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炕上,苏淮假寐着。他的精神力早就进到了空间里。他要开始他的训狼计划。
空间里的时间快,按照比例,苏淮一个小时喂一次狼,这群狼也才算一天一顿饭。更何况苏淮早有打算,所以半天才喂一次狼。饿了十来天的狼,在围栏里乱转,就差狼吃狼了。
三丈高的围栏,就算狼再狡猾,也飞不出去。
苏淮的意识一进去,就见狼群正饿得以头撞木,以求能破开这个牢笼。。
苏淮用意念扎了五个草人,全身上下都是用干草扎成的,唯有两裆之间,他放进了一只野鸡。
当草人突然出现的时候,着实把狼吓了一跳。不过它们很快在头狼的带领下安静了下来,摆开了进攻的阵型。
苏淮不得不承认,狼,天生就是战斗的种群。它们有纪律性,也有基因里带来的战斗意志。
通过试探,狼群发现假人没有进攻力,于是他们一拥而上,撕咬着假人。
很快,狼群又发现假人所有的部位都不是食物,唯有……
直到五只野鸡进了狼的肚子,苏淮才收回自己的意识。他进入到了梦乡。
一觉醒来,苏淮照样做了五个假人,放了五只野鸡……
————
第二天一早,苏淮拎着两瓶酒来到大队部。
田和堂和其他委员们带着社员下地干活去了,只有老支书守在队部里。
“苏淮娃,你来找俄有事?”吴永贵看着探头探脑的苏淮,直接把他叫进屋。
“支书,俄来找你批个地方。俄们结婚了,可还是和其他知青住在一起,根本就像假结婚么。”
吴永贵一拍自己的脑袋,“都怨俄,俄把事情给搞忘嘞。不过这也是因为你这个碎娃,上赶着逼俄开证明。”
苏淮把手里的酒摆在了吴永贵的面前。
“苏淮娃,你这是做啥嘛,快拿回去。”
“老支书,我这第一是对您表示感谢,这第二嘛,也是请你喝一下我们四个人的喜酒。你就别跟俄客气了。”
“到底是读过书的娃子,嘴皮子就是会说。行吧,晚上俄拿去给永江哥,就说是你们几个娃娃送他的。你总不能白用驴车吧。”
苏淮没再说什么。他上一世就知道这个老支书面和心善。
“苏淮娃,你们几个人先凑合一下。等忙完了这季,俄就找队上的能人,给你们开几口窑。保证让你们满意。”吴永贵收好酒,向苏淮保证着。
苏淮连连称谢。上一世就是老支书叫上人帮着自己开的窑,这一世仍然一样,心里有说不尽的感激。
————
回到知青院,苏淮开始整理着他的工具。一一试过锋刃,然后在空间里找来一块大青石,略做加工,成了一块很不错的磨刀石。
苏淮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在磨着工具。直到知青们收工回到院里,他还没有磨完一半,剩下的估计还需要两天才能初步收拾好。
这也能看出来,苏淮买的工具有多全。
吃饭的时候,苏淮悄声地把老支书的话告诉了吴霞等人。他们三个满脸都是期待。
吃过晚饭,苏淮拉着张蕊出门去散步。
“小蕊,我忘了问你了,你说要写信回家问一下你爸妈的态度。我现在也算是硬拉着你结了婚,如果你爸妈不愿意你跟我走可怎么办?”
张蕊微微一笑,“你个傻瓜,咱们证都领了,我爸妈他们总不至于逼着咱们离婚吧。再说了,他们一向都挺尊重我自己意见的,想来应该不会反对。”
“那你到底写信了没有?”
“写了。”
“寄出去了吗?”
“寄了。”
“呵,你的保密工作挺到位的,我是一点儿都不知道。”苏淮这是真心的感慨。
“苏淮,你就别担心了。我爸妈他们本来就做好了我扎根在这儿的准备。如果他们知道我跟你回了城,一准儿没有什么意见的。”张蕊又安慰着苏淮。
“这么说你是真心愿意跟我走喽?”
“嗯。”
苏淮见已经走到了四处无人的地方,他一把把娇羞的妻子搂进了怀里……
————
又过了几天,庄稼地里的活终于算是结束。老支书开始带着人,到村后头选地方开窑洞。
这时候齐胜利和周红也回到了知青院儿。
齐胜利和苏淮认真地交割了代买的东西。两副象棋,一打扑克牌,几十本小人书。其它的再没有一样。
“苏淮,你说的围棋实在是买不到。新华书店里也没有几本有意思的书在卖。所以我就……”齐胜利说到这里,还有些不好意思。
“有这些就已经挺好的了。”苏淮反而要安慰一下齐胜利。
“对了老齐,你是不是跟周红处上对象了?”说到这里,苏淮要确定一下自己的记忆是否无误。
齐胜利听了苏淮的问话,脸一下红到了脖子。但他还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老齐,你可回来有点晚哦,不过抓点紧,还是能赶上这一波的。”
齐胜利被苏淮的话搞得有点摸不清头脑。
“我们什么晚了?”
“我和张蕊,孙福兴和吴霞,我们前几天就领过证了。现在老支书正带着人给我们开窑洞安新家。你抓点紧去开证明领证,没准儿窑洞能给你们一起开喽。”苏淮解释着情况。
听了苏淮的话,齐胜利嗷唠一声跑出了屋。
————
苏淮笑嘻嘻地拿着象棋、扑克来到院里。很认真地把这些东西交到吴霞的手里。
“苏淮,你是从哪儿搞来的?”吴霞看到新玩具,略有些激动。
“我让齐胜利帮着从延安捎来的。现在捐给咱们知青院,让大家有个解闷的新方式。省得天天没话找话说,反反复复就那些破事儿。”
“苏淮,这让你一个人掏钱可不太好吧,这样吧,一共花了多少钱,咱们按人头劈。”
“算了吧,也没有几个钱。再说了,像张家姐妹,你要真找她们要钱,她们还不得急哭。”
吴霞自然知道张莲、张倩两个人家里的情况,那真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来用。一家十口人,就靠着她们的老父亲挣一份工资来养活,那日子是真难。
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也只有到了知青院儿,她们才认真地吃上肉。原来在家里的时候,哪怕是过年,也只是尝尝肉味儿,没见过肉长什么样。
“要不然这样,我个人补给你一些。”吴霞做起事来还是很豪爽的。
“算了吧,我这是临时起意,又没有跟大家商量过。”苏淮坚持不能收别人的钱。
他这是为了攒个好人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