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粒子砸在草棚顶,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苏芽踩着没膝的积雪推开芽堂木门时,混着药味的暖意裹着二十多道人影涌了过来。
\"苏娘子!\"
小豆子最先扑上来,冻得通红的手扒住米袋,鼻尖几乎要贴上去
\"米香!
真的有米!\"
老稳婆王婶拄着拐挤到最前面,眼眶先红了
\"我就说芽丫头能成,昨儿还数着药罐里最后半把糙米掉眼泪呢......\"
她颤巍巍去摸米袋,指甲缝里还沾着前两日给赵二家小子止血的药渣
\"今儿夜里就熬稠粥,每人两大碗,庆庆这......庆庆咱们芽堂活过这一劫!\"
苏芽却反手扣住米袋,指节因用力泛白。
她望着挤作一团的老弱妇孺——张婶咳得直捶胸口,李铁子断腿的伤还在渗血,阿枝的小闺女缩在墙角啃树皮,嘴角都磨破了——喉头突然发紧。
\"王婶,\"
她提高声音,把米袋往土柜前一墩
\"钥匙。\"
王婶愣住
\"啥钥匙?\"
\"锁粮柜的钥匙。\"
苏芽从怀里摸出把生了锈的铜锁
\"三十斗米,够咱们吃四十天。
可要是今晚全熬了粥——\"她扫过人群里发亮的眼睛
\"明早就得去啃雪渣。\"
喧哗声像被雪水浇灭的火,瞬间静了。
张婶的咳嗽声格外刺耳,李铁子撑着断腿坐直
\"苏娘子是要......\"
\"分三等用。\"
苏芽拽过燕迟怀里的账本,沾着雪水的手指重重敲在纸页上
\"病者日半升,劳者三合,闲者两合。
炭也定量,烧火轮值到人。\"
她抬头时,眼尾的红痣像颗被冻硬的血珠
\"谁要觉得不公,现在就走——我不拦。\"
人群炸开了锅。
有个尖嗓子的妇人扯着嗓子喊
\"我家娃才三岁!
半升都不够塞牙缝!\"
老周头抖着胡子拍桌子
\"我种了一辈子地,也算劳者?\"连王婶都攥着拐棍小声劝
\"芽丫头,多少留口热乎的......\"
\"苏娘子!\"
清冽的女声穿透吵闹。
阿枝扶着墙站了起来,苍白的脸还带着烧后的潮红。
她发间的草绳散了,露出后颈一道青紫色的淤痕——那是被丈夫推搡时撞在门框上的。
此刻她踉跄着跪下来,膝盖压在结霜的泥地上
\"我听苏娘子的。
她救我一命,我这条命归她管。\"
满屋子静得能听见雪落的声音。
阿枝伸手按住发疼的肚子,那里还揣着不足三月的胎
\"我喝两合就行。
省下来的,给病着的张婶,给断腿的李大哥......\"
她抬头望向苏芽,眼睛亮得像雪地里的星子
\"您说要活过这个冬天,我信。\"
苏芽喉结动了动。
她蹲下来,把阿枝往自己怀里带了带——这动作太像她接生时护住产妇的姿势。
\"起来。\"
\"你现在是两个人,该算病者。\"
驼着背的吴老三从人群后头挤出来,手里攥着半截发黑的竹片。
他指节上的老茧比树皮还厚
\"我在县仓当差二十年,米要分窖藏,防潮防鼠得用松针垫底,隔三天翻一次......\"
他突然跪下,驼着的背绷得像张弓
\"我帮您管粮,管不好,您拿我这把老骨头填雪坑!\"
苏芽盯着他掌心的竹片——那是粮仓登记用的筹牌,边缘磨得发亮。
她伸手拉他起来
\"从今日起,你是粮正。\"
又转头看向缩在门边的小满
\"你跟着我学配药,当药童执事。\"
最后望向燕迟,他正低头整理账本,发梢还沾着雪
\"文书调度,归你。\"
有人小声嘀咕
\"这算啥?官老爷那套?\"
\"不是官老爷。\"
苏芽拍了拍土柜上的锁
\"是活法。\"
第二日清晨,阿枝的烧退了。
她裹着苏芽给的旧棉袄,蹲在草棚下拆自己的破夹袄。
棉絮飞起来,落在她隆起的小腹上,她却笑得像春天
\"苏娘子说,娃要穿软和的。\"
她把拆好的布片分给围过来的妇人
\"尿灰泡过的布巾不扎人,我教你们——\"
苏芽蹲在她身边检查布片,指尖掠过粗布上的针脚
\"手真巧。\"
\"服务组。\"
她突然直起腰
\"专管育婴、滋补、汤食。阿枝,你管。\"
阿枝的手顿住,布片\"啪\"地掉在雪地上。
她弯腰去捡,发顶的草绳又散了,露出后颈那道青痕
\"我......我被夫家休了,说我克夫......\"
\"我也被说过克死七胎。\"
苏芽扯过她的手,把产钳往她掌心里一按
\"但我现在能救七十个胎。\"
阿枝抬头,正撞进苏芽的眼睛里。
那双眼像口深潭,映得出雪,映得出火,就是映不出她从前见过的轻蔑或同情。
她突然用力攥紧产钳,指节发白
\"我管。\"
燕迟抱着账本过来时,正看见这一幕。
他等阿枝带着妇人去烧尿灰水了,才凑近苏芽
\"她被弃如敝履,为何对你死心塌地?\"
苏芽在磨刀石上蹭着产钳,火星子溅在雪地上
\"人在最烂的时候被扶起,才会把救命的人当命。\"
她抬头时,产钳泛着冷光
\"就像你。\"
燕迟一怔。
他想反驳,喉间却突然发紧——前日他冻得几乎说不出话时,是苏芽把最后半块烤薯塞进他嘴里;昨日他整理账本 时,是苏芽把自己的皮手套塞给他,只说\"冻坏了手,怎么写字\"。
吴老三的喊声响得破了音。
他跌跌撞撞冲进草棚,鞋上沾着泥水
\"西角地窖渗水!三袋米都发绿毛了!\"
苏芽的产钳\"当\"地掉在地上。
她跟着吴老三冲进雪地时,冷风灌进领口,冻得她打了个寒颤。
地窖里的霉味熏得人睁不开眼,三袋米堆在墙根,表面爬满绿毛,像长了层毒疮。
\"土质松。\"
苏芽蹲下来捏了把泥
\"渗水是迟早的事。\"
她抹了把脸上的雪
\"拆两间破屋,铺干草石灰,重设三窖——一储米,一储药,一储炭。\"
她扫过发愣的众人
\"今日不修,明日饿死。\"
没人说话。
李铁子撑着断腿站起来,把拐杖往雪里一戳
\"我搬砖。\"
张婶咳着扯过草绳
\"我捆干草。\"
阿枝摸了摸肚子,把刚缝了一半的襁褓塞给小豆子
\"我运石灰。\"
雪粒子打在众人脸上,冻得手背裂开血口。
但没人停。
苏芽搬着最后一捆干草时,看见燕迟正扶着李铁子搬砖,素白的袖口沾了泥,却笑得比雪还亮。
夜半,小满被尿意憋醒。
他揉着眼睛摸出草棚,却见账房的窗户还亮着。
凑近一瞧,燕迟正趴在桌上,用炭灰混着唾沫写策文。
他的手冻得通红,写几个字就哈口气
\"今有粮而无防,有民而无律,若再遇刘三之辈,必覆......\"
\"当立三约。\"
燕迟咬着笔杆
\"一曰粮归公,私藏者断手;二曰力必出,怠惰者禁食;三曰伤人者,逐出或缚送陈九换粮......\"
\"写得好。\"
燕迟吓了一跳,笔杆\"啪\"地掉在纸上。
苏芽端着姜汤站在门口,发梢还沾着雪
\"明日当众宣读,签血为契。\"
\"你信这些人会守约?\"
燕迟接过姜汤,掌心的暖意直往心里钻。
苏芽望向窗外。
风雪还在刮,草棚的竹帘被吹得猎猎作响
\"不信。\"
\"但我信——饿怕了的人,最怕回到饿的时候。\"
燕迟低头改策文。
墨迹在纸上晕开,\"三约\"变成了\"芽堂公约\"。
他停在落款处,犹豫片刻,把笔一搁,将苏芽的产钳压在纸角。
染血的产钳在火光里泛着暖光,像团冻不住的火。
后半夜,雪停了。
芽堂的草棚顶积着厚雪,像盖了层白被。
但不知谁走漏了消息,西街外的雪地里,有影影绰绰的火把在移动。
刘三裹着狐皮大氅站在高处,望着芽堂飘起的炊烟。
他摸了摸腰间的短刀,刀鞘上还沾着前两日抢粮时溅的血
\"三十斗米......够养多少人?\"
\"够养一群反骨。\"他身后的喽啰搓着手笑
\"老大,咱们明儿就......\"
\"明儿?\"
刘三眯起眼,望着芽堂新修的地窖顶——那里堆着晒干的松针,在月光下泛着暗绿
\"等他们把米捂热了再抢?\"
他抽出短刀,在掌心划了道血痕
\"后半夜,摸过去。\"
雪地里,火把的光忽明忽暗,像极了将熄未熄的鬼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凛冬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