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找到的纤维和便签,像两块灼热的炭火藏在林森身上。直觉疯狂叫嚣着这是一个陷阱,但理智又告诉他,这同样是扭转局面的唯一机会。水淼在暗处编织罗网,他不能一味闪躲,必须冒险踏入,但要以自己的方式。
他没有将“新发现”的任何信息录入正式系统,也没有交给物证科。他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且技术高超、嘴巴严实的人。他想到了省厅技术鉴定中心的老朋友,一位即将退休、不受地方人事牵绊的痕迹学专家。凌晨时分,林森驱车百里,将纤维样本和便签纸的高清照片交给了对方,要求进行最精细的比对和成分分析,并严令保密。
返回市区时,天光已微亮。林森毫无睡意,大脑在极度疲惫和兴奋中高速运转。他重新梳理了整个时间线,尤其是案发当晚九点五十五分到九点五十六分这关键的一分钟。水淼画下那个时间点,绝不仅是标记一个监控漏洞。它一定代表着某个具体的行动节点。
上午,专案组的气氛因为加密云盘的“突破性进展”而显得活跃了些。技术队宣布,他们成功破解了那个名为“学术记录与补偿”的文件夹。里面是几份扫描的陈旧手稿笔记和一些往来邮件截图,内容清晰地表明,陈明远当年发表的那篇奠基性论文,核心思路和数据确实源自其好友水清源未发表的成果。邮件中,陈明远甚至隐晦地承认了这一点,并承诺以后续项目合作的名义对水清源进行“补偿”,但水清源自杀后,一切都不了了之。
这份证据,几乎坐实了陈明远当年的学术不端行为,也为赵乾(或其他知晓内情者)提供了强烈的杀人动机。组内一片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被暂时控制起来的赵乾。连王闯都兴奋地拍着桌子:“这就对了!为名杀人,还是为了洗刷多年的耻辱,这动机比陈志豪那点钱硬多了!”
水淼坐在角落里,安静地听着汇报,脸上适时地露出了一丝专业性的凝重。在林森看来,她的表演无懈可击,甚至带着一种引导众人“发现真相”的微妙满足感。
林森没有参与讨论,他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这份云盘证据出现得太过“及时”,内容也太过“完美”,简直像是为了给赵乾定罪而量身定做的。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水淼的手笔——她早已破解云盘,甚至可能篡改或精心挑选了这些内容,在最关键的时刻抛出来,完成她“移花接木”的最后一步。
就在众人围绕云盘证据激烈讨论时,林森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省厅的老专家发来的加密信息。信息很简短,结论却石破天惊:
“纤维比对:与你提供的样本(来自陈明远手腕)在材质、直径、表面磨损特征上高度一致,可认定为同源。便签纸指纹:仅提取到一枚清晰拇指指纹,与市局法医水淼备案指纹吻合。另,便签纸背面有极轻微压痕,经侧光显影,为一行铅笔书写后又被擦除的数字:‘2357’。”
同源纤维!水淼的指纹!还有一组被擦除的神秘数字!
林森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前两项是意料之中,但那组“2357”是什么意思?是时间(23点57分)?是某种代码?还是……一个密码?
他立刻意识到,这组被擦除的数字,很可能才是水淼真正不想被人发现的、或许连她自己都疏忽了没有彻底清除的致命线索!而那枚清晰的指纹和看似指向明确的钟表图案,反而更像是她故意留下、引诱他上钩的香饵。
会议在将赵乾列为重大嫌疑犯并准备申请正式逮捕令的氛围中结束。水淼收拾东西,走过林森身边时,脚步略微停顿,似乎想说什么。
林森抢先一步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混合着疲惫与如释重负的表情。“水医生,看来快要水落石出了。云盘里的证据,很关键。”
水淼仔细观察着他的脸,似乎在判断他这句话的真伪。片刻后,她微微颔首:“是的,证据链正在闭合。希望这次没有错。”
“希望如此。”林森应和道,随即像是随口一提,“对了,我昨晚又复盘了一下时间线,总觉得九点五十六分那个监控漏洞有点太刻意了。凶手会不会用了什么我们没想到的时间伪装手法?比如,实际动手时间更晚或更早?”
他说话时,目光紧紧锁住水淼的双眼,试图捕捉最细微的变化。他提到“九点五十六分”和“时间伪装”时,水淼的眼神平静无波,只是睫毛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仿佛只是对专业讨论的专注反应。
“不排除这种可能。”她回答道,语气平淡,“但需要更扎实的证据支持。”
林森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水淼转身离开。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林森知道,钓鱼的线已经抛出。他故意提及“时间伪装”,是在暗示她,他可能并没有完全相信那个云盘证据和指向赵乾的动机,他的注意力仍然在时间这个核心疑点上。这是他主动露出的一个“破绽”,一个他希望水淼会来攻击的“弱点”。
他手中的牌已经改变:那组神秘的“2357”数字,是水淼计划之外的火星。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假装被云盘证据和纤维、便签这些“明显”的证据牵着鼻子走,暗中则全力破解“2357”的含义,并等待水淼对他这个“时间伪装”的破绽作出反应。
这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他必须让水淼相信她依然掌控全局,同时又要在她布下的天罗地网中,找到那个唯一的、真实的突破口。猎人与猎物的角色,在无声中再次模糊、互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水木残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