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烛龙”核心完成“涅盘”的同时,“崑仑”号传来的那段破碎警告信息的破译工作,也动用了“南天门”乃至全国最顶尖的力量。
语言学家、密码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甚至研究上古神话和民间传说(因龙芯知识库涉及此领域)的专家被紧急召集,组成一个特殊的跨学科攻坚小组。林风作为龙芯知识库的主要解读者和副脑拥有者,自然是核心中的核心。
那段信息:“…能量…匮乏…同源…不同…警告…远离…‘摇篮’…‘收割’…将至…” 每一个词都重如千钧。
攻坚小组首先从最明确的词汇入手。“能量匮乏”似乎印证了那个实体汲取“崑仑”号引擎喷射物的行为,它可能处于一种能量极度短缺的状态。
“同源不同”引发了激烈争论。是指它和人类同处宇宙(同源)但非同一文明(不同)?
还是指它与人类在更深层次,比如碳基生命形态上同源,但进化路径不同?龙芯知识库中关于宇宙生命多样性的模糊记载提供了一些佐证,但无法确定。
争论最激烈的是“摇篮”和“收割”。 “摇篮”可能指代火星,因为它是“崑仑”号的目标,且是太阳系内除地球外最可能孕育过或适合孕育生命的地方。
但也可能指代整个太阳系,甚至特指地球——生命的摇篮。 甚至有专家根据某些古老文明的创世神话,提出“摇篮”可能指代某种更抽象的、庇护所或起源地的概念。
“收割”则更加令人不寒而栗。在农业文明中,收割意味着成熟作物的获取。放在宇宙尺度,这可能意味着对达到一定程度的文明…或者说文明产物的“获取”。
是获取资源?技术?还是…生命本身?这与“燧人氏”之前透露出的“信息瘟疫”导致文明消亡的片段隐隐呼应。
林风整日沉浸在龙芯知识库和海量的分析数据中,副脑超负荷运行,试图找到能将所有碎片串联起来的钥匙。
转机来自一次看似无关的发现。一位古文字学家在比对一段极其古老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泥板拓片,发现其中描述神灵“安努纳奇”来自天际、获取黄金、并曾降下惩罚的段落,其语法结构中的某些助词和修饰符的使用方式,竟然与那段警告信息的残缺编码规则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相似性!
这个发现石破天惊! 难道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古老文明记载的“神”,其背后是类似“崑仑”号遭遇的未知实体?而“收割”并非第一次发生?
林风立刻抓住这个线索,将龙芯知识库中所有关于“大洪水”、“天神降罚”、“文明断层”的记载碎片与“燧人氏”的信息、警告信息进行交叉比对。
一个模糊但令人毛骨悚然的宏观图景逐渐浮现: 似乎存在某种(或某类)高度发达的、可能依赖于特定能源(或文明产物)的宇宙存在。它们会周期性地巡弋于星空,像农夫巡视庄稼一样“观察”着可能孕育出文明的“摇篮”(星球或星系)。
当某个“摇篮”中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许达到了某种能量等级或信息复杂度),便会触发它们的“收割”机制。这种“收割”的方式未知,可能是彻底的毁灭,也可能是资源的掠夺,甚至是整个文明的“采集”。
而警告“崑仑”号的那个实体,似乎处于“收割者”体系中的特殊状态——能量匮乏,并且似乎对“崑仑”号(代表的人类文明)抱有一种复杂的、混合了警告和…或许是“同情”的态度?
“它称我们为‘同源’…或许在它看来,我们和它,某种程度上都是…‘庄稼’?或者都是某种更大体系下的产物?”林风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脊背发凉的假设。
这段破碎的警告,并非来自敌人,而是来自一个可能同样身处危局、甚至可能是“收割”行动受害者的未知存在发出的、残缺不全的警示!
“立刻将分析结果上报最高层!”“崑仑”号指令必须修改!火星计划必须重新评估!”雷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军事冲突的范畴,上升到了整个文明存续的战略高度。
最高层紧急会议召开。基于“南天门”提供的分析,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做出: 命令“崑仑”号,立刻放弃原定火星着陆计划!全体舰队转向,以保持安全距离为前提,尝试与那个发出警告的实体进行有限度的、极其谨慎的接触,尽可能获取更多关于“收割”的信息。
同时,舰队向太阳系外侧方向机动,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地球方面,全面启动“火种”计划应急预案,加快深空殖民舰队的建设速度,并秘密遴选和培训“文明火种”的承载者。无论“收割”是真是假,是即将到来还是遥远未来,人类必须为自己准备好一条退路。
“崑仑”号接到了来自地球的指令。赵晨舰长看着那颗近在咫尺的红色星球,眼中充满了不甘与遗憾,但更多的是沉重的责任。他下令舰队转向,巨大的殖民舰调整姿态,如同一个小心翼翼的探针,缓缓靠近那片隐藏着宇宙级秘密和危险的空域。
人类文明的命运,在这一刻,与一个深空的警告紧密相连。而“南天门”基地,则在继续锻造利剑坚盾的同时,肩负起了为整个文明寻找生路的终极使命。层层揭秘的过程,揭示出的不仅是威胁,更是一个无比宏大、也无比残酷的宇宙图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手搓EVA,吓哭校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