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亲自将徐庶迎入府中,分宾主落座。只见徐庶年纪约三十许,葛巾布袍,容貌清癯,一双眼睛格外有神,顾盼之间,透着睿智与洒脱。
“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甚幸甚!”刘备执礼甚恭,亲自为徐庶斟茶。
徐庶连忙欠身还礼:“刘使君过誉了。庶乃山野闲人,疏懒成性,岂敢当使君如此厚待?只是听闻使君仁德布于四海,礼贤下士,故特来拜会。”
两人寒暄几句后,便转入正题。刘备也不隐瞒,将自己目前的处境、面临的困境以及兴复汉室的志向,坦诚相告,言辞恳切。
徐庶静静听着,不时微微点头。待刘备说完,他沉吟片刻,便开口分析天下大势,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优劣,到孙权坐稳江东的根基,再到刘表、刘璋等割据势力的状况,最后落到徐州的吕布、袁术之争。他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许多观点与高顺、简雍等人不谋而合,但更为系统、清晰,尤其对人心、谋略的洞察,更是入木三分。
“……故而,使君目前蛰伏小沛,静观吕布、袁术相争,实乃上策。”徐庶最后总结道,“然,待时机成熟,当以雷霆之势,先取吕布,稳固徐州,然后南联孙权,北拒曹操,西图益州,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这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刘备心中积郁多时的迷雾消散了不少。他激动地站起身,对着徐庶深深一揖:“先生之言,令备茅塞顿开!若蒙先生不弃,备愿拜先生为军师,早晚聆听教诲,共图大业!”
徐庶见刘备意诚,而且其志向与自己的抱负相合,便也不再推辞,起身还礼:“承蒙使君不弃,庶愿效犬马之劳!”
自此,徐庶便留在刘备军中,被尊为上宾,参与机密决策。他的到来,极大地弥补了刘备集团在顶级战略规划方面的短板。徐庶不仅谋略出众,而且为人正直,很快便与高顺、简雍等人相处融洽。
徐庶仔细考察了小沛的军备和防务后,对高顺的治军之能赞不绝口,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加强情报网络的构建,以及对下邳城内情况的针对性渗透。高顺对此深表赞同,两人常常一起商讨至深夜。
有了徐庶的加入,刘备感觉自己的腰杆更硬了,眼光也更长远了。他不再仅仅盯着徐州这一隅之地,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与曹操、孙权等天下诸侯周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刘备集团因徐庶加入而士气大振之时,南面的战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袁术见久攻吕布不下,粮草消耗巨大,内部矛盾也开始激化,竟然主动派人向吕布求和,并愿意提供大量粮草军资,换取吕布退兵!
这个消息传到小沛,刘备立刻意识到,最关键的转折点,可能就要到了。如果吕布接受求和,那么他将腾出手来,整合力量,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
“元直,顺之,你们看,此事当如何应对?”刘备紧急召集核心成员商议。
徐庶目光闪动,微笑道:“主公,此乃天赐良机!我等当设法,让这‘和’,求不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穿越,兴复汉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