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字仿佛蕴含着开天辟地的力量,深深刻入石体,占据了整个石碑的中心,在火焰衬托下散发着至高无上的威严!
火焰骤然熄灭。
“太一”两个大字,在阳光下清晰地映入每一个人的眼帘。
“太一!是太一!大道本源显化!尊神以此真名昭示天地!”
清山道长失声惊呼,激动得老泪纵横,手中的法器差点掉落。
他刚刚才向一位女童解释道门“太一”的真意,转眼祂便以此名显圣,这是何等殊荣。
“经文熔炼,本源显名!先天地而生的太一乃真神也,这是无上神迹啊!”
几位老道也对显露神迹的石碑深深拜倒,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神迹并非虚幻,就在石碑显名完成的瞬间,以石碑为中心,一股磅礴温和的生命气息如一层层涟漪扩散开来。
祠堂墙根下枯黄的杂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芽转绿,开出了几朵不知名的小野花。
旁边几棵因干旱而半死不活的老榆树,枝桠上竟也冒出了点点嫩绿的新芽。
整个空地区域,焕发出一股盎然生机!
“神迹!真正的神迹啊!”
“草木回春!石碑留名!神尊显圣了!”
“太一仙尊在上!受我等一拜!”
亲眼目睹了天降甘霖、地涌石碑、神火刻字、枯木逢春这接连不断的宏大异象,所有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狂热的信仰如喷发的火山汹涌澎湃。
村民们、富户、小厮们、连同所有道士,全都五体投地,朝着石碑叩拜下去。
口中高呼着“太一神尊”的尊号,声浪震天。
屋顶上,张潇一拍了拍衣服上的碎屑,听着耳边山呼海啸的呼喊,看着面板上灵性值疯狂飙升的数字,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成了!
太一之名,今日起,当立于此地,传扬四方!
她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看到未来的韭菜们已经在路上了。
夕阳的余晖晕染天地,喧闹了一整天的村子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马车驴车早已载着心神震荡的众人离去,只留下空气中尚未散尽的香火味和村民们兴奋的议论声。
张潇一避开人群,从小路悄悄溜回家。推开那扇熟悉的院门,就见夏鱼娘正坐在门口的门槛上,借着最后的天光缝补一件旧衣。
听到动静,她抬起头,看到是张潇一,脸上立刻露出笑容,随即又带上一丝嗔怪。
“额滴娃!你可算回来!”夏鱼娘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将今日发生的事讲述给她听,激动得语无伦次,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张潇一脸上了。
“娘,慢点说。”张潇一哭笑不得。
夏鱼娘眉飞色舞地描述,她安静的听着时不时还回应一两声。
等夏鱼娘说完,张潇一从仓库掏出几个不起眼的陶碗陶锅和一小袋约五斤的白米。
“这些是我从道场带回来的,娘你一人在家自己吃,别省!没有的话,我还会带回来的。”
“这……你师尊同意吗?”夏鱼娘第一次见如此白花花的大米,内心忐忑,生怕张潇一所作所为影响师尊对她的感官。
“师尊允许我才拿的,娘,你就放心吧!”张潇一内心一暖,轻笑的点了点头。
家里的锅碗早就有了豁口,但因为没钱一直舍不得换。粮食她给的很少,没敢给太多,怀璧有罪的道理她还是明白的。
并且她会时不时的回来看夏鱼娘,等再过些日子也不怕什么牛鬼蛇神。
心神扫过视野里疯狂跳动的数字【灵性值:】。
并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上涨,这波信仰冲击力太猛了!
目睹神迹的人们,此刻正化身为狂热的宣传机器。将太一显圣的消息,迅速扩散到四面八方。
消息的传播速度远超想象。
那些见证神迹的管事和小厮们,像是打了鸡血,快马加鞭赶回主家。
绘声绘色的描述,添油加醋的渲染,让神尊显圣的消息,在短短半日内,就成了华阴县乃至附近其他县上层圈子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真的假的?地底冒出三丈高的石碑?神火自动刻字?听着怎么那么玄乎?”
某家绸缎庄后院,胖乎乎的掌柜捻着胡须,一脸狐疑地听着伙计汇报。
“千真万确啊东家!小的亲眼所见,那字刻得,比最好的石匠还规整!还有那枯树发芽,小的就跪在树边上,看得真真儿的!清山道长说了,这是大道显化成神尊!”
伙计急赤白脸地赌咒发誓。
“嘶……听着就够玄的。不过,连清阳、清微那几位老神仙都当场跪拜了,怕不是假的……”
掌柜的脸色变幻不定,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该备点厚礼去烧个头香,保佑他能继续发财。
“荒谬!怪力乱神!子不语怪力乱神!定是那些愚夫愚妇以讹传讹,或是某些人装神弄鬼!”
县学里,一个身着洗得发白儒衫的廪生李有才,听到同窗兴奋地议论,立刻嗤之以鼻,引经据典地驳斥。
“《道德经》言道法自然,何曾有过这般招摇显圣?定是祆道惑众!”
“有才兄此言差矣!”另一个家境稍好的生员反驳道。
“清阳、清微道长乃华山名宿,德高望重,岂是装神弄鬼之辈?那神迹多人目睹,怎能尽伪?或许真是天道有感,降下启示?”
“哼!尔等也是读圣贤书的,岂可轻信此等无稽之谈!”李有才拂袖而去,留下身后一片争论。
信者狂热传播,奔走相告,将神迹细节描绘得活灵活现;疑者嗤之以鼻,斥为虚妄,却挡不住这消息如野火燎原快速扩散。
但无论如何,“太一神尊”与“土坡村神迹”这两个词,已深深烙进了无数人的耳朵里。
华阴县衙,二堂。
知县赵文康背着手,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他年约四旬,面皮白净,留着三缕精心修饰的胡须,穿着六品文官的青绿色云纹绸常服,此刻却显得有些心绪不宁。
堂下是他的心腹师爷,一个干瘦老头,正垂手而立,低声汇报着刚从土坡村快马加鞭送回来的第一手消息。
“……地涌石碑,高逾三米,青灰古朴……”
赵文康踱步的节奏越来越快,白净的脸上泛起一层激动的红晕。
他猛地停住脚步,看向师爷:“消息确凿?真是那几位道长亲口确认?”
“千真万确,老爷!送信的是王员外家最稳重的管事,亲眼所见,绝无虚言!”师爷斩钉截铁。
“好!好!好!”
赵文康连说了三个好字,负在背后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天降祥瑞啊!而且是降在他赵文康治下的华阴县!
这简直是天大的馅饼砸头上了!
他这顶乌纱帽,全赖在西安府做通判的岳父提携,才勉强落到这不算富庶却也非最差的华阴县,上任以来,虽无大过,却也平平无奇。
治下接连遭遇旱灾兵祸,税赋难收,流民渐起,还出了数家灭门那等骇人惨案,虽被他用“大虫下山”搪塞过去,但终究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刀。
赵文康深知自己根基浅薄,资历平平,若无特殊机遇,这知县怕就是仕途终点了。
可如今,这“太一神尊显圣”的神迹一出,局面瞬间逆转!
这可是送到手边的通天梯。
“快!笔墨伺候!”赵文康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都高了八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手搓金乌,这大明画风不对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