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熬粥的砂锅摆在桌边的矮几上,张梁抄起勺子,舀出四碗粥等着晾凉。
田丰洗过手,也来到桌边,打量着他,“三郎,此去又是月余时间,看着黑了也高了。”
张梁端过一碗粥给田丰,“田先生,再过上几个月,小子个头或许都能赶上您了。”
田丰接过粥碗,呵呵笑道:“高些好,高些好啊。三郎此番游历,所得恐怕不止是个头见长?老夫观你眉目间气象渐开,举止更显从容,想来是见识了不少风物,胸中已有丘壑。”
张梁为田丰和张宝布好碗筷,笑着回道,“此番游学,确实见了些世面。颍川荀氏不愧有八龙之名,隐隐已有天下文宗气象;齐鲁之地文风鼎盛,只是小子不喜孔学,只去高密拜谒了康成公。见识了郑学门下诸位师兄的学问风采,更觉自己从前是井底之蛙,小觑了天下英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能有此感悟,可见这趟远行值得。不过……”田丰轻轻搅动着碗中的热粥,轻声问道,“如今你可是已经拜在康成先生门下?”
张梁点点头,将自己私下拜师之事说了出来。
一旁正吹凉热粥的张宝脑子里全是肌肉,浑然不知张梁的郑玄门徒身份一旦曝光,会对张家带来怎样的后果。
田丰停下手中的调羹,看着张梁郑重地说道,“既是私下拜师,那你可要藏住了,郑学处境艰难,门生身份暂时不宜公开。”
张梁连声应是,随即将与魏家商议的计划细细禀明。
恰在此时,楼梯处传来脚步声,张角打着灯笼,拾阶而上,来到二楼。
田丰看向张角,“张县令来得正好,有要事与你分说。”
张角挂好灯笼,在桌边落座,“不知先生有何事吩咐?”
待田丰说明原委,张角神色平静如常,“先生,此事下午三郎已与我说起,。虽说牵连甚广,但我张家能有今日,全赖三郎筹谋。他行事向来稳妥,我这个做兄长的,自当鼎力支持。”
他望向张梁,目光中既有担忧更多的是信任,“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田先生阅历深厚,不知有何高见?”
田丰见张角立场鲜明,向张梁问道,“党锢之事可大可小,三郎你且说说准备如何收场?”
田丰曾做过侍御史,自然知道朝廷中人的弯弯绕绕,他故意问起,是想看看张梁,到底是莽撞之举,还是胸有成算。
张梁于是将与魏老爷子沟通好的,以进献祥瑞粮种为媒介,对郑学进行援救的迂回方式告知田丰。
“郑学虽受党锢牵连,但在士林中声望犹存。若能借进献祥瑞之机,或许能转危为安。”田丰微微颔首,抚着胡须说道,“既是魏公也认可此计,想必可行。郑学门人何时抵达曲阳?”
“预计明后日便能到,届时再陪同几位师兄,一同向先生与大父请教。”
“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实需要好生谋划一番才是。”田丰语重心长地说道。
张梁说道,“小子还有一事想请教先生。我欲在曲阳设工学院,效仿医学馆旧例,广纳匠作之才。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工学乃经世致用之学,若能培育良工巧匠,于国于民皆是大善。”田丰说道,“况且朝廷素来重经学而轻技艺,此事大可为之。”
张角插话道,“我等不谙工学,不知先生可愿出任学院祭酒?有先生坐镇,那些迂腐之辈也不敢多言。”
田丰捋须轻笑,“明府抬爱。老夫所长在于政务法令,于匠造一道并不精通。不如请沮氏兄弟担任祭酒,魏公子自洛阳带回工匠数百,授课开讲人选可从其中择取。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该先拟定章程,广纳贤才。”
“有先生这番话,学生就放心了。”张梁举起粥碗相敬,“还请先生先尝尝这些粥品菜肴。”
四人闲话不多说,开始用起晚餐,张梁取来酒水,田丰却滴酒不沾,显然饭后还有事相商。
侍女们撤走杯盘后,田丰正色说道,“三郎既与魏公相见,想必已知晓辽东之事。”
张梁点头,“大父已与我说起,多谢先生费心筹划。”
“不必谢我,这也是为我和赵家谋划。”田丰摆摆手并不居功,“辽东三郡与扶余诸部协同出兵之事,变数不大。如今已近七月,征讨高句丽需远渡重洋,水军操演刻不容缓。”
“先生放心,我已让北海管氏调拨船只前来曲阳,此行重在渡海,无须水战,只需确保将士们适应海上航行即可。”
“北人善骑,南人擅舟,水战之事非一日之功,当徐徐图之。”田丰随即部署起来,“张县尉,你便率士卒在城西校场临河处择址,开凿一处纵横各两百步、深两丈的池塘,专供操练水军之用。十日之内完工。”
张宝拱手说道,“领命,明日一早我便调齐人手开工。”
张梁说道,“兄长,开凿所需锄镐工具,明日我自会派人送去军营。”
田丰看向张角说道,“明府,进献祥瑞所需土豆与玉米,须在三日内备好,等郑学门人抵达,便送往郡城廮陶,后续事宜自有魏郡守与刺史安排。”
张角郑重应道,“土豆早已备齐,玉米明日便让人采收。三郎,我等事务繁多,接待郑学门人之事就由你全权处置。”
“谨遵先生与兄长吩咐。”张梁躬身领命,说道,“待安顿好诸位师兄后,再择日请他们来家中一叙。”
田丰捋着胡须说道,“如此甚好。三郎须谨记,郑学门人身份特殊,接待事宜当以谨慎为上,切莫走漏风声。”
“小子明白。”张梁会意,“谒舍是自家产业,必不会引人注目。”
田丰笑道,“你既已考量周全,老夫便放心了。这几日我让赵家兄弟过来协助于你。”
张角起身为几人斟茶,茶香袅袅中,他说道,“如此便说定了,明日分头行事。二弟负责开凿池塘,三郎备齐农具,接洽郑学门生,至于我…”他看向田丰,“还要劳烦先生与我,一同核算所需钱粮用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