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当程妍踏着晨露来到前厅时,发现三位长辈早已在厅中等候。
谢国公罕见地穿了一身家常的深蓝色直裰,而非平日上朝时的朝服,显然今日是特意告假未去早朝。
谢夫人正亲自为老夫人斟茶,厅内弥漫着一股不同往日的肃穆气氛。
\"爹爹、母亲、祖母安好。\"
程妍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目光扫过三位长辈凝重的面色,心中已然明了。
谢国公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盏的杯沿:\"妍儿,昨日那些作物...\"
程妍会意,转身对候在门外的青玉吩咐:\"将昨日带回的三种粮食各取一袋送到厨房。\"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记得要选品相最好的。\"
待青玉领命而去,程妍这才转向三位长辈,唇角扬起一抹浅笑:\"爹爹、母亲、祖母可愿随我一同去厨房?妍儿想请长辈们尝尝这些新奇食物的滋味。\"
谢老夫人最先站起身,手中的沉香木拐杖在地面轻叩:\"老身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粮食,自然要去瞧瞧。\"
谢国公与夫人对视一眼,也相继起身。
一行人穿过曲折的回廊,朝着后院的厨房走去。
晨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厨房里早已准备妥当。
程妍挽起衣袖,先命两个粗使婆子将玉米粒倒入石磨中。
金黄的玉米粒在石磨的碾压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渐渐碎裂成粗粝的颗粒。
程妍亲自用铜勺舀出适量玉米碴子,示意继续将剩余的磨成细粉。
\"据说这玉米碴子熬粥最是香甜。\"
程妍一边说着,一边将碴子倒入沸水锅中,又挑了几个大小适中的红薯和土豆,埋在灶膛的余烬中煨烤。
接着,她指挥厨娘将完整的红薯、土豆和带着苞叶的玉米棒洗净,放入蒸笼。
蒸笼上汽后,厨房里渐渐弥漫开一股独特的清香。
程妍又将玉米粉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待红薯和土豆蒸熟,程妍亲自将它们捣成泥,分别加入面粉揉成面团。
她灵巧的双手将三种不同颜色的面团分成均匀的小剂子,搓成圆饼。
一半上蒸笼,一半下油锅。
油锅里的面饼很快泛起金黄,发出\"滋滋\"的诱人声响。
接下来,程妍系上围裙,亲自掌勺。
土豆切丝下锅爆炒,加入青椒丝,顿时香气四溢;红薯块裹上糖浆,在锅中翻搅出晶莹的丝线;松仁与玉米粒在热油中欢快跳跃,勾人食欲。
当最后一道菜装盘时,厨房里已是香气缭绕。
程妍净了手,为三位长辈各盛了一碗金灿灿的玉米碴子粥,又在每人面前的青花瓷盘里摆放了蒸、炸两种做法的三种面饼各一块。
\"祖母请用。\"
程妍先为老夫人布菜,自己这才端起粥碗。
玉米粥入口绵密,带着天然的清甜;蒸的玉米饼松软,炸的土豆饼外酥里嫩,红薯饼更是软糯香甜。
谢夫人细细品尝着玉米饼,眼中露出惊喜之色;谢老夫人则对红薯制成的各色食物赞不绝口。
当尝过程妍亲手烹制的三道菜后,谢国公握着筷子的手微微发颤。
他望着桌上琳琅满目的食物,尽管这些都是他看着做出来的,但他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这些吃食全部都是昨日那些作物做的?”
\"正是。\"程妍点头,\"这些作物不仅产量高,吃法也多样。既能当主食,也能做菜肴。\"
谢国公沉默良久,突然放下筷子,神色凝重:\"妍儿,去换身得体的衣裳,随为父进宫面圣。\"
程妍手中汤匙\"叮当\"一声落在碗中。
她虽早有将此物献上的打算,却未料到父亲会如此急切。
谢国公看出她的犹豫,沉声道:\"既然这些作物已经种出来了,就瞒不住。与其等别人发现,不如我们主动献上,还能占得先机。\"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程妍顿时醒悟。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想要完全守住秘密几乎是不可能的。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逐渐坚定:\"女儿明白了,这就去更衣。\"
半个时辰后,程妍换上一身藕荷色绣缠枝莲纹的正式礼服,发间簪着谢夫人所赠的赤金点翠步摇。
当她重新出现在前厅时,俨然一位端庄贵气的大家闺秀。
谢国公满意地点点头,亲自从厨房取了些许作物样品装入锦盒。
父女二人登上马车,朝着皇宫方向驶去。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程妍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心中百感交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任前夫哥送我当上皇太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