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宫的风波尘埃落定,南烁心中的那根弦却并未放松。
他深知,允堂是他最珍视的软肋,也是未来太子南承瑾最需要倚重的臂膀。
培养允堂对太子的绝对亲近与信任,将其纳入太子未来的核心班底,是南烁深谋远虑的一步棋。而将允堂送入尚书房,与其他皇子接触,则是这盘棋上至关重要的一步试探与布局。
这一步,必须走得极其谨慎。
接下来的日子,南烁对太子的提携与历练愈发明显。
一些不轻不重、却足以在朝臣面前彰显储君地位的差事,被南烁有意无意地交到了南承瑾手中。
“承瑾,”这日早朝后,南烁将太子召至紫辰殿偏殿,指着御案上几份关于洛州水利的奏折,“洛州去年水患后,堤防重修进展如何?工部报上来的章程,你看过没有?有何见解?”
南承瑾心中一凛,知道这是父皇的考校。他上前一步,拿起奏折快速浏览,沉吟片刻,条理清晰地答道。
“回父皇,儿臣已阅。工部所提‘束水冲沙’之法,于洛州下游河段或有成效。然儿臣观其上游支流众多,若只束下游,恐上游淤塞更甚,反成隐患。儿臣以为,当统筹上下游,增设分洪渠,疏浚河道,方为长久之计。工部所请款项,需细核,恐有冗余。”
他指出了奏折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补充意见。
南烁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
“嗯,考虑尚算周全。此事,便由你主理,协同工部、户部,重新勘测核算,拿出更稳妥的方案。三日后,给朕答复。”
“儿臣领旨!”南承瑾心中激荡,这是父皇第一次将涉及两部协调、款项颇大的事务交给他独立主理!他强压激动,郑重应下。
南烁的目光扫过儿子沉稳中带着跃跃欲试的脸,又补充道。
“此事牵扯甚广,你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遇有疑难,可多问询……允堂。”
南承瑾一愣。“允堂?”
南烁端起茶盏,啜了一口,语气平淡。
“允堂虽小,心思却纯。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与他商议,或许能得些意想不到的启发。再者,”他放下茶盏,目光深邃地看着太子,“让他早些接触些实务的边角,听听朝堂外的声音,对他将来辅佐你,有益无害。”
南承瑾瞬间明白了父皇的深意。这不仅是让他历练,更是为允堂铺路,让允堂在潜移默化中习惯参与、习惯站在太子哥哥的角度思考问题。
他心悦诚服地躬身。
“儿臣明白!定不负父皇期望!”
于是,东宫的书房里,除了琅琅的读书声,渐渐多了些关于朝政事务的讨论声。
“太子哥哥,什么是‘束水冲沙’呀?”允堂趴在书案上,看着南承瑾摊开的水利图纸,小脑袋里满是问号。
南承瑾放下笔,耐心地拿起一根筷子,在茶杯里搅动水流。
“看,堂堂,水这样流得快,就能把河底的沙子冲走一些。但如果河道太宽,”他用手把茶杯口挡开一点,“水流慢了,沙子就沉下来,把河床垫高了,就容易发大水。所以工部想用石头把河道修窄一点,让水流得快,把沙子冲走。”
允堂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指着图纸上一个岔口。
“那这里呢?水从这里分开了,流得慢了,沙子是不是就堆在这里了?会堵住吗?”
南承瑾看着允堂指的那个支流汇入口,眼睛一亮!这正是他之前指出工部方案忽略的上游隐患点之一!他惊喜地揉了揉允堂的发顶。
“堂堂真聪明!没错,这里就是关键!所以太子哥哥想在这里挖一条新的小河道,把多余的水和沙子引走一部分,这样主河道的水流不会太急冲坏堤坝,支流这里也不会淤塞。”
允堂被夸得小脸微红,虽然不太懂“淤塞”是什么意思,但知道自己帮太子哥哥找到了问题,心里美滋滋的。
他看着南承瑾在图纸上勾勒出新的分洪渠路线,小脑袋里第一次模模糊糊地觉得,太子哥哥做的事情,好像很重要,也很有意思。
南承瑾也发现,允堂的视角往往极其简单直接,却能跳出繁复的条条框框,有时一句天真的疑问,反而能点醒他陷入僵局的思路。
这份意外的“军师”作用,让他对允堂更加喜爱和倚重。
兄弟俩在书案前头碰头讨论的身影,成了东宫最温馨的风景之一。
重华宫,暖阁。
南烁对允堂的“试探”也在不动声色地进行着。
他刻意制造着允堂需要在太子和其他皇子之间做选择的场景。
一日,南烁带着允堂在御花园散步。
行至沁芳亭,恰好看到太子南承瑾和六皇子南承珉在对弈。六皇子南承珉性格开朗,棋艺颇精,与太子关系尚可。
“父皇。” “父皇。”两人见南烁到来,连忙起身行礼。
允堂看到太子哥哥,立刻开心地跑过去。
“太子哥哥!”
南承瑾笑着将他抱起来。
“堂堂也来啦?看,六哥在和太子哥哥下棋呢。”
允堂好奇地看着棋盘上密密麻麻的黑白子。
南烁坐下,随意问道。“战况如何?”
南承瑾浅笑。“六弟棋风凌厉,儿臣有些招架不住。”
南承珉连忙起身谦逊着。“太子二哥承让了。”
这时,宫女端上几碟精致的点心和水果。
有允堂最喜欢的奶酥卷,也有南承珉喜欢的蜜饯金桔。
南烁拿起一块奶酥卷,却没有直接给允堂,而是放在他面前的小碟子里,又拿起一块金桔蜜饯,同样放进去。
然后,他状似随意地对允堂说。
“堂堂,这点心和果子,你分给太子哥哥和六哥尝尝。”
允堂看看碟子里的奶酥卷和金桔蜜饯,又看看太子哥哥和六哥。
他没有犹豫,伸出小手,先把那块最大的、他最喜欢的奶酥卷拿起来,毫不犹豫地递给了南承瑾。
“太子哥哥,吃糕糕!”
然后,才拿起那块金桔蜜饯,递给南承珉。“六哥,吃果。”
虽然顺序有先后,但动作自然,没有丝毫偏颇的勉强。
南承瑾笑着接过,眼中暖意融融。南承珉也连忙接过,笑着道谢。
“谢谢十五弟!”
南烁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端起茶盏,掩去唇边一丝满意的弧度。很好。
又一次,在太后宫中。
大皇子南承洲、三皇子南承钰、八皇子南承亦都在。
太后让人拿来了新得的九连环,允堂玩得正开心。
南烁坐在一旁,看着允堂灵巧的小手摆弄着铜环,忽然开口。
“堂堂,这九连环好玩吗?”
“好玩!”允堂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南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若是让太子哥哥、大皇兄、三皇兄、八皇兄都来跟你学,你先教谁?”
这话一出,殿内安静下来。几位皇子目光都落在了允堂身上。
太后也停下了捻佛珠的手,饶有兴味地看着。
允堂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乌溜溜的大眼睛在几位兄长脸上扫过。大皇子稳重,三皇子神情有些阴郁,八皇子带着点拘谨的笑,太子哥哥则温和地看着他,眼神里带着鼓励。
允堂的小眉头微微蹙起,思考了一下这个“难题”。
片刻后,跳下暖炕,抱着九连环,噔噔噔跑到南承瑾面前,把九连环塞进他手里,奶声奶气地说。
“太子哥哥先学!堂堂教太子哥哥!” 转头看向其他几位皇子,“到大哥哥、三哥哥、八哥哥。”
他选择了太子,但也没有忽略其他人,只是清晰地排出了顺序。
南承瑾接过九连环,心中熨帖,笑着摸了摸允堂的头。
大皇子南承洲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三皇子南承钰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八皇子南承亦则松了口气,露出憨厚的笑容。
南烁看着允堂这自然而然的举动,心中最后不安彻底消散。
他的堂堂,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已经将太子南承瑾放在了最亲近、最信任的位置。这份亲近,非源于刻意的教导,而是日积月累的陪伴和真心交付。
这正是南烁最想要的结果。
时机,成熟了。
重华宫,晚膳后。
南烁抱着允堂坐在窗边看星星。允堂小脑袋靠在父皇胸前,听着父皇沉稳的心跳,昏昏欲睡。
“堂堂,”南烁低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嗯……”允堂迷迷糊糊地应着。
“明日开始,堂堂要去一个新地方读书了。”南烁轻拍着他的背。
允堂的睡意去了一半,抬起小脑袋,大眼睛里带着好奇。
“新地方?比太子哥哥那里还好玩吗?”
南烁笑了笑。
“那是尚书房。是宫里所有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太子哥哥小时候也在那里读书。那里有最好的太傅,教你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道理。而且,”话语停下看着允堂的眼睛,“在那里,你可以见到大皇兄、三皇兄、六皇兄、八皇兄……他们都在那里读书。”
听到“六皇兄”时,允堂的眼睛亮了一下,六皇子南承珉曾逗他玩过。但听到“三皇兄”、“八皇兄”这些不算熟悉的名字,又想到那个冰冷的“五皇兄”,允堂的小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和不安。
他下意识地往南烁怀里缩了缩,小手抓紧了父皇的衣襟。
南烁感受到了儿子的紧张,将他搂得更紧些,声音带着安抚。
“堂堂不怕。你是朕的儿子,是南朝的十五皇子。那里是你的地方。太子哥哥每日也会去尚书房处理一些事务,你有不懂的,随时可以问他。常德也会在书房外候着你,寸步不离。”
他轻轻抬起允堂的小下巴,让他看着自己的眼睛。
“记住父皇的话:敬重师长,友爱兄弟。但若有人让你觉得不舒服,让你害怕,无论他是谁,立刻告诉常德,或者直接告诉太子哥哥,告诉父皇!明白吗?”
南烁的话语驱散了允堂心头的不安,他感受到了父皇强大的庇护和坚定的支持。
他用力地点点头,小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嗯!堂堂不怕!堂堂去上书房读书!听太傅的话!找太子哥哥玩!”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庄严古朴的尚书房院落。
允堂穿着崭新的皇子常服,被常德牵着,踏入了这个即将开启他读书的新地方。
小脸上带着一丝初来乍到的紧张,但更多的是好奇和父皇给予的底气。
尚书房内,气氛肃穆。
须发皆白、神情严肃的太傅端坐主位。
下方,几张书案后,已经坐了几位皇子:大皇子南承洲坐得笔直,正襟危坐;三皇子南承钰垂着眼睑,神情有些阴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六皇子南承珉看到允堂进来,眼睛一亮,朝他友好地笑了笑;八皇子南承亦则显得有些拘谨,规规矩矩地坐着。
太子南承瑾的位置在太傅下首,他并未落座,而是站在门边,显然是在等允堂。看到允堂进来,他立刻迎了上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亲自牵起允堂的小手,将他带到太傅面前。
“太傅,这便是十五弟允堂,今日起入尚书房读书,劳您费心教导。”南承瑾恭敬地对太傅说道,同时轻轻捏了捏允堂的小手,示意他行礼。
允堂仰着小脸,看着这位面容严肃的老爷爷,学着太子哥哥的样子,像模像样地躬身行礼,奶声奶气地说。“允堂见过太傅。”
太傅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眼神清澈的小皇子,严肃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和缓,微微颔首。
“十五皇子免礼。入座吧。”
南承瑾亲自将允堂领到一张特意为他准备的小书桌前,位置就在太傅眼皮底下,帮允堂摆好笔墨纸砚,低声叮嘱。
“堂堂乖,坐好。太傅讲课时要认真听,不懂的等下回去问哥哥。”
“嗯!”允堂用力点头,乖乖坐好,小手放在膝盖上,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和几位兄长。
南承瑾安置好允堂,这才离开。
他的目光扫过几位弟弟,在大皇兄的沉稳、三弟的阴郁、六弟的友好、八弟的拘谨上掠过,最后落在允堂那挺直的小小背影上,心中安定。
太傅清了清嗓子,开始讲授今日的《论语》。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
允堂起初还听得认真,努力跟着念。
但那些深奥的句子对他而言实在太过艰涩。很快,他的小脑袋就开始一点一点的,眼皮也开始打架。
他强撑着,小身子坐得笔直,努力睁大眼睛看着太傅,但那眼神明显已经有些涣散。
南承珉看着弟弟强打精神的可爱模样,心中失笑,却并未打扰。
坐在允堂斜后方的三皇子南承钰,目光偶尔扫过允堂的背影,又迅速垂下。那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审视,有不易察觉的阴冷,也有一丝……对那份纯粹无忧的嫉恨。
这个被父皇捧在手心、得天独厚的小十五弟,就这样轻易地踏入了他们挣扎多年的地方。
六皇子南承珉则显得轻松许多,他听着课,偶尔在纸上记几笔,看着允堂小鸡啄米的样子,没忍住偷偷朝允堂做了个鼓励的鬼脸。
允堂捕捉到六哥的鬼脸,小嘴一咧,差点笑出声,连忙用小手捂住嘴,偷偷瞄了太傅一眼,见太傅没注意,才松了口气,对着六哥的方向也偷偷做了个更小的鬼脸。
兄弟两个,在严肃的书房里,用眼神无声地交流着小小的默契和快乐。
大皇子南承洲目不斜视,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八皇子南承亦则紧张地挺直了背脊,生怕被太傅注意到。
太傅的声音抑扬顿挫,讲述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允堂虽然听不懂深意,但那平和的语调似乎有安神的作用,他的小脑袋终于支撑不住,轻轻地、一下一下地点在摊开的书页上,呼吸也变得均匀绵长——睡着了。
太傅看到了,只是微微摇头,并未苛责,继续着他的讲授。对于这个年纪最小、初入尚书房的皇子,第一天能坐在这里,已是难得。
尚书房的第一天,就在允堂的酣睡、几位皇子各异的心思以及六皇子无声的守护中,悄然度过。
允堂踏出了他离开父皇羽翼、融入兄弟圈子的第一步。
前方是未知的相处,但南烁精心铺垫的信任基石——允堂对太子的绝对亲近与依赖,已然牢固。
这份信任,将成为允堂在尚书房这片微缩宫廷中,最坚实的依靠。而南烁那双掌控一切的眼睛,也将透过重重宫墙,密切关注着这里的一举一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宫廷之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