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源的“警告”之后,b7-11房间内的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林森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无形的监控压力增强了。他不再尝试主动探测那“幽灵信号”,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方舟”基地运行规律的观察中。
他像一个真正的“合作者”一样,按时参加各项测试,认真回答研究员的问题,甚至在休息时间,也会在权限允许的区域内“散步”,熟悉环境。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坦然而规范,仿佛已经完全接受了这里的规则。
但这种表面的顺从之下,他的大脑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记录着每一个细节:通道内气流循环的周期、不同区域工作人员的交接班时间、清洁机器人运行的路线、甚至是各处电子屏上显示信息的切换频率。
他怀中的“星火之钥”依旧保持着稳定的温热,那“幽灵信号”也再未出现,仿佛之前的接触和干扰都只是幻觉。但林森知道,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第三天深夜——根据他体内生物钟和基地模拟昼夜系统的推算——林森躺在床上,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浅眠状态。这是他多年刑警生涯养成的习惯,既能保持最低限度的休息,又能维持对周遭环境的高度警觉。
就在模拟月光透过窗户,在室内投下冷清光辉的时候,一阵极其微弱、仿佛错觉般的嗡鸣声,钻入了他的耳膜。
嗡鸣声并非来自某个固定方向,而是如同弥漫在空气中,频率极低,带着一种金属共振的特质。更让林森心惊的是,他口袋里的“星火之钥”,在这嗡鸣响起的瞬间,温度骤然降低了少许,仿佛被某种力量压制或干扰了。
这不是“幽灵信号”!这种感觉更加冰冷、更加……具有侵入性。
林森悄然睁开一条眼缝,身体保持沉睡的姿态,呼吸均匀。他的目光在昏暗的房间里缓缓扫视。
嗡鸣声持续着,断断续续,时强时弱。它似乎……在移动?
林森凝神细听,试图捕捉其轨迹。声音似乎来自于墙壁内部,沿着某种固定的路径,缓慢地、有规律地移动着,如同某种无形的巡逻者。
是基地的某种内部防御机制?还是唐源所说的“系统杂音”?抑或是……另一种未知的存在?
他轻轻翻了个身,面朝墙壁,将耳朵尽可能贴近冰凉的墙面。嗡鸣声变得更加清晰了,那冰冷的金属质感仿佛能穿透颅骨。伴随着嗡鸣,他似乎还听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仿佛无数细小齿轮啮合又分离的“沙沙”声。
这声音,与他之前两次听到的、来自空气净化器和监控探头的“咔哒”声,在质感上隐隐有些相似,但更加复杂,更加系统化。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林森的脑海:这声音,这规律性的移动,这压制“钥匙”的特性……它会不会是“方舟”用来搜寻或压制那个“幽灵信号”的主动手段?
“幽灵”与这个“巡逻者”,正在这座钢铁基地的墙壁和管道内部,进行着一场他无法目睹的、无声的追逐与对抗?
就在这时,嗡鸣声在他的房门外停顿了片刻。
林森全身肌肉瞬间绷紧,连呼吸都几乎停止。他能感觉到那冰冷的嗡鸣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合金门板,在他的房间里扫过。怀中的“钥匙”温度又降低了几分,甚至传递出一丝类似“蛰伏”的意念。
几秒钟后,嗡鸣声再次响起,沿着通道缓缓远去,最终消失在感知范围之外。
房间内恢复了寂静,只有模拟月光无声流淌。“星火之钥”的温热感也慢慢恢复。
林森缓缓坐起身,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如同被某种掠食者的目光扫过,冰冷而毫无情感。
他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必须主动获取信息,哪怕冒着风险。
他看了一眼时间,距离基地设定的“清晨”还有一个多小时。这是他观察到的,基地人员活动最稀少、系统似乎也处于某种低功耗维护的时段。
他悄无声息地走到门边,没有试图开门——那必然会触发警报。他再次将手按在墙壁上,集中精神,这一次,他不是去感知那虚无缥缈的“幽灵信号”,而是尝试去捕捉那“巡逻者”嗡鸣过后,在基地结构中可能残留的能量痕迹。
“钥匙”在他的催动下,散发出极其微弱的、内敛的波动,如同声纳般向外扩散。
瞬间,一幅模糊而扭曲的“图像”反馈到他的脑海中!
那不是视觉影像,而是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构图。他“看”到的不是墙壁和管道,而是一条条纵横交错、明暗不定的能量流。大部分能量流稳定而明亮,构成了基地的主体脉络。但在这些稳定流之外,他感知到了两条特殊的“轨迹”。
一条轨迹,颜色晦暗,断断续续,如同受伤的蛇,在能量流的缝隙中艰难穿行,散发着一种他熟悉的、属于“幽灵信号”的微弱焦虑感。
而另一条轨迹,则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深蓝色,凝实而规律,沿着固定的路线缓慢移动,所过之处,那些稳定的能量流都会微微“避让”,其路径赫然就是刚才那嗡鸣声的移动路线!这条深蓝轨迹散发着强烈的秩序感和……排斥感。
这就是那个“巡逻者”!它果然是在有系统地搜寻着什么!
而更让林森心神剧震的是,在他感知的极限边缘,在那片代表基地核心区域的、能量流异常密集和复杂的区域,他隐约感觉到一个更加庞大、更加深邃的……“存在”。它如同沉睡的巨兽,深蓝色的能量脉络如同神经网络般延伸到基地的各个角落,那个“巡逻者”深蓝轨迹,仿佛只是它延伸出的微不足道的一根触须!
林森猛地切断了对“钥匙”的催动,踉跄后退一步,扶住墙壁才稳住身形。大脑因为瞬间的信息过载而传来阵阵刺痛。
他明白了。
那个庞大的、“沉睡”的深蓝存在,恐怕才是“方舟”基地真正的核心AI或者控制中枢!而那个“巡逻者”,是它用于维持内部秩序、清除“异常”(比如“幽灵”)的工具。
那么,“幽灵”是什么?是被这个中枢AI判定为“异常”的某个子系统?一个逃逸的AI程序?还是……如同影和水淼一样,是被“方舟”收容研究的、某个拥有意识的存在?
无论是哪种,它都在被追捕。
而自己,因为“星火之钥”的特殊性,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发生在钢铁堡垒内部的无声战争。
就在他心潮起伏之际,房间的通讯灯突然无声闪烁起来,并非紧急呼叫的红色,而是代表普通信息的绿色。
谁会在这个时间联系他?
林森深吸一口气,平复下翻腾的气血,走到控制面板前,点开了信息。
发信人并非唐源或任何他认识的研究员,而是一个空白的Id。
信息内容只有简短的、仿佛随机生成的一行字符与数字:
【G-7, 镜廊,维护周期 delta-3。】
后面附着一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戳,指向三小时后。
林森的瞳孔骤然收缩。
G区?他的权限地图上,G区是绝对的灰色禁区,标记着“高危收容”与“非授权勿近”。
“镜廊”是什么?维护周期 delta-3 又是什么意思?
这封匿名信息,是“幽灵”在绝境中向他发出的求救?还是一个针对他好奇心的、更加危险的陷阱?
他看着那行冰冷的字符,感觉手中的“钥匙”似乎也微微灼热了起来,仿佛在催促他做出抉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水木残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