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张梁问道,“只是,三郎你待如何安排他?涉入党锢,绝非儿戏;欺君之罪,更不是你我担待得起的!”
“永昌太守曹鸾故事,小子不敢或忘,”张梁起身说道,“正因如此,才想请大父指点周全之策,看如何处置才妥当。”
“国渊未曾参与新粮种植,贸然加入恐惹非议,只怕被有心之人拿住把柄,借题发挥。”老爷子揉了揉太阳穴,缓缓说道,“不如托言粮种本由他发现,后交予你兄长在曲阳试种。如此可好?”
“大父明鉴!”张梁眼睛一亮,建议道,“只说土豆与玉米便好,红薯尚未收获,若是朝廷细问,我担心国渊师兄应对不及,反倒不美。”
“嗯~~~”老爷子微微颔首,“往后若再有这等谋划,须先与家中商议。”
“唯。”张梁认错速度极快,“是小子思虑不周,行事孟浪了。”
“你尚且年幼,行事不周全,也是自然。”老爷子又问道,“若是老夫今日不允,你又当如何?”
张梁赧然一笑,指了指自己的额头,说道,“大父,小子脑中素来多有奇巧之物…”
“哈哈哈哈!”老爷子笑道,“这些天,你便不要四处乱跑,拿出些奇巧之物给老夫瞧瞧。”
……
出了魏府,张梁回家换了身衣服,穿行在曲阳城的青石街道上,往蔡府而去。老裴不在身边多有不便,大小事情都得亲力亲为。
蔡府门房换了一张生面孔,想必是随着魏超从洛阳过来的蔡家仆役,通传之后,便见蔡珂亲自迎出门来。
“子佩兄,一别月余,别来无恙?”张梁远远拱手致意。
“三郎快些进来,”蔡珂快步上前,接过他手里的礼盒就往里走去,“琰儿这些日子可没少念叨你。”
张梁不禁有些诧异,“琰儿念叨我作甚?”
“你莫不是忘了?”蔡珂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你临行前可是应允了她,回来要送她一只狸猫。”
张梁轻轻一拍脑门,原来如此,我说怎么会想起给荀采送猫,原来是自己早已答应过蔡琰。
他笑着挽尊,“此事岂能忘记,我早已带了过来,蔡兄你稍后让琰儿过来取便是。”
在厅中刚坐下,茶还没吹凉,只见蔡珂带着四岁的蔡琰从后堂走来。
小丫头一见到张梁,撒着欢跑来,一把抱住张梁的小腿,“兄长!兄长说你带了狸猫过来,在哪儿呢,快让琰儿瞧瞧。”
前一个兄长是叫张梁,后一个兄长是蔡珂。
见她过来,张梁忙放下茶杯,生怕热茶水溅到粉嫩小脸上,伸手揪了一下她的丱发圆髻,笑着说道,“琰儿又长高了些。你且说说,喜欢什么花色的狸猫?”
蔡琰忽闪忽闪眨着明亮的大眼睛,“兄长都有什么花色的,有几只?”
张梁随口说道,“有一只金丝虎,还有一只白雪姑。”
“琰儿都没见过,”小丫头扯着他的衣袖央求,“兄长你取来给我瞧瞧可好?”
张梁当即从系统中兑换出两只足月的幼猫--一只橘猫,一只白猫,施施然从袖袋中取出来。两只猫仔在椅子上来回走动,喵喵叫个不停。
“哇~~~!”蔡琰的眼睛里全是两只猫咪,指着橘猫问道,“兄长,这只便是金丝虎了?”
“琰儿真聪明!”
“可是…”小丫头又眼巴巴地望着白猫,“这只白雪姑,琰儿也喜欢得紧。”
“琰儿,不可贪心。”蔡珂走过来,好奇问道,“三郎,两只幼猫此前在你袖中,为何如此安静?”
“想必是袖袋中暖和,只顾着睡觉了。”张梁打个哈哈,把话题岔了过去,“琰儿既然喜欢,不如让她都留下吧。”
两只猫养在一起,便不容易往外跑,蔡珂点点头,“琰儿,还不快谢过兄长。”
蔡琰轻轻抚摸着两只小奶猫柔软的绒毛,向着张梁脆生生地说道,“琰儿谢过兄长。”
“好了,你先回去吧。”蔡珂揉了揉妹妹的头发,轻声嘱咐,“带去给母亲瞧瞧,在后院找个地方安置好。”
“琰儿先行告退。”蔡琰说罢,抱起两只小猫,脚步轻盈地往后院跑去。
目送那小小的身影穿过厅堂,蔡珂说道,“魏二郎从洛阳带回不少家中物什,其中有五车简牍帛书,父亲有命,这些全都交予你。”
张梁满心欢喜--这可是真·学富五车,保真的汉代藏品与蔡邕手迹,得换多少积分,他面上却是诚惶诚恐,“蔡公抬爱,小子实在受之有愧。”
蔡珂摆摆手,“倒也不是白给你,父亲嘱咐,简牍与帛书不便保存,让你整理成纸本书册。”
“这自是应有之义,”张梁满口答应,“蔡兄容我些时日,我让两家书社之人,一同帮忙编纂校订。”
“甚好!”蔡珂起身带路,“三郎随我来,今日便可将这些简牍运回去。”
两人来到中庭,蔡珂掀开一幅车帘,入眼满满当当,都是成卷的竹简与木牍。
蔡珂叫过几名仆役,将马车套好,对张梁道,“三郎,今日就不多留你了,你先带人回去,明日我再去寻你。”
辞别蔡珂,张梁领着五辆马车直往书社而去。
马车驶入书社后院,在五名车夫协助下,车厢中的书简被逐一卸下,整齐码放在长条桌案上。
如今张家足足有了八名侍女,后院不免显得有些局促,以至于将简牍收入系统都不大方便操作。
两位兄长天天回家,县牙里的住所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着实有些浪费。晚上和他们商量一下,看看要不要再购置一处宅院,毕竟大嫂明年开春就将临盆,二哥作为成年男子,长久同住终究不便。
车夫离去后,张梁试了试桌案的重量,不到两百公斤,以他强化过的体质,搬运起来毫不费力,轻松拿捏。
往返几趟,将桌案悉数搬进书房后,他叫过魏府派来的六名侍女,吩咐她们帮忙将简牍分类整理。
秋菊与冬梅不识字,来了也帮不上忙,不如让她们专心照料大嫂。
自与魏超结拜后,便在外连轴奔波。时至今日,六名侍女过府已经一个多月,张梁这才知道她们的名字。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