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闭着眼,准备迎接不一样的黑暗,结果阳光照得他眼皮痛。
他不得不眯着眼睁开一条缝,仔细瞧着外面的情形。
“苏淮,你怎么可以这样,赶个驴车你也能睡着。昨天晚上你干嘛去了?”
这时,苏淮的耳朵边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苏淮感觉这声音很熟,他很自然地扭头瞧瞧这是谁。尽管进窄门前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苏淮看到那张年轻、漂亮的脸蛋儿,他还是吓了一跳。
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张蕊。
“张蕊,你怎么在这儿?”苏淮的话都没有经过大脑,直接就冒了出来。
张蕊听了苏淮的话,有点小生气。要不是你求着人家,人家才愿意和你一起进城拉粪的。你当我愿意闻大粪的味儿?我才不乐意呢,真是臭死了。
“你是不是睡糊涂了?你还能想起来咱们现在去干什么吗?”张蕊反问着苏淮
“对呀,咱们去干什么?不会是去公社领证吧。”苏淮看着眼前娇羞的小女人,他立马有了拉到路边就地正法的冲动。于是管不住嘴地调戏了一下。
“呸,你胡说什么。”张蕊本来粉白的脸,变成了一块大红布。
“嘿嘿嘿,走喽……”苏淮扬起了鞭子,轻轻拍了拍驴的屁股,粪车继续前行着。
这时候苏淮的脑子里进来了一些信息,不仅有他向“门”央求来的东西,他也终于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时间节点上。
正是72年的春天,正是农忙的时候,他和张蕊出公差,去县城打扫公厕拉粪,回村沤肥。
上一世,也就是这次在回村的路上,苏淮壮着胆子吻了张蕊,两个年轻人初定了终身。
————
张蕊是一位标准的南方姑娘模样。粉白粉白的皮肤,却又怎么晒都晒不黑。
小巧的鼻子,薄薄的嘴唇,一双眼睛很亮,再配上长长的睫毛,让人过目难忘。
身材苗条匀称不高也不矮,一米六刚刚冒点头儿。
她性子温和,容易害羞。声音柔且轻,透出来她的温柔。她平常的话很少,更不敢单独和男人说话。
她和苏淮同岁,都是70年响应号召,一心想到宝塔山下接受圣地光芒的洗礼。
张蕊是因为她自己被鼓噪得热血沸腾,脑子一抽,就疯狂地写着决心书,才被送到这里来的。
苏淮则是因为出身好,街道主动把他安排到这个地方。在那些人看来,只有出身好的大好青年,才配到这个地方当知青。
于是一个省里,一南一北的两个人,住进了一个知青点。
虽说同在高原,不过他们知青点所在的位置,相较于被分到更北的无定河边,那可算是人间天堂了。
他们在甘泉北一个叫大湾的村子。
大湾村被一条叫西沟的大溪分成了两半。溪北原叫吴家村,姓吴的居多,溪南原叫田家屯,姓田的人可不少。
现在两个村子合成了一个,渐渐的吴家村被人们叫成了上湾,田家屯叫下湾。
这边植被破坏程度不大。后世经过不断地改造,居然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
可想而知,这里的生活条件还算可以。至少年年从地里收上来的粮食,去掉上交的公粮,人们还能混一个多半饱。不像有些地方的知青,春荒时要出门去讨饭。
苏淮、张蕊来到知青点的时候,都是十五岁的小孩,是这帮知青里年纪最小的。所以大家平时对他们多有照顾。总是把最轻的活分给他们俩。
日出一起走,日落一起回,一起劳作,又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而且长相都很好看,两年多的时间待在一起,要说互相之间没有情愫,那真是见鬼了。
而事实上两个人也的确走在了一起。十八岁那年,两个人情不自禁,吃了禁果。张蕊很快就怀上了孩子。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是不允许的。可这种事情在西北这块土地上,又是见怪不怪的。
他们大队的老支书人很不错,只是对两个人进行了小规模的批斗,然后开了证明,让他们到公社办了结婚证。
打那之后,两个人搬出了知青点,过起了自家的小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孩子两岁的时候,正是农忙抢收,两个人积极参加劳动,他们的孩子苏兴邦没人看顾,掉进沟里被狼吃了。
张蕊伤心欲绝,经常捧着小被包着的孩子遗骨哭泣,一直都埋怨苏淮没有照顾好孩子。心里有了这个疙瘩,张蕊在一次回家探亲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苏淮等了足足一年,在78年春,他终于等到了张蕊的来信。看到里面附着的离婚书,苏淮死了心。他这才义无反顾地回了自己家乡。
苏淮和张蕊的这段婚姻,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母亲爱孩子,所以张蕊才会怨恨自己的丈夫。
苏淮也是真心想和张蕊厮守一生。
孩子的死,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天堑鸿沟。张蕊走不出来,苏淮也迈不过去。
————
现在苏淮回来了,又到了两个人初定终身的那一天。苏淮一开始感觉很快乐。
不过他很快就犹豫了。张蕊一个南方姑娘,能愿意跟自己回家吗?她的家人一定会反对吧……
按着前世的记忆,明年初夏,自己的父亲被追认了烈士,单位里不仅补了这两年的工资,还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
自己的母亲身体不好,苏淮明年整十八,不过不在她身边。二弟苏洛才十五,年龄没有达到十六岁这道最低的门槛,一时没法接班。
于是让小叔趁机占了大便宜。
小叔苏明得,先是花言巧语骗自己的母亲,说是长期没有人接班,岗位会被没收掉。自己的母亲吓坏了。
然后苏明得说自己的大儿子苏烁刚十六,让他先接班工作一段时间,等苏淮回来,或苏洛到了年龄,再把工作转给他。
母亲稀里糊涂地答应了,带着苏烁去办了接班手续。
苏淮失去了大好的回城机会,一直留在西北到七十年代末。
苏洛年满十六,母亲带着他去找苏明得要回工作岗位。这时苏明得翻脸不认人,非说是自己花了五百块钱,从二嫂手里买来的这个岗位。
于是,苏家一大家人,都不再承认老五苏明得一家是自己的亲人。
可那又有什么用?因为没有工作,二弟苏洛后来也只好下乡插队。回到城里,也只能跟在大哥淮的屁股后边摆摊挣个辛苦钱。
想到母亲,又想到下面的三个弟弟、妹妹,苏淮这才犹豫。
张蕊虽好,好像亲人更重要。更不能轻易便宜了小叔一家人。看来舍去这段婚姻才是正确选择。
————
尽管拿定了主意,但苏淮对张蕊还是心有不舍。
她长在自己的审美点上,她的脾气性格也跟自己很合得来。如果长相厮守,也算是一段美满的婚姻……
想到了张蕊的柔情似水,苏淮又犹豫不定起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