。”
轩峰点点头,走到小李的工位旁,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说:“我看了下你上周发的调试报告,风沙环境下的识别精度已经稳定在96%了,剩下的就是极端低温环境的适配——你安排两个人,重点测试-30c以下的设备运行状态,要是传感器出现延迟,就把之前应急系统里的低温保护模块移植过来,应该能解决问题。”
“好嘞,我这就安排!”小李赶紧记下来。轩峰又补充道:“我接下来要出去一趟,大概一周左右,系统的事你多盯着点,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小李愣了一下,追问:“轩哥,你去哪啊?还需要带设备吗?”轩峰摇摇头:“不用带设备,就是去个需要适应环境的地方,放心,系统的核心逻辑没问题,你们按计划推进就行。”
交代完工作,轩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关上门,从背包里拿出“陈”字铜牌,又取下手腕上的手串,放在办公桌上。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落在铜牌和手串上,银白珠子微微发亮。轩峰看着它们,心里盘算着去拉萨的事——活佛在大昭寺,要见到他肯定得提前做准备,而最关键的,就是适应拉萨的高海拔。
他之前查过资料,拉萨的海拔有3600多米,普通人去了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头晕、心慌、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肺水肿。他虽然有武脉在身,身体比普通人好,但武脉运转也需要氧气,要是到了那边因为缺氧导致内力紊乱,别说拿铜牌了,可能连活佛的面都见不到。
“得提前练起来。”轩峰打定主意,从那天下午开始,就给自己制定了高原适应训练计划。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附近的公园,找个没人的角落,开始运转内力。他先练太极基础心法,缓慢地打一套太极拳,让内力顺着经络慢慢流动,重点滋养肺部——肺主呼吸,把肺部调理好,才能更好地适应缺氧环境。
一开始练的时候,轩峰还没什么感觉。可到了第三天,他故意加快呼吸节奏,模拟缺氧的状态,再运转内力时,明显感觉到胸口有点发闷,内力流动也慢了下来。“看来光练太极还不够。”轩峰琢磨着,又加入了罗汉伏魔功的基础吐纳法——这种吐纳法讲究“深吸慢呼”,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吸入的氧气,增强身体的耐缺氧能力。
他调整了训练方式:先做10分钟的深吸慢呼,吸气时尽量把肚子鼓起来,让肺部充满空气,呼气时慢慢把气吐尽,连吐三次;然后再打太极拳,打拳的时候保持呼吸平稳,让内力随着呼吸节奏流动。这样练了两天,轩峰明显感觉不一样了——之前爬公司的楼梯,爬到5楼就有点喘,现在爬到8楼,呼吸还是很平稳,胸口也不闷了。
这天早上训练完,轩峰刚准备回公司,手腕上的手串突然热了起来。这次发热的是深黄珠子,一道沉稳的声音在他脑海里响起:“提前适应,避免高原反应,明智。拉萨的高海拔不仅影响身体,还会干扰武脉的稳定性,你现在用内力滋养肺部和经络,到了那边,才能在面对考验时发挥出全部实力。”
轩峰心里一安,看来侠魂也觉得他的训练方法没问题。除了练内力,他还做了其他准备:他去药店买了些抗高原反应的药物,虽然主要靠内力适应,但备着以防万一;又翻出家里的厚外套和围巾——拉萨昼夜温差大,白天可能阳光明媚,晚上却能降到零下,保暖也很重要;他还特意给大昭寺的客堂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是来朝圣的游客,想拜访活佛,客堂的僧人说活佛最近在寺里,可以安排见面,但需要提前一天去登记。
出发前一天,轩峰又做了最后一次适应测试。他在办公室里,用塑料袋捂住口鼻,模拟缺氧环境,然后运转内力,打了一套百花错拳进阶招式。这次他没感觉到任何不适,拳招依旧灵活,内力流动也很顺畅。他还打开电脑,用之前研发的身体数据监测软件测了下自己的血氧饱和度——之前没训练时,他的血氧是92%,现在已经升到96%了,跟在低海拔地区差不多。
晚上回到家,轩峰收拾行李。他把“陈”字铜牌放进贴身的防水袋里,手串戴在手腕上,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厚衣服、迷你AI武脉监测设备都一一放进背包。他看着收拾好的行李,心里很踏实——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就等明天出发去拉萨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珠魂:十二武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