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峰把整理好的研究报告摊在办公桌上,封面用加粗字体写着“武脉科技融合研究项目申请报告”,里面夹着几张数据图表——有之前用生物传感器测的细胞修复速率曲线,还有本源之力与武脉感知传感器交互的精度数据。他手指划过“项目方向”那一页,上面写着“研发能与武脉者融合的AI设备,优先聚焦医疗辅助、灾害救援两大场景”,这是他昨晚改到凌晨确定的,既符合本源之力“修复细胞、与科技融合”的特性,也能切实帮到别人。
“得跟团队先通个气。”他拿起手机,在研发部微信群里发了条消息:“十点在小会议室开会,讨论新项目,大家带上硬件、算法相关的笔记本。”没过一分钟,小王就回了个“收到!峰哥又有新搞作?”,老张也跟着发了个“没问题,正好把之前的传感器原型机资料带上”,群里热闹起来,轩峰笑着放下手机——团队的积极性,让他对这个项目更有底气。
十点整,小会议室坐满了人,除了研发部的核心成员,还有公司硬件组的负责人李工。轩峰把报告分发给大家,指着图表说:“之前我研究武脉本源之力时发现,这股力量能修复人体细胞,还能提升电子设备的精度。咱们这个新项目,就是要做能适配这股力量的AI设备——比如医疗上,用本源之力辅助治疗疑难杂症;救援时,增强设备的防护和感知能力。”
小王翻着报告,指着“硬件适配”那页问:“峰哥,本源之力是无形的,怎么让设备稳定接收啊?之前的传感器只能临时用,长期用会不会出故障?”李工也点头:“对,硬件得重新设计,比如加个能量接收模块,还要防干扰,不然在复杂环境里没法用。”
轩峰早想到这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模块:“这是我用之前军用AI设备的剩余零件改的原型模块,能初步接收本源之力,你们看——”他按住模块上的触点,运转内力,模块上的指示灯从红变绿,屏幕上跳出“能量接收稳定,精度92%”的字样,“下一步咱们要优化这个模块,让它更小巧,能集成到医疗仪器或救援服里。”
老张翻到算法部分,皱着眉说:“算法得改,之前的武脉感知算法只能识别能量,现在要结合本源之力的特性,比如在医疗设备里,得实时分析能量对细胞的修复效果,调整输出强度,不然力度不够没效果,太强又可能有风险。”
“没错。”轩峰点头,“算法组先做个能量调节模型,结合我之前测的细胞数据,把修复效率和能量输出的对应关系算出来;硬件组就以这个原型模块为基础,设计小型化的接收模块,争取下周出第一版图纸。”大家纷纷点头,各自记下任务,会议室里的讨论声从疑问变成了具体的方案规划。
下午,轩峰拿着完善后的申请报告去找董事长。董事长翻了没几页,就抬头问:“这个项目的风险在哪?比如本源之力的稳定性,还有设备研发出来能不能落地?”
轩峰早有准备:“风险我评估过,第一,本源之力我已经能稳定控制,之前还用来治愈过小伤口,稳定性有保障;第二,设备落地方面,林薇所在的医院已经表示愿意参与测试,军方也对救援设备感兴趣,只要研发出来,有现成的测试场景。而且这个项目能填补武脉与科技结合的空白,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对社会,都有价值。”
董事长放下报告,手指敲了敲桌面:“你之前做军用AI、找铜牌,都没让人失望过。这个项目,公司批了!财务那边会拨两百万专项研发资金,成立‘武脉科技融合项目组’,你任组长,有权调动研发部、硬件组的资源,有需要随时跟我提。”
轩峰心里一松,连忙道谢:“谢谢董事长!我们肯定尽快出成果。”
走出董事长办公室,轩峰摸了摸手腕的金色手串,突然传来一道沉稳的声音:“此项目能造福人类,值得投入。你既要管好研发,也要记得初心,别让技术偏离助人的方向。” 他知道这是深黄珠子里的侠魂在提醒,轻轻攥了攥手串,心里默念“我记住了”。
回到办公室,轩峰立刻召集项目组开会,宣布公司批准的消息和资金情况:“硬件组下周出接收模块图纸,算法组同步做能量调节模型,下周咱们先集中精力攻克医疗设备的核心技术——就从辅助治疗的仪器开始,先解决‘能用上’的问题,再优化‘用得好’。”
小王举着手说:“峰哥,我跟硬件组对接,争取把模块做小到能装在医疗仪的手柄里!”老张也说:“算法组明天就开始调模型,用你之前的细胞数据当基础,保证精准度。”
轩峰看着大家干劲十足的样子,拿起桌上的原型模块,指尖的本源之力轻轻注入,模块的指示灯再次亮起绿色。他知道,这个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对本源之力的进一步探索,更是把武脉的力量真正用到实处的开始——接下来,就是把图纸上的方案,变成能救人、能助人的实际设备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珠魂:十二武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