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程妍便再次来到庄子。
晨露尚未散去,马车轮子碾过乡间小路,发出辘辘的声响,惊起了路旁树上的几只麻雀。
\"东家,按照您的吩咐,西边这片新区域已经整理出来了。\"
早已等候在工坊门口的郑叔迎上前来,指着工坊西侧新搭建的棚屋说道。
新建的工坊区域采用了明亮的采光设计,屋顶特意加装了可开合的天窗,以便调节室内光线和温度。
程妍点点头,迈步走进工坊。
原本的香皂生产区依旧忙碌,工人们正在将凝固的香皂进行切割、打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皂香。
而新划出的区域则按照她的要求进行了特别布置:数个独立的橡木操作台,上面摆放着大小不一的陶瓷研钵和器皿;墙边立着一排排整齐的陶瓷罐,上面贴着标签注明内装物;角落里还安置着专门定制的双层蒸锅。
\"先带我去看看花园。\"
程妍对郑叔说道,她需要亲自确认原料的品质。
庄子上新开辟的花园占地一半,虽然不及那些世家大族的园林精致,却规划得井井有条。
园中按照花卉品种划分为数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立着小木牌,上面用工整的字迹标注着花名和种植日期。
今春种下的花卉已经陆续绽放,虽然还未到最繁盛的花期,但已经足够初期试验之用。
程妍漫步在花田间,仔细查看着各种花卉的长势。
她在一丛洁白的栀子花前停下脚步,俯身轻嗅,那浓郁的香气让她眼前一亮。
\"采些栀子花和茉莉花来,\"
她吩咐随行的女工,\"各采两筐,要选开得正盛的,花瓣完整无瑕疵的。\"
她亲自示范如何采摘,\"注意要带着露水采摘,这样能最大程度保留花香。\"
接着,她走向另一片花田,那里种植着大片的红色山茶花。
\"这些山茶花也采一筐,\"她仔细检查着花朵的状态,\"注意不要伤到花瓣,要用剪刀从花梗处整齐剪下。\"
回到工坊,程妍洗净双手,系上特制的棉布围裙,亲自指导工人们进行第一批试验。
她将采摘来的鲜花分门别类放在竹筛上,开始尝试不同的提取方法。
\"栀子花和茉莉花,要用冷浸法。\"
她向负责香块升级的工人们演示。
只见她取来特制的杏仁油和橄榄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将新鲜花瓣轻轻放入油中。
\"要将花瓣完全浸没在油脂中,置于阴凉处七日,每日早晚各搅拌三次,让花香充分融入油脂中。\"
她取来一小罐已经预处理好的皂基,加入浸泡过栀子花的油脂,开始用特制的竹搅棒缓缓搅拌。
\"注意,搅拌时要始终朝着一个方向,速度要均匀,这样才能让花香均匀分布,不会出现香气不均的情况。\"
另一边,对于\"芙蓉膏\"的制作,程妍更是亲力亲为。
她选用了香气浓郁且富含油脂的山茶花,采用古法蒸馏的方式提取花露。
\"火候要控制好,\"
她站在特制的铜制蒸馏器前,对负责的工匠说道。
蒸馏器的构造十分精巧,下层是加热的锅体,中间是放置花瓣的隔层,最上方是冷凝装置。\"水沸后要立即转文火,慢慢蒸取,这样才能保留山茶花的精华。\"
程妍仔细观察着蒸馏过程,不时调整火候。
当第一滴清澈的花露从冷凝管中滴落时,她立即用特制的陶瓷瓶接住。
\"这初露最为珍贵,\"她向围观的工人们解释,\"含有花朵最纯粹的精粹。\"
经过反复试验和调整,程妍最终确定了最佳配方:
栀子香皂在原有皂基基础上,加入栀子花浸泡油、少量蜂蜡。
她特别强调:\"蜂蜡要在油脂温热时加入,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香气。\"
成品色泽乳白,质地细腻,散发着清雅的栀子花香,使用时泡沫丰富细腻,洗后留香持久。
茉莉香皂则选用茉莉花浸泡油,加入少许杏仁粉增加磨砂效果。
\"杏仁粉要研磨得极细,过筛三次才能使用。\"她亲自示范研磨的过程。
这款香皂特别适合沐浴使用,既能清洁又能温和去角质,使用后肌肤滑嫩。
同时程妍还安排等玫瑰花盛开后也按同样的方法制作玫瑰香皂。
而山茶芙蓉膏的配方更为复杂:以山茶花油为基底,加入蒸馏提取的山茶花露、精炼蜂蜡、少量珍珠粉,经过特殊乳化工艺制成。
\"乳化这一步最为关键,\"程妍在示范时特别强调,\"油相和水相要保持在适宜温度,慢慢混合,边加边搅拌,直到完全乳化,这样才能保证膏体细腻稳定。\"
她取来一个特制的双柄铜锅,将山茶花油和蜂蜡隔水加热至融化,同时在另一个容器中将山茶花露和珍珠粉混合均匀。
\"现在要慢慢地将花露倒入油中,\"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要一点点地加,同时用搅棒快速搅拌,看,现在开始变得浓稠了。\"
成品呈淡粉色膏体,质地细腻如丝,散发着优雅的山茶花香。
程妍取少许涂抹在手背上试用心得:\"涂抹后易吸收,滋润而不油腻,特别适合秋冬季节使用。\"
随着三条新生产线的建立,工坊规模急剧扩张。
程妍亲自培训了三十名女工,将制作流程分解为备料、提取、混合、成型、包装等多个环节,实行流水作业。
\"每个人只需精通自己负责的环节。\"
然后程妍又把设计好的香皂盒图纸给了郑叔,让他安排木工李老头批量制作。
过了几日,第一批新产品很快就试制成功了。
栀子香皂和茉莉香皂各生产了五百块,山茶芙蓉膏制作了二百盒。
程妍亲自去了庄子上检验每一批产品,她取来清水测试香皂的起泡度,用手指感受芙蓉膏的细腻程度,还用特制的试香纸检验香气的持久度。
\"包装也要讲究,\"她指着新定制的包装盒说。
这些包装都是她亲自设计的:香皂用特制的油纸包裹,外面再套上印有相应花纹的木盒;芙蓉膏用白瓷小罐盛装,罐盖上是精美的浮雕花纹,贴上红纸标签,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产品名称。
就在香皂工坊热火朝天生产时,隔壁的香肠工坊却显得格外冷清。
虽然郑念儿每日都带着香肠去各个街市推销,偶尔能卖出一些,但始终无法打开大规模销路。
工坊里只有零星几个工人在制作香肠,大部分设备都闲置着。
程妍巡视到此,看着工人们无精打采的模样,停下脚步。
\"都打起精神来!\"她扬声说道,声音清脆有力,\"告诉你们个好消息,东市的火锅铺子马上就要开张了。\"
工人们闻言,纷纷抬起头来,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一个正在灌制香肠的老工人放下手中的工具,期待地看着程妍。
\"到时候,\"程妍继续说道,\"作为特色涮品之一的香肠,每天至少要准备两百斤。
你们现在这点人手和设备,恐怕还不够用呢。\"
她走到香肠制作区,检查了现有的设备,\"等火锅铺子生意稳定了,香肠工坊也要扩大。我已经让郑叔去物色新的场地了。\"
给香肠工坊的工人们描绘完美好前景后,程妍又转到李老头家,查看为火锅铺子定制的特制桌椅。
李老头的木工作坊里堆满了各种木材,空气中弥漫着木屑的清香。
\"少夫人您看,\"李老头指着新做好的桌子介绍,\"按照您的要求,桌面中间留出了放置泥炉的圆孔,四周用黄铜包边,既美观又防烫。桌下的通风设计也按照您说的做了改良。\"
程妍仔细检查了桌子的每个细节,特别是那个小巧的泥炉风门。\"这个风门要能灵活调节火力大小,\"她叮嘱道,\"客人吃火锅时,火候的控制很重要。太大了容易煮老,太小了又不够味。\"
\"您放心,\"李老头自信地说,他示范着调节风门,\"这风门我试验了好几次,保证好用。您看,这样是文火,这样就是旺火。\"
一切准备就绪,程妍这才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青黛,\"明日你去周掌柜那里一趟,把新产品的样品带给她看看,听听她的意见。\"
\"是,少夫人。\"青黛恭敬地应道,小心翼翼地接过装有样品的锦盒。
——
晨光熹微,东市的喧嚣尚未完全苏醒,而新装修的火锅铺子后厨,已是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空气中弥漫着清洗食材后的清新水汽,以及隐约可辨的、来自各种香料的复合香气。
程妍挽起了袖口,露出一截皓腕,正站在一个大木盆前,亲自示范如何清理鸭肠。
青绿紧随其后,手里捧着个小本子和炭笔,飞快地记录着要点,神情专注得如同在记录军国大事。
“都看仔细了,”
程妍的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这鸭肠,美味的关键就在一个‘净’字。光用水冲远远不够。”
她纤细的手指在微凉的水中灵活地翻动那副粉白色的鸭肠,动作既熟练又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
“先得用粗盐细细揉搓,里外三遍,祛除黏液和杂质。看,像这样,指腹用力,但力道要匀,不能把肠衣弄破了。”
她一边说,一边操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去擦。
周围围着的五六个新招来的店小二,个个屏息凝神,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们原本都是做些粗活的下人,何曾见过东家娘子如此亲力亲为,教得这般细致?
“搓完盐,再用清水反复漂洗,直到这水清澈见底,不见一丝浑浊。”
程妍将处理好的鸭肠提起,那肠身在灯光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干净得不可思议。
“然后,还得用少许面粉再抓洗一遍,吸附最后那点腥气。最后,用加了姜片、葱段和少许料酒的清水浸泡一刻钟,去腥增香。这一步,一步都不能省,记住了吗?”
“记住了!”
店小二们齐声应道,声音里带着初学者的紧张和兴奋。
接下来是鸭血。
程妍指导他们如何将凝固的鸭血小心地划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如何用淡盐水浸泡保存以保持其嫩滑。
“黄喉,”她又拿起一片新鲜的猪喉管,“切法讲究顺纹还是逆纹,这直接影响口感。摆盘更要用心,既要美观,让人一看就食指大动,又不能堆砌过多,失了雅致。”
她甚至亲自挑选了不同规格的青花瓷盘和粗陶浅钵,反复试验哪种器皿最能衬托出这些“下水”食材的独特美感,最终定下了粗陶系列,取其质朴自然,能与食材的本源相得益彰。
这日晌午,宋凌照例来店里查看进度。
他绕过前厅还在打磨的柜台,信步走入后厨,正巧看见程妍在指导一个年轻小二切黄喉。砧板上,那片白色的喉管被切成细条状,薄厚均匀。
宋凌好奇地凑近,待看清那食材,又联想到菜单上的名字,不禁诧异地挑眉,语气带着几分难以置信:“这……这莫非是猪喉管?还有那鸭肠……我们平日吃的‘珍馐’,竟真是这些……下水之物?”
他自幼锦衣玉食,虽非不通庶务,但也确实鲜少接触这些被寻常百姓家视为边角料的食材。
程妍闻声转身,见是宋凌,又看他那副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秘密的表情,忍不住用沾着水珠的手背掩口轻笑出声。
她示意店小二继续练习,自己则引着宋凌来到前厅刚刚摆好的雅间,商议菜单定价事宜。
当听到程妍坚持要在菜单上如实标注“鲜鸭肠”、“脆黄喉”时,宋凌不由蹙紧了眉头,手指在木质桌面上轻轻敲击。
“妍丫头,你这般直白的称呼,恐怕……会吓退不少矜贵的客人。
京都食客,尤其好个面子。不如换个雅致些的名字,譬如‘金丝绕’、‘玉芙蓉’之类,既好听,又遮掩了本源,岂不更妙?”
程妍早已料到他有此一问,她摇了摇头,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宋大哥,你的顾虑我明白。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这京都之内,见识过、处理过动物下水的人不在少数,总有人能认出来。
若是客人慕名而来,吃得满意,事后却偶然得知自己吃的是‘下水’,那种被欺瞒的感觉,会比一开始就知道更令人愤怒。”
她目光澄澈地看向宋凌,带着一种超越这个时代商业思维的坦诚。
“就像你,因为信任我,知道真相后或许会惊讶,但绝不会动怒。
可普通食客不同,他们与我们没有这份信任基础。我们要做的,不是遮掩,而是用极致的美味和坦诚的态度去征服他们。
让客人明知吃的是鸭肠,却依然被其爽脆鲜美的滋味彻底惊艳,这种颠覆认知的体验,不是比糊里糊涂的赞美,更有成就感,也更长久吗?”
宋凌凝视着她那双明亮而坚定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一丝商人的狡黠,只有对产品的绝对自信和对诚信的坚持。
他沉默片刻,脑中飞快地权衡利弊,最终轻叹一声,嘴角漾开一抹无奈又欣赏的笑意,
“你说得在理。是我想左了,总想着走捷径。罢了,就依你,坦诚相待,以味取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任前夫哥送我当上皇太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