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安喜,刘备一行人马暂时蛰伏于冀州乡野。那片村落背靠太行余脉,田垄间尚留着秋收后的残茬,三百部曲被高顺安排在废弃的土堡中驻扎,每日晨光未亮,便传来整齐的队列脚步声——即便无官无职,高顺仍不肯松懈训练,张飞也常提着长矛,亲自教士兵劈刺之术,部曲虽衣着朴素,却个个精神抖擞,引得村民们时常隔着田埂观望,不敢有半分轻视。刘备深知,单凭自己力量难以在乱世立足,必须依附一方势力,积蓄力量。他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幽州,那里有他的一位故人——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圭,辽西令支人,曾任涿县县令,刘备年少时曾与他一同师事名儒卢植,有同窗之谊。如今公孙瓒已是威震北疆的骑都尉,麾下“白马义从”更是名动天下——这支骑兵皆乘纯白骏马,骑士头戴白羽冠,手持加长铁枪,每逢与鲜卑、乌桓交战,必整队冲锋,胡人见白马阵列便心怯退走,素有“白马所至,胡尘皆散”的说法。凭借这支精锐,公孙瓒屡立战功,已官至中郎将,封都亭侯,是幽州举足轻重的实力派人物。
这一日,刘备与众人围坐于土堡内的篝火旁,木桌上摊着一张粗糙的幽州地图,他指着蓟县方向道:“公孙伯圭与我乃故交,其人雄烈,如今坐拥强兵,威震河北。我等前去相投,既可暂避风头,亦可借此机会观摩边军战法,历练士卒,以待天时。”
高顺俯身看着地图上标注的边塞防线,颔首道:“公孙瓒久经战阵,其白马义从的骑兵战术更是当世一流,正可补我军骑兵薄弱之短。且幽州地处边陲,民风彪悍,寻常农夫亦能骑马射箭,是招募精兵的好地方。”
张飞早按捺不住想上阵杀敌的心,当即拍着大腿道:“俺听大哥的!只要能杀贼,去哪都成!”计议已定,一行人次日便拔营启程,北渡易水时,寒风卷着河面碎冰拍打船身,刘备立在船头,望着北岸苍茫的原野,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此时的公孙瓒,正与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为争夺冀州地盘明争暗斗,军中气氛紧张。听闻刘备来投,他念及当年同窗之情,亲自出营相接。营门处,两队白马义从列阵相迎,银甲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公孙瓒一身白色戎装,腰悬虎头刀,见刘备身后高顺身姿挺拔、张飞虎目圆睁,所带部曲虽仅三百人,却队列严整、步伐稳健,心下不由暗赞:“玄德如今竟也有这般精锐!”
“玄德别来无恙!”公孙瓒声如洪钟,上前一把攥住刘备的手臂,“闻弟在涿郡破黄巾、任安喜尉,为何突然来投?”
刘备执礼甚恭,将安喜县遭督邮刁难、官场倾轧的经过略述一番,隐去了张飞险些动武的细节,只叹“难施抱负,恐误大事”。公孙瓒闻言大笑,拍着刘备肩膀道:“些许酸腐官吏,懂什么济世之才!贤弟留在我军中,他日随我破胡讨贼,何愁不能封侯拜将?”
当即,公孙瓒上表朝廷,保举刘备仍任别部司马,令其统率本部人马暂驻蓟县以南的昌平县,协助防御边塞,同时每月供给粮草五十石、皮甲五十副、环首刀三十柄。虽职位未变,但有了公孙瓒这棵“大树”,刘备总算摆脱了“无根浮萍”的窘境。当晚,他在昌平营中召来高顺、张飞、简雍,指着帐中堆放的军械道:“咱们虽暂居人下,却不可懈怠。高顺兄继续练兵,翼德负责熟悉幽州地形,简雍兄留意流民动向——咱们的根基,要从这里重新扎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穿越,兴复汉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