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早早来到公司。
第一件事,就是将苏清月请到了我的办公室,关起门来,严肃地讨论恒月未来的股权架构问题。
我开门见山,将徐曼关于张总前车之鉴的警示,以及她要求我们先设计好顶层股权架构再谈融资的原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清月。
苏清月听完,眉头也紧紧蹙了起来,神色变得异常严肃。
“徐曼说得对!”她深吸一口气,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这确实是比那两亿融资更根本、更致命的问题!我们必须立刻着手解决!”
她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快速勾勒出恒月目前的股权结构草图:“林枫,你看,目前我们俩是创始人,各持股42.5%,加起来85%,拥有绝对控股权。鼎峰资本的投资占15%。”
她的笔尖在“卓越科技”和“环宇资本”的位置上点了点,神色凝重:“现在,如果按照张总的方案,我们出资两亿,换取卓越科技22%的股权。这意味着,我们恒月需要增发相当于现有股本约25%的新股给卓越科技。这样一来,我们俩的持股比例会被同步稀释。”
她快速计算了一下,在白板上写下数字:“增发后,我们俩的合计持股比例将从85%下降到约63%左右。这个比例,虽然还是控股股东,但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对于一些需要超级多数通过的重大事项,比如修改公司章程、增资减资、合并分立等,我们将失去一票否决权!”
她顿了顿,笔尖又移到“员工激励池”的位置,语气更加沉重:“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我们之前计划,未来要拿出至少10%的股权作为员工激励池,用于吸引和留住核心骨干。这笔股权一旦释放,我们俩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稀释到53%左右!刚好卡在控股权的边缘线上,非常危险!”
最后,她的笔重重地落在“环宇资本”上,看向我:“而最关键的是,徐曼这次出手帮我们融资两亿,环宇资本不可能白干!她一定会要求获得恒月相当比例的股权作为对价!按照市场惯例,这种级别的战略投资,占股比例很可能在15%到25%之间!如果我们再释放20%的股权给环宇资本……”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白板上那触目惊心的数字已经说明了一切——我和苏清月的合计持股比例,将被稀释到不足40%!甚至可能更低!
届时,我们将从绝对控股股东,沦为公司最大的相对持股股东!
公司的控制权将变得极其脆弱,任何其他股东的联合,都可能轻易地将我们踢出决策中心!
“这……这真是个死局啊!”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感到一阵阵的头疼和窒息感。
扩张带来的股权稀释效应,远比我想象的更加凶猛和残酷!张总的困境,仿佛一个巨大的阴影,正迅速向我笼罩过来!
苏清月也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显然在飞速思考破局之法。
“清月,这件事关系太大,光靠我们俩想可能不够。”我沉吟了一下,说道,“把雁冰和晚舟也叫来吧。雁冰精通法务和资本规则,晚舟心思细腻,也许能有不同的视角。她们俩,是我们目前可以完全信任的人。”
苏清月点了点头:“好!”
很快,沈雁冰和顾晚舟被请到了办公室。我简单地将我们面临的股权困局和严峻形势向她们说明了一下。
沈雁冰听完,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立刻开始从法务和资本角度进行推演和分析,印证了苏清月的判断,情况确实非常不乐观。
而顾晚舟,则一直安静地听着,小手紧张地绞在一起,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消化和理解这复杂的信息。
就在我们都陷入沉默,苦思冥想之际,顾晚舟忽然抬起头,怯生生地举了举手,小声说道:“林总,苏总,雁冰姐,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我们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她身上。
“晚舟,你说,没关系,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鼓励道。
顾晚舟深吸一口气:“我……我在想,我们和卓越科技的合作,是不是一定要用‘换股’这种方式呢?”
她看着我们继续说道:“张总他们给卓越科技的估值,是建立在他们的固定资产和现有规模上的。而我们恒月的估值,更多的是看中我们的盈利增长潜力和市场渠道。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估值差的,对吧?”
她顿了顿,努力组织着语言:“既然……既然我们需要真金白银地拿出两个亿的资金去投资他们,那这笔钱,对于我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出,是巨大的成本和风险。那么,在谈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可以要求,用这‘两亿现金’的价值,来折算成更高比例的卓越科技股权呢?或者说,在计算换股比例时,充分考虑到我们这笔现金投资的‘溢价’?”
她最后总结道,眼神亮了起来:“这样一来,也许我们不需要拿出恒月22%的股权去换卓越22%的股权?可能只需要15%,甚至更少?那样的话,对我们自身股权的稀释,不就会小很多了吗?”
顾晚舟这番话说完,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我和苏清月、沈雁冰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赞许!
对啊!估值差!现金溢价!
我们一直陷入了一个思维定式,认为合作就是简单的等比例换股。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我们手握的“两亿现金”,在谈判中是具有极强议价能力的硬通货!
完全可以要求获得估值上的折扣或者股权上的优惠!
“晚舟!说得好!”我忍不住拍案叫绝,“你这个思路太关键了!一下子点醒了我们!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现金投资的优势,去争取更有利的换股条件!”
苏清月也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点头道:“没错!晚舟这个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这将是我们一个重要的筹码和突破口!”
沈雁冰也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充道:“从法律和商业实践上看,晚舟的建议完全可行。我们可以据此重新测算和设计交易结构。”
顾晚舟被我们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低下了头,但眼神中却闪烁着被认可后的喜悦和光彩。
经过顾晚舟这一点拨,我们接下来的讨论方向立刻清晰了许多。
然而,即便如此,经过反复计算和权衡,我和苏清月想要继续保持控股超过51%,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好的情况,我们的合计持股比例也只能勉强维持在45%左右。这将使我们成为公司的单一大股东,但失去了绝对控制权。
这时,沈雁冰提出了一个现实但略显冷酷的建议:“林总,苏总,如果控股权压力太大,或许……我们可以考虑适当压缩员工激励池的比例?比如从10%降到5%?这样可以为我们多保留几个百分点的股权。”
我和苏清月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同时摇头。
“不行!”我斩钉截铁地说,“员工激励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石!叶蓁蓁、楚暮雪、雁冰你,还有未来更多的核心骨干,大家之所以拼命干,就是因为看到了股权激励的希望!压缩激励池,就是动摇军心,是杀鸡取卵!绝对不行!”
苏清月也坚定地附和:“林枫说得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人。留住核心人才,比短期的控股权更重要。就算我们持股比例低一些,只要团队在,人心齐,公司就能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如果团队散了,就算我们控股100%,公司也只是一具空壳。”
我半开玩笑地对沈雁冰说:“雁冰,你这条建议,可是在压缩你自己未来的股权激励额度啊。”
沈雁冰闻言,难得地露出了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推了推眼镜,没有回答。
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激烈讨论和反复测算,我们最终达成了一个初步的、也是现实情况下最优的股权架构共识:
理想目标股权结构(经过多轮融资和激励后):
林枫:22.5%
苏清月:22.5%
鼎峰资本:15%(已定)
环宇资本(目标):20%
卓越科技(目标,通过谈判降低换股比例):10%
核心员工激励池:10%
这个结构下,我和苏清月合计持股45%,依然是公司的单一大股东和核心领导层。虽然失去了绝对控股权,但通过与其他重要股东(如可能支持我们的环宇资本、核心员工团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依然能够有效地主导公司的发展方向。
这,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的平衡点了。
接下来,就是带着这个方案,去和徐曼谈融资,去和张总进行一场硬仗了!
而顾晚舟今天的关键献策,也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她的成长速度,似乎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的私房照模特竟然是老板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